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分散、无组织的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更经受不起国际强有力商业集团竞争带来的冲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决定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与国际农业接轨的步伐。竞争和合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两个轮子,没有农民组织化程度的…  相似文献   

2.
发展并壮大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命题。已有研究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形成原因概括为产权缺失说和声誉式微说。本文从内生发展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湖南省娄底市油溪桥村积分制的实践案例,归纳出资源稀缺型农村运用积分制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做法:产权积分化、声誉积分化、声誉经济化和积分技术化。积分制以清晰化逻辑、透明化逻辑、经济化逻辑和制度化逻辑或单独或融合的方式,激活了集体经济内生发展模式的“三要素”,重塑了乡村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声誉经济化这一激励形式的创新既凝聚了中国乡村的传统治理智慧,也融合了市场经济理念。声誉经济化将社会激励和经济激励融合起来,既是对内生发展理论解释链条的延伸,也是对激励理论和声誉理论的本土化拓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向公有制经济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内容、组织模式等进行实践并探索基本经营制度,总结了一些经验。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细碎化、集体组织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成员资格界定不清等问题,探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内容和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4.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利益共同体和乡村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通过农民再组织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塑农民主体性和再造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征和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开发中的成功范例,揭示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后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约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从农民自组织层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组织化的实践,既源于马列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也来源于我国当前农业分散经营面临的现实需求。农民组织化既可以破解分散的农民在进入市场时处于不利地位的难题,帮助农民增收,又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结构性不足的难题,提高农产品质量。习近平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中就提出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在他主政浙江时期又亲自指导了瑞安"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试验,2017年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平湖市在农民组织化的道路上有着积极的实践探索,其"农合联"与村集体经济的实践都为农民组织化的推进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组织参与率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因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区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尚较滞后的条件下,农民参加各类组织活动的态度也难以积极,多数农民不参加、消极参加或需要动员才能参加.这种组织参与状况和组织活动的参加态度较好地说明了当前农民组织化状况与程度.尽管农民对不同领域组织化程度的评价普遍较低,但对组织化的必要性却有着强烈的认同并寄予较高的期望,其动因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农民难以从组织获得依靠而只能求助于亲友乡邻等其他途径.可见在后集体经济时代,特别是村民自治和后农业税时代,如何扩大各种已有社会组织的组织效果、积极探索发展社会组织途径,已经是一个关系到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速农业组织化进程推动农业第二次飞跃何茂文一、农业已进入组织化推进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了两个超常规的发展阶段。首先是政策启动主导增长阶段。这反映在80年代初期,以农村的第一步改革为标志,通过党的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建立了...  相似文献   

8.
吴晨 《南方农村》2010,26(2):41-44
本文回顾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进程,分析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加强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和促进组织内部法人治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农村经济》2002,(3):49-51
当前 ,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我国进入WTO后 ,中国农民将面临国际强有力商业集团的无情竞争。我国农业生产者相对分散 ,势单力薄 ,无组织的农民 ,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 ,更经受不起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带来的冲击。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 ,决定着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 ,决定着农民的切身利益 ,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要大力支持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与国际农业…  相似文献   

10.
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陕西省农办副主任徐登峰一、从经济和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首先,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早在1980年农村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农民组织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证分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土地这一基本要素。在一些情形下,农村改革后的集体经济组织与社队体制下的经济组织的承接关系较为明显,与社队体制下的集体所有权之间也存在直接的继承关系,但这些情形不足以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状和集体所有权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社队体制下的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由村民自治组织代替后,还试图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来说明它与集体土地之间的关系,同样没有说服力。对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土地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业组织化问题.只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才能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农业组织化发展模式较多,农业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并呈现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劳动力分散、土地分散的状况与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势要求不相适应。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从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机制入手,着眼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配置,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一)发动群众,参观学习,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理论条件有五个,分别是引入互联网电商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集体的组织化,推动商品与地域特色的融合和品牌化发展;早期有稳定的追加投资和财政投资,且财政投资要以形成人均资本的有效积累为目的;有强有力的集体经济组织,能够调整农村集体与内部村民之间的利润分配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同时还要获得生产经营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实情况与理论条件的背离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难以持续增长的关键。满足了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五个理论条件,才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所以,当前国家政策不能局限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重点关注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有必要拓展社会效应研究。本文运用社会经济理论的分析视角,以鲁西南蔡庄村为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社会效应实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面对行政动员强激励和项目资源零输入,农村基层组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第一,在产业规划阶段,农村基层组织自主选择适宜村庄自身条件的产业类型,通过开会议事与社会动员机制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并对接外部生产要素,实现对党员和群众的再组织化。第二,在产业运行阶段,加工厂生产管理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并与农民家庭生计生活模式相适配,进而形塑村庄社会结构和巩固农民家庭结构。第三,在产业收益分配阶段,集体收益用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以行政村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个案村庄以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项目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民组织化: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芝  王勇 《农村经济》2005,(11):14-16
高度的农民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农业竞争力较弱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很大关系。本文在介绍农民组织化特征与农业竞争力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应该采取多元化战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且着重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从而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要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合作经济处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委会是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是代表并保...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组织化模式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散化"趋势严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成为"三农问题"的瓶颈因素,致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寻求造成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主要限制因素,根据现状的问题,作者国求探索能够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组织化模式,并提出加快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层次的农村集体经济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发展起来。并且有很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累累,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