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新旧无形资产核算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1998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我国于2001年1月1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原准则),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无形资产又有了一些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主要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和披露等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实现了会计语言的国际化。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胡权 《绿色财会》2007,(5):34-3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主要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和披露等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1998年6月财政部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来规范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2001年对此准则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就《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而言,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正式实施,在固定资产方面,新所得税法与旧所得税法相比有一定的变化。本文通过比较准则与税法,分析二者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无形资产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日前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等3项准则,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等5项准则,要求有关企业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这是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所做的最全面的一次修订,这次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国际上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立足我国国情编制的,它涵盖了我国的所有企业,以后,我国的企业将不分行业、不分内外资企业,统一执行这一准则。下面仅就新准则与旧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准则的异同做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核算办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于农业生产中带有行业特殊性的会计事项,如生物资产价值核算的原则、方法等,制度未作规定,这对农业会计实务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拟根据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汲取《国际会计准则——农业》(以下简称农业国际准则)研究成果,结合工作实际,对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核算中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5日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将是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两者相比,在定义及判断非货币性交易事项的标准上是一致的,主要的不同在于旧准则对参加交易的资产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而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成本计价基础,并且对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2.
《绿色财会》2021,(2):38-3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各银保监局:自财政部2017年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以来,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陆续在境内外上市企业平稳实施。  相似文献   

13.
李芳 《绿色财会》2006,(11):45-4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和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的基础之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称新准则),主要规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投资减值等,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下面针对执行该准则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财政部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来规范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2001年对此准则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特点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正式建立,在这一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将该准则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地位类似于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进行比较,笔者归纳出新准则的几个特点与重要突破,与旧准则相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规范了我国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了我国农业企业会计数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我国农业企业的会计数据和国际会计准则下核算的数据基本趋同,提高了中外农业企业数据之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科学定义外,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顺应了经济发展,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科学定义外,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顺应了经济发展,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在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变革成为了备受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36号的基础上,充分兼顾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并据此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新准则将对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相关信息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和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的基础之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称新准则),主要规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投资减值等,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下面针对执行该准则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一、资产减值新准则的主要改革内容(一)可收回金额的计量问题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新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引入公允价值,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