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政治与社会的和谐、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和谐社区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助力。只有每一个社区都和谐,才有可能实现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六条原则。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说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最高表达.理论界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人民群众解释推介这一学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谐”与“社会”,“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的可行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层进的逻辑关联。“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本位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和谐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基本范畴、理论框架、意义以及构建都处在探索之中。以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和人的存在方式为理论线索,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切入点,致力构建集和谐人的内涵、外延、意义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最终落脚到和谐人的构建与和谐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重点探讨了“和谐人是什么”、“怎样构建和谐人”、“和谐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三大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只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最终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环境文化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动力;和谐社会是环境文化的价值诉求;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中国社会进入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是战略机遇期和各种矛盾出现期并存阶段。每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承担着解决劳动者就业,为员工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获得收人的机会的责任。企业和谐是构成社会和谐的重要构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没有和谐企业就达不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晴雨表",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科学制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和决策,才能使整个社会具有和谐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才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度挖掘其制度、经济、社会、个人心理等方面原因,并就如何落实和谐社会管理抓住关键点,扎实推进,才能形成社会管理的和谐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斌 《企业家天地》2009,(5):196-197
和谐社会是赖以道德支撑的社会,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包括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培育公民道德行为是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