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一、名牌与名牌价值的产生名牌就是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高销售额、高占有率从而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从理论上进行剖析,它有三层含义:1它是一种正值的商誉(Goodwil)。每个企业都有商誉,但商誉的价格不一定总是正值,而名牌则总是指“好”的商誉,它是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负商誉产生的三组必要条件,即价格条件、交易费用条件和目标企业自创负商誉条件;进而证明了负商誉是源于外部协同效应的财务收益,或是源于交易费用节约的财务收益,或是由财务收益和剩余负商誉两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负商誉产生的三组必要条件,即价格条件、交易费用条件和目标企业自创负商誉条件;进而证明了负商誉是源于外部协同效应的财务收益,或是源于交易费用节约的财务收益,或是由财务收益和剩余负商誉两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股票上市交易制度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估值能否实现,而且直接影响股票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进而影响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随着我国股票发行体制改革尤其是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上市交易制度不断优化,增强了对各类企业的包容性,扩大了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提升了市场交易规模和效率,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但是上市标准、市场交易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仍存在影响股票上市交易效率的问题。在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需基于我国股票上市交易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借鉴发达经济体上市交易制度建设经验,进一步完善股票上市交易制度,为推进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创商誉到底该不该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莹 《财会月刊》2005,(6):40-40,41
自创商誉确认的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企业账面净资产和股票市价所形成的价值“黑洞”越来越大,客观上自创商誉的计量就被摆到了突出地位。笔者认为,自创商誉的计量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8.
董文曜 《企业经济》2003,(2):191-192
一、股票期权计划的含义股票期权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交易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标准的股票期权合约于1973年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并正式挂牌交易。所谓“股票期权计划”是指将股票期权这一概念借用到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中而形成的一种制度,是指经营者群体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二、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使经营者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会计规范中 ,商誉被视为一种无形资产。这也是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笔者认为 ,基于下述理由 ,应当将商誉单独作为一个资产负债表项目 ,与无形资产加以区分。第一 ,商誉不符合资产的可控性特征。商誉实际上是两种计量结果之间的差额。一是按照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多种计量属性分别计量各个单项可辨认资产、负债 ,再将其结果加减所得的金额 ;另一个是不包括商誉在内的企业净资产的整体交换价值 ,表现为产权市场上、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价格。影响后者的许多因素 ,如购售双方的特殊交易动机及其谈判能力与技巧、单项资产交易与整体交易相…  相似文献   

10.
商誉评估是指在企业整体资产重组与流动中 ,为了维护产权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由特定的机构和人员在评估企业其他资产的同时 ,以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用科学的方法对商誉这一无形资产的现时价值 (价格 )公允评定和估算的过程。本文拟从商誉评估的特点出发 ,揭示商誉评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商誉评估的特点商誉评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整体性。由于商誉仅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关 ,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与企业可确指的其它各项资产分开 ,不能单独地售让 ,因此评估必定伴随着企业整体评估 ,而且其结果也…  相似文献   

11.
郭瑞婷  李玉萍 《价值工程》2012,31(14):138-140
文章研究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损益对股票收益率和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文章选取2007年第4季度-2009年第2季度7个季度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损益的会计信息没有反映在股价上,对股票收益率无显著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损益都没有加剧市场波动,反而降低了市场波动,即公允价值在我国没有起到金融危机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负商誉的会计政策,运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和回报模型,本文系统探讨了负商誉对股票价值和超额回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扣除负商誉后的剩余收益对股价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而负商誉与股价负相关;(2)扣除负商誉后的未预期盈余对超额回报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负商誉与超额回报负相关。实证结论说明,市场不仅能够辨别盈余结构,而且市场投资者能够辨别负商誉的价值含义。  相似文献   

13.
商誉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购买法下,由于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可能大于或小于所获得被控股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会出现合并商誉问题。如何处理合并商誉,各国会计界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其次,关于自创商誉也各有说法。文中将各种观点集合起来进行比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抑制超额商誉的效应,并能够降低后续商誉减值的可能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通过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提高股票流动性抑制了超额商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环境对产品市场竞争与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影响,在内控质量、独立董事比例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低时,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价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We develop and test accounting-based valuation models for commercial banks. We extend Begley et al.'s framework (2006) and propose a valuation model where goodwill is generated by virtually all commercial and investment banking activities. Key features of our model are: the development of a relation between future cash flows from fee income and the bank value that depends on lending, borrowing and off-balance sheet business; and the inclusion of proprietary investment and trading as value-driving activities. Empirical tests on a sample of Euro-zone banks from 1998 to 2006 provide the following evidence. Unrealised expected cash flows from fee incom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unrecorded goodwill.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revenue from the sale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banks' income. The contribution of fee income to goodwill is higher for banks with large deposits and new loans. Equity securities are a source of unrecorded goodwill,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reduces their valuation role. Yet equity securities remain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unrecorded goodwill after IFRS adop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fair value standards do not fully capture market expectations about future cash flows of investment assets.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流通产业的零供矛盾日益凸显,针对强势零售商的压价问题构建博弈模型并分析其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在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考虑零售商在主导产品零售价格的同时,通过增加广告投入或提高服务水平等市场投资措施刺激产品需求,探讨当零售商运用其较强的议价能力对制造商提出的批发价进行强制压价时,双方如何通过合作博弈寻找最佳策略。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势零售商的压价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商誉,更能帮助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7.
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形成反向购买的,若构成业务则需确认商誉,否则按权益性交易处理。若壳公司保留少量业务,上市公司要么确认巨额商誉,要么不得不放弃这些少量业务,使上市公司陷入两难的处境。本文从企业整体价值出发,将借壳方的购买行为划分为取得上市地位的买壳和购买留存少量业务两部分。对于买壳行为,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确认商誉;对于购买留存少量业务的行为,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对于壳资源价值计量,本文通过对华源股份的案例分析,建议采用协商定价的方法以化解壳公司留存少量业务情况下的壳资源和商誉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上市公司签订的股份回购合同中所规定的股票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但由此所造成的每股收益信息披露失真,会使信息使用者无法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为避免每股收益信息披露失真所带来的信息误导,上市公司应当在充分考虑管理层的筹资意图的前提下,对从基本每股收益分子、分母到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调整过程加以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公允价值俨然成为一个基于市场参数和主观判断的估计价格。因而,市场的无效、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都会导致所估计的公允价值在事实上并不"公允",从而产生了公允价值的基础性失真、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针对公允价值失真的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分类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We show that improvements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 during the first yea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uro, by the UK's main trading partners in Europe, are determined by both market share reallocation and within‐company productivity growth. Furthermore, we outline a structural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parameters of a production function linking the unobservable productivity to endogenous company‐level trade orientation, investment and exit decisions. This allows us to back out consistent and unbiased estimates of productivity dynamics by trade orientation of companies within four‐digit UK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using FAME data over the period 1994–2001. Our estimates of productivity dynamics indicate that improvements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were mainly driven by market share reallocations away from inefficient and towards efficient exporting companies alongside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within non‐exporting compan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