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蕾 《山西农经》2024,(1):21-23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乡村地区的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数字经济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重视数字经济,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主要表现为产业成本的节约效应、产业效率的提升效应、农产品质量的变革效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效应5个方面。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主要存在基础较薄弱、产业数字化水平不高、数字化信息技术供给不足、人才资源短缺、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与障碍。当前要通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培训、优化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强力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3.
乡村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但在实践中还面临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完善、数字共享机制不健全、数字化人才缺乏、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等难题。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揭示乡村产业振兴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和实现乡村经济高水平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力量,我国乡村产业正在进入以数字经济赋能为标志的新阶段。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代表不同主导产业乡镇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数据化农业信息为关键要素,以农业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农业数字基础设施为硬件支撑和载体,赋予乡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城乡市场有效对接、产业融合发展强大动能,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村增值和农民增收,最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跨案例比较发现,在数字经济赋能不同主导产业乡镇的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赋能层面、方式、领域及效果存在差异。基于此,各农村地区亟待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构建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机制,从而全面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面临许多困境。文章探究了当前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务、经济、文化和旅游4个方面提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构建数字乡村新图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下,中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推动乡村发展,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山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与农业大省,论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影响方面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测算了2011—2020年山东省16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并采用同期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建立相应的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确实可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在不同的互联网接入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会有所变化,当互联网接入水平达到特定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会有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数字乡村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乡村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联主要表现为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工具、共同富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目标。目前,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数字乡村政策法规缺位、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匮乏、个人数字权益保护力度薄弱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通过加强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个人数字权益保护等路径更好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在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17—2022年的733篇文献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发文数量也逐年上升,但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以及紧密的学术合作网络。研究热点聚焦于数字普惠金融、农村经济、数字乡村治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与农村产业振兴等方面。今后学者应立足实际情况和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深化课题,并加强学术交流活动,为促进该领域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而乡村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农村网民规模、乡村数字经济潜力、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分析了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乡村数字经济面临数字基础薄弱、数字人才稀缺、产业数字化渗透能力弱等现实困境;从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和农民生活数字化等维度探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了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对策措施,激发数字经济普惠效应,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生产力的提振效能,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现阶段薄弱落后的基础设施、短缺的专业数字技术人才、不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影响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要立足数字中国建设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从加快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发挥法治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创新路径,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探索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引入金融服务,以数字经济、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的量化水平为研究对象,构建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数据进行综合量化,建立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建兰  张春光 《山西农经》2022,(15):168-17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为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各地政府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三农”现代化。数字金融作为拉动乡村经济的新型动力,能够在促进乡村振兴和缩小江苏城乡经济差距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数字金融与苏北乡村经济融合实践结果来看,传统信贷供给不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欠缺、数字金融覆盖面窄及金融体系监控不严等困境制约着数字金融与乡村经济的融合。故以苏北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金融与苏北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困境,并从数字金融教育、金融基础设施及数字金融征信平台3方面寻求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3.
振兴乡村是建设现代化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建成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处于数字乡村发展初级阶段,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或者发展模式,并且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发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黑龙江省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整体布局和乡村振兴战略,建成七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文章对于黑龙江省的数字乡村政策和发展现状从数字政务建设、数字农业建设、数字农村建设、数字经济建设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针对其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数字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设“数字辽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智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结合辽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针对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共性问题,探讨辽宁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着力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15.
岳云霄 《山西农经》2023,(9):185-18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指出,“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必须始终将其放在首要位置,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就要促进其与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分析了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基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新兴发展路径。准确认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把握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依据,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有效落地的前提。文章在基本认知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前提下,总结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基层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20年我国1 584个县域样本的横截面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经济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治理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来实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即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的增收效用越大;数字乡村建设对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没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非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更大。据此,应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增强数字乡村建设的区域平衡性等,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姚瑶 《山西农经》2023,(6):44-46
数字乡村建设是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产业结构及产业融合程度等方面的基础水平差异较大,统一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无法实现。因此,本研究结合安徽省产业结构特点,通过分析省内数字乡村建设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及安徽省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纲领性文件转化为适应地方发展现状、产业特点的有效策略提出对策建议,为安徽省数字乡村战略的落地、地方政府制定数字乡村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数字化农业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中的热门话题。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发展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产品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的重要抓手,对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军 《农业经济》2023,(2):55-5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多方关切的问题,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尚未完全开发,产业振兴仍有较大空间,而数字经济作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新型产业形态,将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生产集约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数字经济推进难题进行分析,针对实施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