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数理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平台应用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制,力图说明互联网平台是一种能够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型市场制度安排。文章概要分析了相关文献,构建了理论模型,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应用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互联网平台应用会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2)互联网平台应用对产业结构转型存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异质性影响;(3)互联网平台应用可以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纠正资源错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但未能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这些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互联网平台应用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许可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条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2008—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GMM模型,实证分析产融结合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制检验发现,产融结合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主要通过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和促进技术创新两条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教育支出能强化产融结合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贸区承载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使命。本文利用2006~2018年中国169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评估了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对推动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进程具有显著影响;自贸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地区和批次异质性,内陆型自贸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高于沿海型自贸区,沿海型自贸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更显著;第一批次自贸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作用最强,第三批次自贸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强;自贸区设立主要通过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的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途径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结构锁定效应理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式产业转型和“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使用PSM-DID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工业化、政府规模等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东北振兴战略既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异质性,促进了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成熟型城市产业转型。因此,应提升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突破资源型产业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分类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解决“卡脖子”难题对缓解贸易冲突、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选取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为代表的国家经济转型的宏观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双重的动态作用,能在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产生创造性破坏效应,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致使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升级呈现“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北方地区、中部地区、低创新能力地区及低金融发展水平地区更大。机制检验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和促进劳动力聚集,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并与之呈现“U”型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应正确认识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造成的“阵痛”现象,优化进口贸易结构、消除非关税障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劳动力聚集,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助力我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投入与成效角度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面板门槛、中介效应模型对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低碳转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我国出口贸易低碳转型之间存在门槛效应,且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于出口贸易低碳转型;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会显著促进出口贸易低碳转型。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到强,其推动作用会被削弱并会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围绕“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促进效果显著;机制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加两条路径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基于此,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好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作为制度创新高地,自贸区建设为产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选取2008—2019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研究显示,总体上,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自贸区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创新水平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自贸区建设带来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对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效果更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自贸区建设的空间辐射力,发现自贸区建设对周边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有改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自贸区区位以及资源禀赋进行合理的分工,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实现城市和自贸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出台特色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差异化政策以促进资源型城市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减少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整合校企力量,以产学研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更好地发挥自贸区在实现绿色...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服务业综合改革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综合改革能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时间滞后和动态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其政策效应在大城市、东部城市、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中更为明显;并且,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政策效果还受到互联网发展水平、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外包支撑、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影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引致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劳动技能溢价攀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是其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结构在政策及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实现转型。而FDI模式的实施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直接及间接的影响,合理地利用FDI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技术发展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欧班列的国际货运属性导致其对中国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别于一般国内铁路。基于2004—2021年中国地级市的数据,将中欧班列开通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贸易便利化对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推动沿线城市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方向发展,在进行三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第二,技术创新、融资支持和数字智能三种机制能对开通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中欧班列对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非中心城市。未来城市应利用贸易便利化这一有力“引擎”,通过提升融资便利与数字智能水平,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中的作用,为沿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地位日益提升,在经济服务化背景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2005—2021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浙江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进出口贸易等途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但难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但能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也能缩小临近地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难以促进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能是因为服务业容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形成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加之浙江省服务业尚未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尚未有效实现。为更好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应培育城乡地区多层次市场主体,释放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协调区域异质性发展基础,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双向循环;加速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坚持服务业双...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引发的资源匮乏、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合理的基础设施供给结构能推动经济低碳化转型,对于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系统探讨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并立足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这两条传导路径,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经济型基础设施能有效抑制区域碳排放,且在西部区域抑制作用最显著;社会型基础设施整体促进了区域碳排放,但在东部地区呈现出一定作用的抑制效果;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两类基础设施均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技术创新从而有效抑制区域碳排放,且后者的中介作用强于前者。据此,为我国深入落实双碳目标、调整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葛璇 《中国商论》2023,(24):56-62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非线性影响假设,利用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政府干预程度两条路径间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存在非线性影响,且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能够强化这一效果;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的间接驱动作用、制定差异化城市经济韧性发展规划等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球产业转移推动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而有效利用国际服务外包促进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国际服务外包促进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运用西安市2001年~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西安市产业结构水平与技术外溢、就业和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安市产业结构水平与三个中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技术外溢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个维度“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选取了2013—2019年30个省市的数据,用熵值法测度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稳健性检验后仍能得出这一结论。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省份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更为明显。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有效推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结合西部大开发边界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指标衡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西部大开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因此长期而言,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没有显著推动作用,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整体上表现为转型升级阻碍效应。未来西部大开发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长期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徐骏 《财经论丛》2024,(5):28-38
本文以2018年开展的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政策为拟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计量模型探讨数字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一结论经识别检验、稳健性检验和PSM-DID估计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强于内陆地区,对城市群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强于非城市群地区。基于传递效应模型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鼓励大众创业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应以电子政务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金融产业可以在投资与储蓄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合理配置社会金融资源,以实现产业优化目的。根据研究可知,金融创新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虽然具备积极作用,但由于金融创新的规模效应还未显著拓展,因此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产生的影响还比较小。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对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只有深刻认识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促进关系,才能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切实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通过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