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美国家长也因此有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金钱教育方法。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因孩子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2.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如何和家长进行必要的交流,引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我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试探。  相似文献   

3.
于霏 《中国西部》2012,(12):18-19
在教育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慢养"孩子成为热门话题。而慢养考量的是家长的耐心、信任、目光长远。如何"慢养"孩子?话题发起人阿桃:"慢养"的前提是耐心。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让孩子得以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体验挫折与失败、自己找到正确方向的机会。风中的歌:"慢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在不断修正家长教育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地子且 《魅力中国》2011,(21):279-280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而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除督促孩子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外,还会送孩子去业余培i/ll~校上课,他们不辞辛劳地接送孩子,省吃俭用地交纳学费,然而,尚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语言学习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家长应怎样认识、引导孩子的语言学习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家长们才能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学好语言。  相似文献   

5.
刘靖波 《魅力中国》2014,(25):143-143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其实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开发智力,有一技之长所以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更多的是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提高孩子创造能力的目的,立足于培养创新性人才,试图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掌握正确行使职能的技巧。家长对孩子早期阶段的教育,教师对孩子研究的指引和支持及高校提供平台对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中国孩子创造性的现状着眼,探寻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方面存在的误区,以期重塑受教育者创新和超越意识,还给孩子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李平忧 《中国西部》2012,(6):110-111
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当孩子正式上学后,家长们便给孩子开设一—个专门的账户。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限制消费范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  相似文献   

8.
王欣  宋炜 《发展》2002,(10):59-61
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留学海外已经不再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专利。尤其是近年来,出国留学出现低龄化趋势,让孩子到国外去读中学或预科并在国外考大学的中国家长逐渐增多。据一项专题调查表明,有84%的家长打算送孩子去国外“镀金”。作为孩子未来的“设计师”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体验发达国家的生活工作方式,学习先进科学文化,丰富实践经历,开阔视野,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可谓不惜重金,不遗余力。我们知道,对教育的投入,应当注重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讲究“科学性”。而家长们这种“倾其所有”的投入是否和它的产出成比例?他们…  相似文献   

9.
<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曾经得到了众多家长的共鸣,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什么都希望能从娃娃抓起,足球、舞蹈、钢琴、武术、奥数、英语、主持、美术等等兴趣班报了个遍,就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不是在幼儿园就是在上兴趣班的路上,更不要说小学、中学生了,孩子们忙于各种学习,可以说是苦不堪。于是有人就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产生了疑,他们认为:"人生是场马拉松,并不是短跑。起跑得再快再猛也不能保证在马拉松途中一直保持着强劲,也不能保证赢得后的胜利。"文章在报纸上一出,又引起了众人的附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0.
《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是的,孩子的成长不知包含着家长多少的心血、汗水、智慧、付出、甚至牺牲。家长的爱是天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它能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明灯。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温室的花朵,未必能真正感知这一切。作为班主任,就应充分利用家长的爱,积极引导孩子去感悟、去思考,让孩子的心灵受到触动,从而转变思想,懂得感恩,约束自我,改过自新,最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下面这两则故事,就是发生在初一十班班主任、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黄玉翔 《魅力中国》2011,(8):174-174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学习音乐已成为很多家庭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的重视,所以学习钢琴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虽然学习钢琴能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但并不是每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或演奏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之路是持什么样的观点?盲目考级会给学生带来什么误区?学习钢琴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孩子的情商.每年虽有很多孩子投身学习钢琴的大潮中,而且每年音乐考级的人数也越采越多,但这有利有弊.在学习之路中,要避免误区,让考级真正成为这些学生学习钢琴的加油站,让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更加快乐!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社会而言,孩子的教育永远是热门话题。在射阳,这个话题又多了个内容:让孩子上公办学校,还是进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13.
于雪丹 《黑河学刊》2013,(12):20-21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有效的管理机制能够让幼儿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幼儿园的各方面的管理,能够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家长放心的送孩子来上学,让幼儿可以无忧无虑的长大。  相似文献   

14.
如今城里的孩子对农村和农业知识了解甚少,而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想让孩子补上这一课,孩子们也越来越想体验一下“放牧南山下”的农村生活。河南  相似文献   

15.
<正>暑假,是孩子梦想的天堂,如何利用好资源,为孩子作好暑期规划,引导学生合理度假,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我觉得,作为教师和家长,就要学会在暑期期间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用深情而悠远的凝视,让孩子把自身发展的重量交给大地,激活孩子身上的天赋,让自然成为生命灵动的一种状态,激发其敞开自己,成长自身。教育是一种力量。我们要让孩子打开暑期,就像打开了一封温馨的溢满真善美的信札,让孩子在恬静中安然而丰盛;犹如欣赏了一曲激越的交响曲,让它所传递的正能量漾满心间,成为叩击生命的心弦,在孩子的心海中荡起圈圈涟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有的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磨炼,耐挫力自然也就比较差。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无忧无虑的成长,不希望孩子吃苦,过分的呵护反而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也成为导致现在小学生耐挫力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不断有朋友问我: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怎么办?我在回答的时候,很少直接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做出回答,而是先会问家长自己是怎么做的,孩子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顺畅,孩子对学习一直以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一个主要方面是学习方法需要调整;另外一个更大的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情绪、情感或精神世界有一些内容需要调整。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盯着孩子成绩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在家长心中,补习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补习所带来的效果如何?文章从当今社会补习现象出发,分析补习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提倡家长,教育者在面对补习这个问题时,能多跟孩子沟通沟通,听听孩子们怎么说,让孩子在自愿去补习,这样可以让补习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减负,家长们的反应并不都是欣然接受,反对的多于赞成的。虽然学校、老师在给学生减负,但家长还是在悄悄为学生增负."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们挂在嘴边和记在心里的最真实的想法。对于减负,除了教育部门重视、学校重视外.家长也应该引起重视,因此我认为减负应从家长减起。  相似文献   

20.
周明霞 《西部大开发》2009,(11):101-10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有效的,也是特别持久的,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一定要洞察孩子的心,全面把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