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10,(10):38-40
为确保外汇市场的顺利运行,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中国与信用评级相结合建立了新的外汇分类监管制度。在这种形势下,以进出口业务为主的涉汇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2.
外汇领域跨境信用信息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汇领域跨境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仍处于不断发展探索阶段,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商业银行传统信贷评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外汇领域跨境信用信息评级信息,充分发挥外汇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融资增信作用,不仅能为外汇领域分类监管提供新思路,还能够...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一直处于飞速发展,涉汇企业与日俱增,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涉汇企业动辄上万家,然而目前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对企业基本执行"一刀切"管理办法,基层外汇局在管理中或埋头于日常业务中,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工作重点,以致于涉汇企业经营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发生违规行为,外汇局难以发现,或者难以快速发现,影响了外汇局打击违规行为,弱化了外汇局监管功能.近年来.为了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搞好外汇管理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吕粱市中心支局导入企业管理ABC管理法,对辖区涉汇企业进行ABC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有效地抓住工作重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文宗旨在于将吕梁中心支局之做法及其效用进行详细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史福厚 《征信》2016,(9):11-16
信用评级在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监管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运用,在政府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也得到了应用,但存在应用范围较窄、评级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全面、缺乏法律制度规范等不足.应根据信用评级的需要科学设计评级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级应用中的法规制度,鼓励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加强信用评级监管,以促进信用评级在市场分类监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钰 《中国外汇》2006,(3):71-71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认真抓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制订了“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5年方案”,开展了“外汇违法(负面)信息披露”及“外汇指定银行合规经营等级评价”等试点工作,井将信用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实现对不同涉汇主体的分类监管,同时,不断加大对逃骗汇、非法外汇交易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维护了外汇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一直处于飞速发展,涉汇企业与日俱增,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涉汇企业动辄上万家,然而目前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对企业基本执行“一刀切”管理办法,基层外汇局在管理中或埋头于日常业务中,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工作重点,以致于涉汇企业经营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发生违规行为,外汇局难以发现,或者难以快速发现,影响了外汇局打击违规行为,弱化了外汇局监管功能。近年来,为了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搞好外汇管理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吕梁市竹心支局导入企业管理ABC管理法,对辖区涉汇企业进行ABC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有效地抓住工作重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文宗旨在于将吕梁中心支局之做法及其效用进行详细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蒋丽敏  李宇翔  唐剑 《征信》2021,39(3):47-51
自2017年起,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始加速对外开放,我国信用评级市场间机构竞争格局必将产生新变化,信用评级水平必将得到有效提升.在开放条件下,我国信用评级监管可以借鉴美国经验,重点关注监管法治建设层级不足、金融安全风险、利益冲突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各地《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信用评...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形势下外汇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涉汇主体的监管,努力维护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的严肃性,不断规范外汇管理工作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全面提高外汇管理工作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陕两省分局建立了约见工作制度。经常项目管理处认真执行分局约见制度,近期、就代理出口加工区企业收汇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由于缺乏外汇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和标准,致使涉汇主体违规行为比较突出的现实情况,从建立外汇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的必要性、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框架以及评级结果运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立外汇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对外汇市场主体信用评级的组织机构、指标体系和标准、评级程序以及评级方式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构想,对我国目前建立外汇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经济金融环境及信用评级业发展历史的差异,使得两岸在评级市场结构、市场准入条件、评级监管模式、评级法律体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在两岸经济交往与融合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两岸信用评级业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两岸应拓宽信用评级业务合作领域,加大评级机构合作力度,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协调,增进信用评级同业交流,共同推进两岸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薇 《征信》2011,(2):48-50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涉外经济快速发展外汇收支规模日益增大,涉汇主体日益增多,其中,境内机构经常转移项下外汇收支增长明显.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对于境内机构经常转移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存在法规不完善、真实性审核难、监测系统功能不全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罗航  罗蔚 《征信》2011,(2):36-39
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内部环境,应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技术,规范行业竞争,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应推动债券市场良性发展,加快评级行业国际化进程;优化监管环境,应做好评级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认证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  相似文献   

14.
李娜 《中国外汇》2014,(1):72-73
主体监管是一种以服务外向型经济为最终目标的外汇管理理念,通过对同一涉汇主体信息的全面整合,进行全口径、系统化的全景监测,之后通过指标体系的数据信息分析对涉汇主体进行综合评定,并以分类分级的方式实施宽严有别的差别管理和区别对待。主体监管在基于对主体认知和细分的基础上,在开展差别管理的同时,提供具有地域特点、行业区别的个性化服务,在对涉汇主体监管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便利市场主  相似文献   

15.
黄华  刘建华  张璐 《征信》2016,(7):45-47
回顾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历史沿革,结合江苏无锡地区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发展情况,分析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借鉴信用评级监管国际经验,认为应加快监管立法,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以确保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6.
侯飞扬 《中国外汇》2013,(13):72-73
从广义角度来说,外汇违规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征信系统出具的市场主体信用报告主要涵盖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无法综合反映市场主体的整体信用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外汇违规信息融入征信系统,对涉汇主体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予以公开,一方  相似文献   

17.
发展和完善主权信用评级业是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评级机构,均通过综合评估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来展示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 此评级模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估方式,评级指标全面、准确、完整,但具有潜意识下的制度偏好,易受主观影响且透明度不高. 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大力扶持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建立自己的评级标准和模式,并加强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焦咭 《海南金融》2012,(4):50-52
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外部信用评级监管体系缺失、信用评级机构客观中立性较差以及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存在时滞等问题弱化了金融体系应对不利冲击的能力.本文结合金融危机中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外部信用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冉俊 《征信》2011,(3):35-38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