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应用文学作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又可以形象、具体地再现社会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应按照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监控与调节、评价三个阶段组织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效率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文学作品赏析课作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将阐释法、讨论法、实践法、对比法贯穿于课堂中的"文学作品导入","文学作品反思"、"巩固拓展训练"三个环节,借助对文学作品片断的赏析,以期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和西方文化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状况,查找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的根源,我们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院一、二、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了高职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到了高职学生的阅读取向,发现了他们在文学阅读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从而为文学作品阅读对促进新疆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研究的课题找到了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与调查,获知了文学作品阅读对促进学风建设的实际效果,在理论研究、实验论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文学作品阅读对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有效对策,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的文化视角将文学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或在文学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中,透析文学现象呈现的丰富的文化色彩;或立足于特定文学文本文化符号的破译解析,透过文学的表面层次,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观照中,深入发掘作品所包蕴的深层文化心理内涵和文化内核,在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整体观照中,把握文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翻译所出现的内心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涵盖有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就有意识来讲,翻译人常常会深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内在因素的约束;不过由潜意识角度来审视,此种作用与约束却显得非常含糊不清。文章由文学作品翻译视角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人潜在思想意识之因素对于译文真实性所导致的非正面作用,且探讨了翻译人在译文表达上一些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翻译讲究"信"、"达"、"雅",不同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其各自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本文着重探讨文学作品剧本翻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作品是再现与表现化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独立世界。这一世界是作家的心灵世界遇合客观世界建构的结果。在学艺术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中,体现为情感的有效物态化;因而作品美是创伤主体情感力量的形式化。而从美学的视角来观照学作品,确立学作品的美学品格,意味着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学作品,充分地看到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把培养审美情趣贯穿到作品的欣赏中去,发掘作品美点,体会作家心境,激发思想情感,融美于心灵,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培养学生多种多样的爱好和情趣,达到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拟声词的翻译在不同的语域、语篇中有很大的变化 ,难有规律可寻。文章就汉语文学作品中拟声词的英译技巧作了一些总结归纳 ,力图揭示出特定汉语文学语域中拟声词英译的一些普遍倾向 ,以求对该语域中不同语篇的拟声词的英译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作为自然语言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它已是目前现代汉语学中一个广泛受重视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模糊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及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语用功能两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有着极为丰富的习语。英语习语来源很广泛,包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宗教信仰、文学作品。源自英美文学作品的习语可以说跨越历史的时空。要理解这类习语,就要对原文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把握此类习语的内涵意思。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涵丰富,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文学作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从理论上探讨了开发利用文学作品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分析了我国几个典型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认为“文”与“礼”曾为同一,消费文化古已有之。文化也是影响社会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经典文学作品具有其他传媒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以文教化”,合理消费,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推动社会再生产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语感的强弱,某种角度上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表征。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语感,无疑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就论问题作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模仿说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就是一个很重要且颇具影响力的学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理论学家和哲学家都为模仿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虽然两人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各有其道理。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学说的论述,并结合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说明在文学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模仿现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理论下的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存在着教师"唯我性"独白的瑕疵,忽视了他人主体性的存在,将一切均视为工具理性的"他者"。文学作品赏析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要考虑到赏析活动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间性哲学里的视界融合和交往理性为文学作品赏析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它强调的是赏析活动中各个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呼唤着除教师主体以外的学生主体、作者主体这两个缺席"他我"主体的回归,实现了教师与作者的跨时空对话和教师与学生的跨障碍交往,从而使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更加趋于科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中西文化差异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赏析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了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及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希望可以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读者的翻译与赏析能力,促进中西文化的结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材料,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文本中的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语言美、多种多样的结构美、美妙绝伦的修辞美、情真意切的抒情美、独特鲜明的形象美等各种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