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构建“价值-权重”函数模型探究税收“放管服”改革的税收遵从效应。借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税收“放管服”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税收遵从,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改革通过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税收执法能力以及纳税人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异质性分析表明,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提升效应,主要集中于高税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长的企业。因此,持续深化税收“放管服”改革,不仅是发挥税收作用、实现新时代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范欣  宋冬林 《商业研究》2020,(4):93-102
财政分权背景下,财权、事权和财力的不匹配使得地方政府采取策略性行为是其作为理性决策人的应然选择,地方政府往往会基于经济增长和税收双重目标而利用税收工具开展税收竞争,进而造成市场分割等问题。考虑到空间依赖性的存在,本文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考察税收竞争与市场分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为税收而竞争”在地方政府间存在,而竞争导致的税负下降将加剧市场分割;从分税种来看,所得税对市场分割的直接效应显著负相关,但三大税种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从时空异质性上看,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在时序和区域上有所差异;市场分割敏感程度在时序上动态调整,区域内协同效应有待增强。为避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恶化、异化和宏观福利损失,需要重视由此导致的市场分割的治理,建立现代化财政体制,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打造服务型地方政府等,这些也都是构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3.
运用2008—2017年中国数字产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信号理论探讨了税收激励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该效应在企业成长期更为明显,当发展到成熟期,此激励效应由正转负。税收激励对非国有、大规模、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在市场化程度和行业竞争度较高的环境中,企业创新效率更高;相比沿海省份,内陆及西部地区数字企业对国家税收激励政策响应更为积极。税收激励通过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数字产业创新;融资约束在税收激励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起到了积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吴懿 《财贸经济》2021,42(9):5-19
作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维度,税收分成是观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2016年的"增值税分成"改革,构造了强度DID模型,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分成改革产生的财政激励对制造业企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使地方政府发展制造业的财政收益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活力;增值税分成产生的财政激励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了企业活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企业活力的促进作用,对创新驱动型企业、位于财政自给率更高地区的企业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分成激励理论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于优化政府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张萌 《商业会计》2023,(14):63-71
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越弱,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企业对上游客户的话语权越强,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与此同时,在机制研究中发现,企业对下游客户(上游客户)的话语权是通过影响企业营业利润水平(主业投资水平)来驱动企业实施避税行为。除此之外,在企业整体话语权研究中发现,企业对上下游客户所拥有话语权大小的不同组合会导致企业整体话语权对企业避税程度有不同的影响;在异质性研究中发现,企业产权性质、地区税收征管强度会影响企业话语权对企业避税行为产生的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产业链话语权经济后果和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为税收征管部门更好地保障政府税收征收权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外贸一体化是推进贸易强国的重要任务。增值税出口不完全退税打破了税收中性,有碍于内外贸的公平发展,进而不利于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流动和专业化分工。本文利用2000—2006年出口企业数据,首次度量了不完全退税下企业层面的“出口增值税”,研究了不完全退税对出口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完全退税打破了税收中性,进而增加了交易成本,改变了分工决策,促使出口企业提高纵向一体化程度。(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层面,不完全退税的一体化效应在非国有控股或国有股权占比低于34%、出口密度高,以及规模大、融资约束低而有能力实施一体化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地区层面,在市场分割程度高、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上述效应更加显著。(3)在不完全退税下出口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但是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生产组织决策的税制诱因,从维护税收中性的角度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席毓  孙玉栋 《财贸研究》2021,32(6):1-11
基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收入偏离常态化的现状,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纵向财政失衡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处于较长时期的"超收"状态,不同区域内的超收规律基本一致,但超收幅度有所差异;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正向影响,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纵向财政失衡程度低于门槛值时,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有所减弱.促进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多样化、增强地方政府财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以及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作为缩小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成为国家、企业普遍运用的经济调节工具,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得好,将对纳税人、地方政府及国家都有益,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从税收优惠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科技进步、影响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其促进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有所借鉴,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税收治理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以我国2004—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税收治理能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构建税收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共同富裕测度函数式来对税收治理能力和共同富裕进行量化测度,并通过构建动态计量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开展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税收治理能力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公共服务供给在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税收收入能力比执法管理能力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较为科学全面地检验了税收治理能力对共同富裕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在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同时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实施后地方财力的变化为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两个区域的确定性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税收分成比例调整的经济效应及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提高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能够增加两个地区的税收收入,且东部地区的增加幅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地方分成比例的提高对产出和消费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会挤出企业投资和降低居民的福利水平.福利反事实模拟还显示:居民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偏好程度越高,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就越能够改善居民福利.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进行税收分成比例调整时应当充分考虑居民偏好,协同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地方税建设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联动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对税收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归纳了当前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形式及其效应,并对规范当前税收竞争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技术与税收征管深度融合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推升了企业实际税负、降低了企业投资水平,且这一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企业税后收益的直接减少、现金供给能力的间接削弱,是其影响企业投资的重要机制。此外,面对数字技术进步、征税能力提升的外生冲击,民营企业、征纳合谋企业及财政收入任务更重地区的企业,其投资下滑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企业具体的投资结构同样发生了变化,企业生产设备投资、厂房建筑投资及研发投资都显著下滑,且从行业属性来看,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企业的投资更加理性、稳健,其投资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认识及规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维 《商场现代化》2004,(22):128-129
随着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对税收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归纳了当前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形式及其效应,并对规范当前税收竞争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税收竞争理论,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空间权重因素对经济集聚与地区策略性税收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没有对集聚租进行征税,经济集聚降低了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基于交互项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地区经济集聚能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中国市场一体化的推进可促进地区经济集聚,最终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中心-外围均衡而非对称性分布均衡,从而对地区间“竞争到底”的竞次行为起到缓解作用.但上述经济集聚削弱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关系仅在外资企业中成立,地方政府针对内资企业展开的税收竞争显著低于外资企业税收竞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财政学界普遍认为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税收竞争有助于发展经济、限制政府规模无限制扩大等;另一方面,过度的税收竞争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从而影响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本文对瑞士的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现状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对我国当前进一步的财政分权以及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模式构建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财政收入目标,经济下行时期的地方政府容易在年末组织收入,这将直接改变年度收入结构。本文基于中国地市级季度财政收入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波动对地方年度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下行波动,地方政府第四季度财政收入占比显著提高,其中11月份尤为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在欠发达地区更明显,且主要形成于实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经济下行时期。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强征管及空转等方式完成收入任务,企业所得税是加强征管的重要税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行为,在经济下行波动或减税降费背景下,为促进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和支出计划应做出及时且合理的调整,以减轻政府收入组织压力和企业非预期负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资源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我国30个省级政府2006-2011年的财政收入以及地方税种为对象,运用空间面板德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性和竞争类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间无论在财政总收入还是具体地方税种上都存在空间竞争关系;第二,地方政府间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种地方税上存在策略互补的竞争类型,而在其他税种上存在策略替代的竞争类型;第三,人口特征变量、就业率变量、固定资产投资率变量、城镇化率变量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变量对特定或所有地方税税负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焰 《适用技术市场》2009,(12):129-131
广东省旅游产业承袭并贯彻国家对于旅游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营业税基计量、旅游企业投资所得税减免、进口原材料增值税减免、土地使用税减免等方面给予旅游企业税收优惠。同时,广东省地方政府对于高等级项目投资、新产品开发等实行了地税减免和返还。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经验,广东省在旅游企业营业税率调整及境外游客购物退税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0—2015年中国税收调查数据,以国际石油价格暴跌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地方财力冲击对企业纳税遵从行为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压力型”财政冲击下,企业纳税遵从显著提升;政府为弥补财力缺口,倾向于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纳税监管,但是财力不足反而刺激了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的避税动机。从影响机制来看,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会提高征税努力并加强税收监管,同时企业也会采取策略性行为迎合政府财政需求,两种渠道共同抑制了企业避税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财力冲击所激发的征管效应与迎合效应,提升了地区行业间税负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