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80年代以来的关于审计职业声誉及审计质量的经典著作,以及近四年来会计研究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进行了回顾,主要将它们分为审计职业声誉对审计师和对审计客户的影响两大类.另外,虽然大部分研究将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质量代理变量,但仍有部分研究认为审计任期以及审计师与客户公司的隶属关系都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本文也对此类文章进行了回顾.最后,针对已有研究的方法论做了简要的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线上销售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消费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线上销售对审计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线上销售程度越高,审计师审计调整的幅度越小;审计调整程度的降低主要为向下审计调整程度的下降,而向上审计调整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审计师对线上销售程度较高的客户公司也降低了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线上销售比例较高的客户公司,其审计前盈余质量和审计后盈余质量都显著更高;Wind线上销售数据的披露放大了线上销售对于审计调整的降低效应。此外,线上销售降低审计调整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经验或具有职业怀疑特征的审计师所审计项目之中,以及内部治理较好的客户公司之中。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线上销售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以及审计师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企业集团内有成员公司违规而造成客户声誉受损的外在冲击,研究了客户声誉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声誉受损后审计收费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负面传闻以及客户处于高社会信任水平的地区均提高了客户声誉受损的审计收费上升效应,而国有股权、分析师跟踪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等,都能够抑制客户声誉受损的审计收费上升效应。同时,我们并没有发现客户声誉受损对审计投入、审计质量和关键审计事项具有显著影响的证据,也没有发现声誉受损公司的基本面与财务报告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审计质量的双维研究范式及其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影响路径和经济后果是审计实证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本文提出的审计质量双维研究范式,审计质量包含了审计师监督强度和审计师声誉两个维度,双重维度的区分凸显了市场供需双方关注视角上的差异。公司治理观下监督需求、市场中介角色下的信息需求以及高诉讼风险环境下保险需求共同构成了声誉维度的审计质量需求方驱动因素。审计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市场竞争策略是审计师效用函数的主要决定因素并进而对审计师监督强度产生影响,二者构成了审计质量的供给方驱动因素。审计质量的不同维度决定了其影响路径分别表现为信息质量和信息可信度两个层面,然而间接导致的显著经济后果主要来自于声誉维度。  相似文献   

5.
审计师晋升合伙人是个人职业角色的重大转变,会影响个人执业行为与合伙人“更新换代”效率。采用我国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晋升合伙人前后审计的客户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相比晋升之前,审计师在晋升合伙人之后提供了更高质量审计服务,整体实现了“职质同趋”;然后从三个维度刻画晋升机制,新晋合伙人属于本所培养、晋升时点早、晋升难度大时,职业晋升效应更加明显;考虑作用机制,法律责任与声誉效应敦促新晋合伙人通过增加审计投入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此外,会计师事务所主体的人力资本结构及质控机制异质性对审计师职业晋升效应产生调节作用。研究可为审计行业监管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治理机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与CEO存在社会关系的审计委员会是否会支持审计工作,帮助审计师加强对CEO的监督?文章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委员与CEO的学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识别为社会关系,探究这类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关系削弱了审计质量,且无论是学缘、地缘亦或业缘关系,均显著负向影响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关系降低了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且对审计质量的削弱作用在关系距离较近、审计委员会声誉较低、法治环境薄弱以及文化建设不足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丽华  许娜娜 《上海会计》2011,(5):58-59,45
有审计职业评论者认为,审计师总是以一种自利的方式来进行审计工作。对于这种审计自利性批评,学术界有人认为自利性使审计师不能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来保证审计质量的公允性。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审计师的自利性,结合理性经济人假设,来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文章分析了审计职业自利性批判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并向读者展示了审计职业界对审计自利性批判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的经验文献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的看来,已有的文献主要从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购买、审计任期与盈余质量以及审计师变更与盈余质量三个方面来考察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但并未取得一致性的研究结论。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多维度计量盈余质量和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两个方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影响制度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强制轮换制度总体上没有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其原因一是强制轮换制度执行中存在规避行为,导致审计师变更频繁和过渡审计师的出现,其对应审计质量较低;二是强制轮换制度实施后,新任审计师的平均专业胜任能力下降,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而具有原客户审计经验的审计师在被强制轮换后重新审计该客户的审计质量较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整体下滑。本文的发现对进一步完善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2年安达信倒塌以来,审计质量的声誉机制成为西方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作用原理,评述了审计师声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声誉机制和诉讼机制在决定审计质量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研究启示和未来研究之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科龙电器事件作为切入点,研究了我国的投资者是否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当审计师声誉受损时,市场会对其审计质量产生怀疑,并且通过股价机制体现出来。在本文研究的对德勤职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的两个事件点,市场对经德勤和其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都做出了负面的市场反应,且投资者对两者的反应程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声誉受损事件中,对于不同公司,投资者做出的负面市场反应并不相同,当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犬,市场的负面反应也越强烈。  相似文献   

12.
李自华 《会计师》2019,(24):55-56
本文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的披露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这些研究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对研究的有效建议。分析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行为影响的五大实证研究主要包括:(1)股东(如投资者对审计师责任的看法和诉讼、价值相关性);(2)债权人(如贷款合同条款);(3)外部审计师(如审计流程和审计费用);(4)董事会董事(如盈余管理);(5)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信息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价值)。本文主要选取其中三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股东和债权人、外部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和综述。虽然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制定者假设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利益相关者的反应有积极影响,但大量的实证研究却显示出了不同的结果。此外,由于受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公司的声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这项研究对进行管理决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实务中,审计师除提供审计业务外,还会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尽管缺乏充分证据表明非审计服务会对审计质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本文在回顾非审计服务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以毕马威事务所因向客户提供禁止的非审计服务受罚为例,讨论了事务所自律、行业复核、监管部门审查的重要性,以期为审计业的监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文聚焦于事务所内审计师基于审计报告共签关系而结成的合作关系网络,分析并检验了审计师在职业互动中是否以行为传染的方式导致了合作关系网络层面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与存在重述审计师的合作关系网络相比,不存在重述审计师的合作关系网络审计质量更高;同时,重述审计师的网络中心度越高、网络占比越大,则合作关系网络层面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与重述审计师的间接合作、合作关系网络的规模和平均距离、网络成员声誉受损形成的威慑效应均能够缓解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保障和提升审计师的执业质量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对培育健康的会计师事务所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界定溢价审计费用是否包含经济租金以及厘清其成因,对于溢价审计费用的有效管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溢价审计费用同时包含经济租金和成本,大部分是审计师相对于小客户的市场优势地位带来的经济租金,小部分来自成本性的审计师声誉溢价,并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溢价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大所.在排除规模经济性假说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李明贵 《时代金融》2014,(8Z):169-169
会计体系中,内部控制审计主要的作用是增强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控制风险水平,最终来增强审计师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审计程序,得到推高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文章主要针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受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结合效果进行研究。从实际效果来看,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受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但是在审计体系中,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有必要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审计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会计体系中,内部控制审计主要的作用是增强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控制风险水平,最终来增强审计师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审计程序,得到推高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文章主要针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受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结合效果进行研究。从实际效果来看,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受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但是在审计体系中,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有必要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审计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帆  张龙平 《会计研究》2012,(11):74-78,95
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对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在2001年安然事件后逐渐增多并引发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审计师声誉的形成、作用、毁损与修复机制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监管、行业专门化、审计质量、媒体及法律等是审计师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师声誉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提高审计质量和收费等,而审计师声誉的毁损将会导致市场反应和溢出效应,同时也催生了相应的声誉修复问题。本文的综述有助于全面了解审计师声誉的现状并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已有研究发现,公司债务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然而,审计费用提高的原因可能是审计投入的增加,也可能是审计师收取客户公司的债务风险溢价。由于缺少审计投入的数据,已有研究无法回答审计师是否收取客户公司债务风险溢价的问题。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我国独到的审计工时数据,就此展开相关问题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审计投入之后,客户债务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表明审计师收取了客户公司的债务风险溢价。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师对财务状况较差和治理较差的公司以及非国有企业收取更高的债务风险溢价,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债务风险溢价高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