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农民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有所减慢.对各种转移障碍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给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全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召开。省及长春市领导王云坤、林炎志、杜学芳、杨庆才、李斌,各市(州)、县(市、区)、乡(镇)和各级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近3000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会议由林炎志主持.王云坤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而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为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剖析新农村建设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路径,即就地就近的产业转换与跨地域的异地转移。最后,文章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依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验事实,在农民理性人假设下,对农民进城务工和务农的两种选择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人微观决策问题,并据此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形势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饶风 《农村经济》2003,(1):15-1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 ,并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本文将简要回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 ,着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 ,并据此提出新的对策建议。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曾达到 1 36亿人 ,比 1978年时的社队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了 1亿以上 ,1997年以来 ,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其自身…  相似文献   

7.
浅析新旧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分化、转移及就业问题易文彬(一)新旧体制更替时期,农村劳动力分化和转移的主要过程及其类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逐渐分化、转移,就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化,其主要过程大致可以简...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包括台账的建立、信息的采集、信息的真伪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政策执行的基本情况,着重分析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值得总结坚持的经验,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提高该政策执行效果的针对性建议,以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进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陈杰  费明胜 《农村经济》2007,(2):102-104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制约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原因,以及未来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趋势,最后,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原城市群中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相对较弱,和城市群构建的目标相比,其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原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及作用的发挥需要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就业的支持,以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建设促进产业的整合与发展,制度创新,扩大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鸣  魏一 《农村经济》2003,(5):63-6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 ,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 ,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因素。而且 ,农民劳动力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对城市发展已经做出并正在做出重大贡献。但由于一些不完善的制度安排的原因 ,使得农村想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并不能走得出去、工作得好、生活得安心 ,成为了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非农产业与农业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部六省提出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承接产业转移两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保定市10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本文在详细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同时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发挥农民本身的积极性,克服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目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观念障碍有小富即安思想、依附心理、底层化意识和求稳心理。突破观念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主要包括:树立有吸引力的新目标;更新转移观念,创新转移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分化;典型示范,树立榜样,培育新农民;塑造竞争进取的先进文化;加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进程,提供农民所需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完善和稳定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给农民以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和非农业部门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天津人口分布与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收入结构等方面出发,对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展开分析.经分析发现,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呈现出兼业性、区域性特点,并由于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技能的缺乏,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末,楚雄州10个县市128个乡镇,1331个村委会,15323个村民小组有总人口25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98万人,农户数54.1万户,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37.99万人,占总人口的54.67%,占农业人口的63%。除农、林、牧、副业等用工外,全州有剩余劳动力35.2万人,占全州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5%;外出打工约22.87万人,  相似文献   

20.
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主要途径之一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