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供应链企业问的学习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自身应变能力,而学习正是回应环境变化最主要的法宝。本文除讨论了由知识本身引起的企业问学习障碍外,主要探讨了由组织问关系而导致的学习障碍问题,并在供应链这一具体的环境中将企业间的特殊关系与传统企业间关系进行了一些对比,从而分析供应链企业间的学习障碍来源。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组织学习是构建高竞争力、高适应性供应链的关键所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认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要求不同的供应链组织学习类型与之相匹配。供应链的组织学习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法律和经济上彼此独立的企业,使得供应链的组织学习面临不少特殊问题和障碍,文章提出建立供应链组织学习的共同愿景及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关系、设计激励供应链成员参与组织学习的报酬体系和利用信息技术等相关的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如何处理好企业间合作关系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而供应链合作企业信用问题则是整个供应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应用博弈论思想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合作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信用成本的供应链企业机制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4.
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具有关联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合作而形成的企业与企业间关系的复杂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于产业发展指导是当今产业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基于产业共生网络,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的结构模式,并分析该共生网络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竞争再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单个企业的最终成功依赖于对集成业务关系的企业网络的管理能力。供应链为捕捉企业内和企业间管理活动的协同效应创造了机会,它代表了一种管理企业间关系的新思想。供应链管理也促进了成本管  相似文献   

6.
论供应链企业间实在的产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惠敏  柯青 《物流科技》2006,29(5):119-121
本文首先对供应链企业间实在产权关系的含义和类型进行了介绍,接着对供应链企业间现存两种实在产权关系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认为供应链企业间要建立实在的产权关系,就要将现存的两种实在的产权关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惠合作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小锋  尹洪英 《物流技术》2007,26(8):158-163,235
首先应用强化学习算法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机制进行研究;其次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的互惠利他合作行为;最后利用计算机进行了系统仿真.研究得出:只要供应链合作关系中存在互惠利他型的企业,不管其所占的比重有多大,该企业都会通过强化学习使得互惠利他行为在供应链中扩散开来,最终达到企业间合作的一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信息共享不仅能促进合作企业间的相互信任,还能加快供应链整体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因此,文中首先从供应链战略联盟企业间信息共享的障碍入手,分析实现这种信息共享的客观约束条件。基于此,根据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 Environment,IDE)的理论构造出供应链集成共享环境(Integrated Share Environment,ISE)。最后,建立一个供应链战略联盟集成共享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解决供应链战略联盟企业间信息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婧 《物流技术》2014,(19):279-281
从战略管理视角对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的合作博弈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合作博弈需具备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供应链契约、存在大量的、重复性的博弈行为、供应链企业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竞争形式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等基本条件,得出从信任机制、协调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保持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博弈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王悦 《企业活力》2009,(6):84-86
目前,对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尤其是虚拟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企业间知识共享微观机制和知识共享障碍的分析,提出了虚拟供应链合作伙伴基于知识共享的系统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知识共享的策略,旨在提高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具有关联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合作而形成的企业与企业间关系的复杂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于产业发展指导是当今产业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基于产业共生网络,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的结构模式,并分析该共生网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娜 《价值工程》2006,25(10):51-53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信任已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而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则是整个供应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在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节点上企业间实现信任的三种机制:法律机制、信誉机制和感情机制及其各自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将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定义为委托代理关系。并分析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委托代理机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结合供应链的实际提出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姜双梅 《物流科技》2005,28(5):57-59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供应链的研究多侧重于实证方面,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则略显薄弱,尤其是对网状供应链运行效率基础(节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问题)的研究更加不足。本文在对企业间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注重论述处于现代网状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应如何应对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2):76-79
网络经济时代,加强供应链管理,有效控制机会主义行为,实现供应链企业间协同作用已成为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的关键。文章通过文献梳理,构建了机会主义行为、交互能力、信任与合作绩效的关系模型,利用156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关系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企业间机会主义行为对交互能力、信任与合作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对交互能力与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交互能力对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交互能力和信任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海凤 《物流科技》2011,34(12):118-121
为了探索解决我国供应链企业冲突的途径,对我国供应链企业间冲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出了冲突解决策略。分析发现:供应链企业的目标不相容、任务完成的相互依赖、对有限资源的争夺、管理模式难以统一、长鞭效应等问题都会造成供应链各企业间冲突,而通过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挑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有效的沟通机制、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依据目标升级法设置超级目标等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物联网下供应链所表现出的特征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物联网技术下供应链企业间可能发生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探讨,并构建了基于关系与合约双重约束的供应链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吴媛媛 《民营科技》2011,(2):136-136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供应链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则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与核心,通过对供应链企业自身战略发展需求、企业间合作特点、以及供应链综合效应的分析,总结出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物流节点企业间的协同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提出了基于物流信息共享的协同激励模型,引入了信息共享评价因子和与外界环境相关的调节系数,增加了激励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了对由协同努力而增加的利润的准确分配,进而达到降低了代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中知识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知识在各成员企业间快速而准确地流动,从而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文章在分析供应链中知识市场成因及内涵的基础上,从主体层面、客体层面和环境层面对其建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