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现代农业需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进程,完善农业科技进步相关体制建设,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本文在总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重视科技进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战略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技进步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动力。 传统农业是以农业自然资源不断投入为特征的。但是,不论各国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如何,总的说,可投入的自然资源总会受到自然资源刚性的限制。因而到了近代,各国都尽可能地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尽管具体转变所选择的技术路线存在差异)。 现代农业的根本特征在于,科学技术进步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3.
4.
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垦区农业的发展,除了有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增加和生产关系改善所产生的效应以外,科技进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在回顾垦区改革以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科技进步的作用。一是科技进步与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不继强化。已经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示范作用在强化,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威力。据测算,黑龙江垦区小麦和大豆,1983到1989年间的科技进步在产量增长上的贡献率仅为1.77%和2.01%这也正是黑龙江垦区小麦和大豆生产,不仅单产高于农村,而且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高于农村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越来越接近进入投入效益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清明 《农村经济》2005,(3):103-105
为推进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本着重分析了西部农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顺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和科技推广机制以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国家对部分省市的农村收入情况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个人生支出年递增率为12.3%,而生产性支出递增率仅为7.5%。尤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以5%的年递减率下降。以全国性数字看,农民用于中长期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也逐年减少,1990年下降18.2%,1991年下降35.4%,1992年下降19.3%,1993年不仅中长期生产性的投入下降,连短期生产性也大幅度减少。随着工业产品价格放开,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达25%以上。各种农机费用上涨20%,而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只有5.3%左右。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拉大,严重挫伤了农民对农业主动投入的积极性,农民弃农经商涌向了城市,因而也就削弱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吸收消化能力,增加了科技推广工作的硬度,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成功入世后 ,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实现“十五”规划和 2 0 1 0年农业的发展目标 ,以使我国的农业走上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 ,这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对投入增长的过度依赖 ,通过依靠科学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对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快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步伐。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是农业劳动者 ,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进步的状况。随着优良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下乡 ,使劳动者得到收获 ,科技知识与农业劳动…  相似文献   

8.
技术的函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技术单指生产技能和技巧;广义技术则凝结在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效益的贡献份额是测度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应采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开发资源,选准合适目标和路线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跨世纪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目标表明,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效益型农业,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课题。一、效益型农业的基本模式与作用(一)瞄准市场,发展市场农...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针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构建未来我国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备选类型以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我国农业技术市场的特点,发展的难点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讨论了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考察了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将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情况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产生较大差距的原因,进而提出加快农业技术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actor substitutions in postwar Japanese agriculture by shedding special light on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Such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first measured, then associated with the movements of factor prices, and then tested for the Hicksian induced-innovation hypothesis. In addition,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the biased effects for determining changes in factor-cost shares and factor proportions during the 1958-84 period. A slightly modified Stevenson-Greene model of the translog cost function is employed. This model has at least two important advantages over ordinary translog cost functions. First, it incorporates time into the model such that all coefficients of the ordinary translog cost function may change over time. This is more realistic than the ordinary translog cost function which assumes that all coefficients are constant over the period of estimation. Another attractive feature is that it enables us to test the induced-innovation hypothesis directl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1958-84 period by making use of farm-leve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logical change was biased towards saving labor and other inputs and using machinery,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land. This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found to be, in principle, consistent with the induced-innovation hypothesis. Furthermore, it is shown through decomposition analyses that the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changes in factor-cost shares and factor proportions during these years.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imply that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Japanese agriculture has, in general, proceeded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factor endowments conditions since the late 1950s. An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for agriculture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is that agricultural policies seeking development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o as to take advantage of peculiar factor endowments conditions in the individual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85—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率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但经历了阶段性的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18.
19.
农业性质与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农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指出农业要素具有自然依赖性;农业生产是联合生产,产品具有多种功能,大部分农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同时多数农产品又是独特的,没有非农以外的供给途径;作为私人产品的农产品还具有价格弹性低、收入弹性低等特点。农业的以上性质决定了农业和农民的弱质性以及市场在农业和农产品配置方面的先天不足,“三农”问题在我国又被基本国情和城市偏向政策所强化。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业的性质出发,给农业和农民以应有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我国农用化学品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研究从世贸组织协定有关法律文件及绿色贸易壁垒的分析入手,指出入世对我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残毒有更高更严的要求,说明防治农用化学品污染和减少农产品残毒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和农用化学品污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明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出6项适度减少农用化学品投放、减轻农药、化肥污染及减少农产品残毒和保护生态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