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使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传统项目型企业转型落后问题,构建项目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以华为公司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ISDP)变革项目为例,基于数据价值链视角深入剖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所面临的组织管理挑战和数据资源挑战,梳理华为基于ISDP变革的数字化转型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全域数据、规范数据标准、集成应用技术、释放数据价值四阶段路径,并建议项目型企业采用“构建业主—项目型企业—项目部数字纽带”“统一项目分解结构和编码体系”等方法进行变革转型,实现项目标准化,以期对项目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和管理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持续推动产业变革,开启了数字经济新时代。在这一重要机遇下,国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产业变革的核心优势,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人才资本已成为关键影响因素和核心推动力量。因此,国有企业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充分释放内生动力,助推企业拓宽产业发展路径,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从浅析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出发,深入挖掘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即立足于企业战略,系统规划人才培养工作;落点于培养方案,全面加强学习资源建设;聚焦于学习动力,有效丰富人才培养形式。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会驱动劳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发生转变,进而影响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目标;员工规模的扩大、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路径;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而对管理层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显著影响;相比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底层数字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为技术进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争议提供证据,同时也对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生产和创新模式将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推行的“两化”融合试点工作为背景,通过匹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字化转型的异地合作创新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相较于未进行“两化”融合的制造业企业,试点企业的异地联合申请专利数量明显增加。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效应在边缘城市、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研发背景高管占比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组别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压缩时空距离和流程再造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扩展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合作创新效应对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活动都存在正面影响;同时,数字化转型能有效促进异地不同知识背景的主体相互合作,有效发挥了知识匹配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积极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强数字化场景建设,降低企业合作成本促进企业合作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在提升产业链韧性过程中历经构建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三大历史阶段。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以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主线,分析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实践内容,总结渐进变革和跨越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坚持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与国家使命相协同,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立足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在将提升产业链韧性融入国有企业改革体系;增强核心功能,夯实产业链基础能力;发挥产业链链长功能,形成产业链良好生态;推动数字化战略变革,强化产业链互联;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继续发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郝政  吕佳  杨蕾  张勇 《技术经济》2022,41(11):40-53
在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创新融合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日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为合理匹配问题与方法,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NCA必要性检验方法,以29家上市银行(截至2018年底)为样本,根据国资委依据团体标准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所确定的数字化转型六大新型能力及其所对应的创新生态要素,探析创新生态要素组态耦合效应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影响路径及背后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发现:(1) 主体能力(数字人才)、载体能力(数字渠道)、过程能力(数字组织)、对象能力(数字市场)、合作能力(数字伙伴)、技术能力(数字技术)均不是单独产生商业银行高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驱动商业银行高数字化转型质量的模式:“渠道+组织”双轮驱动的点轴发展模式、“市场+伙伴”要素聚合的多极网络模式、“人才+技术”双重挖潜的业务极核模式;(3)存在4条驱动商业银行非高数字化转型质量的路径,根据核心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渠道+技术”抑制型和“渠道+伙伴”抑制型两种类型。本文从创新生态系统组态视角审视商业银行“数字+”转型路径,使用QCA方法“由果溯因”的探究创业生态要素的协同耦合对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对揭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多重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启发商业银行基于创新生态在数字经济时代对自身重新定位并基于禀赋优势探索更具生命力和适应性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对标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佳良  余学梅 《技术经济》2023,42(3):126-141
为揭示企业在追寻数字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管理难题及现有研究热点、厘清数字创新中领导力与管理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3—2022年的研究文献,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对数字创新中领导力与管理问题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科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涵盖了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数字创新的实现等三大主题;热点演化由最初关注于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及管理,转向为管理者通过引导企业新发展实现数字技术的价值提升,最终发展为数字创新反作用于领导力与管理,对企业领导与管理提出新要求,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热点演化路径经历了理论构建、组织变革、转型发展与数字领导4个阶段。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平台管理、数字领导、数字创新实现三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如何顺利度过数字化转型阵痛期成为中国企业利用数字经济红利提高自身创新水平的重要战略问题。整合IT能力、社会认知与社会认同理论,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即存在数字化转型阵痛期;员工数字化个人认知在U型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数字化组织认知可以调节U型关系,促使拐点左移,并导致U型关系变得陡峭。结论启示从员工对企业数字转型的个人认知和组织认知两个方面优化员工数字认知,应用数字技术营造有利于组织创新的员工认知环境,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并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借鉴兴业银行在顶层设计、科技业务协作、场景创新与业务流程塑造、手机银行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探索,提出中小银行应通过“数字化战略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变革—业务流程重塑—数字人才培养—风险管理”五位一体进行全方位、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宁连举  姚丹 《财经科学》2023,(2):110-127
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与重构产业生态的重要战略。本研究基于信息处理理论,以“中化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实现机制以及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的信息处理需求,驱使国有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其中,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环境不确定性、任务不确定性和任务依赖关系的不确定性;(2)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横向关系,投资垂直数字化平台以及两者之间不断迭代进行数字化转型;(3)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绩效,重构产业生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部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出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技术与人力资源结合的历史视角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从技术、功能及综合视角梳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界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并结合数字技术特征提炼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特征,将I-P-O范式引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构建研究框架,系统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产出。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汤萱  高星  赖晓冰 《经济纵横》2022,(9):104-112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革新了生产要素体系、企业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从企业自身属性与外部时空差异角度而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期企业组别中更为明显。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及强化企业内部治理两条路径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特别地,当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及自身加大研发强度时,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应高度保持或提升数字化转型意识,地方政府精准支持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确保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数字产物的嵌入,在二者的催化下多端颠覆性创新成为企业转型新常态,而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制造业企业颠覆性创新形成数字化颠覆性创新以把握数字时代契机,打造企业新型竞争优势是可拓展的研究问题。本文以潍柴集团为例,依托于颠覆性创新理论,通过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对象,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机制以及形成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企业进行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要经历驱动、转型以及多元三个阶段。驱动阶段,企业受内外驱动因素影响,启动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转型阶段,企业以生产模式转变与组织结构演化为行动路径,通过对企业内外的数字化实现企业的数字化颠覆性创新;多元阶段,通过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数字颠覆性创新进行创新外延,形成数字商业生态系统模式,完成颠覆性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5.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在加速推进。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其中,美国、英国等国家从“自由探索”向“政府干预”转变;德国、法国等国家通过政府直接引领,营造优越的产业数字化生态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中国立足本国优势产业,寻求数字化新变革。但总体而言,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均表现出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政府的发展战略为主导、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合作为基础、以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为战略选择、以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人才为重要支撑、以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为主赛道的发展特征。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构的竞争中,中国应将进一步夯实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共性技术辐射能力,充分利用工业体系规模优势,把“双循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视作战略着力点,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选择。现有研究对影响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的因素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互动关注不足。文章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考察基于高管联结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扩散的实现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可以通过高管联结从早期采纳者向晚期接受者扩散。早期采纳者的业绩表现、联结双方的相似性以及关系强度均会对这一战略扩散进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基于高管联结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扩散同时包含了技术过程和社会过程两种实现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战略晚期接受者,有效的公司治理在推动上述技术过程的同时抑制了社会过程;而环境不确定性则在放大社会过程影响的同时还发挥了弱化技术过程的作用。文章将关系与行为因素引入数字化转型影响和驱动因素的研究视域,厘清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扩散的两种实现机制,更完整地揭示了这一重大战略变革的决策逻辑。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为模式,并为更加科学、理性地制定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数字技术快速融入到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并在制度化的过程中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驱动力。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养老服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养老服务的基本属性和数字技术的特点,剖析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高效化和网络化的特点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从而提出通过“多元互动”“服务导向”和“质量提升”这三个关键的变革方向,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潜在价值,深化数字技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路径,推动数字政府和养老服务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经济实现逆势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从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现状出发,研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从要素共享、创新驱动、生产方式三方面分析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机制,最后从政策设计、创新研发、区域协同发展角度提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和VOSViewer数据可视化软件,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及时间线聚类和突现词分析法,绘制中小企业创新领域的知识图谱,识别研究力量分布和研究热点,对全球当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现状按主题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2年关于国际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主题包括:变革型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科技研发、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中小企业创新模式与特征、新兴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力以及中小企业绩效研究等方面。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未来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撑方向,是应构建以培育中小企业变革型领导力和提升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目标的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撑体系;同时应当把握低碳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提升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力;促进数字化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满足数字经济转型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等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