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政策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对创新体系和政策组合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使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和质性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政策动态变迁及其对相关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创新政策主体集中度较高、政策主体分布较为广泛、政策发布数量波动较大;环境面政策组合使用最为频繁、需求面政策组合使用最少、总体上对政策组合的使用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倒U型形态;制造业创新体系中4类创新活动强度差异较大;不同政策组合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差异较大。最后,针对如何利用创新政策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变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整体和分阶段两部分出发,在对政策数量、政策类别和发布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85—2022年青海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政策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青海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时间的连续性和部门间的协作性不足;政策工具的协调性较差,具体表现为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呈现非均衡性,三类政策工具内部的使用也呈现非均衡性。最后,为青海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并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四川省承担着西部地区转型探索的重任,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构建政策工具—企业生命周期二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11和UCINET等软件对2012-2020年四川省颁布的82份创新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对创新给予了全方位激励和规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策发布数量呈现平稳到快速增长再到缓慢回落的趋势,政策效力偏低且可操作性不强;政策颁布主体虽呈现多元化态势但联系不够紧密,形成两个小群体,即以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为代表的执行主体,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办公厅为代表的规划主体;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或缺失,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的工具偏好,政策工具作用目标取向模糊;工具应用与创新主体生命周期不匹配,工具内部结构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以中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美国《2015年美国创新战略》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对中美创新战略规划的政策工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使用的环境型政策工具最为频繁,同时中国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率高于美国;两国使用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比例相当,但中国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内部机构不尽合理;两国使用最少的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国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尤其低。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个别政策工具运用方面存在过溢、错位、缺位等不良现象,就此借鉴美国政策工具的运用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创新战略规划政策工具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政策内容主体包括供给导向、需求导向和环境支持导向等创新政策,创新政策评价指标包括政策协同度、政策强度和政策完善度3个维度。采用政策赋值量化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多维评价指标,指出在创新政策设计中,我国应更多采纳需求导向型和环境支持导向型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关注创新政策协同度和完善度,以引导创新型企业、创业型大学和创新中介机构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亟待关注。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采用文本挖掘及网络分析法进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可分为强制型与引导型,搭配比例上引导型政策居多,强制型政策较少,且政策力度较弱;对于政策工具,目前运用较多的是供给型,其中人才激励和研发补贴占比最多,对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较大空间。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戚湧  张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7):118-1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对引导、保障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围绕2010-2018年国家先后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对政策主题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探索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主题和特点;建立PMC指数模型,选取4项典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构建PMC曲面。结果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主题集中稳定、聚焦创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但同时存在发展方向规划偏多、政策部门协同制定较少等问题。据此,对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公布的30份人工智能政策文本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和PMC政策评价模型,采用文本挖掘及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当前人工智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中的需求型政策工具需进一步加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有待调整;通过对处于不同评价等级、针对不同产业发展政策文本的PMC指数进行比较,识别出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政策文本评价等级的具体变量。最后,结合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前沿趋势分析,探寻未来政策制定方向,为后续人工智能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具体、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在指导和促进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公共政策。为厘清我国“双创”政策发展脉络,以中央政府近15年来颁布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文种类型、权威主体构成及发文数量、主题关联性、政策工具4个维度进行频数统计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具有文本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指导性、制定主体上的强权威性和弱协调性、主题关联上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政策工具使用上的多元性和间接性4个基本特征,并针对我国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特点和不足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乡村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与综合体现,而乡村创新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文章以200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乡村创新的政策为对象,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文本分析软件和双重三维分析框架等方法总结梳理乡村创新政策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创新”已与“农业”“农村”“乡村”“科技”等关联词汇形成语义网络,且中心性强;(2)基于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的三维度分析显示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与服务创新一直是创新政策的重点内容;(3)基于创新主体、创新链、创新政策工具的三维度分析显示乡村创新主体日渐多元,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趋势明显,供给型、导向型、环境型3类政策工具导向效应显著;(4)乡村创新政策演进具有逐步推动、深化拓展以及优化完善的阶段性特征。最后,面向农业强国、乡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提出完善乡村创新政策体系、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乡村技术创新、推进以可持续为目标的乡村社会创新、城乡协同构建乡村创新系统等是未来乡村创新发展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原始创新人才的发展,以334份我国原始创新人才政策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不同阶段原始创新人才政策的演进特征和网络关系,并据此提出强化原始创新人才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完善原始创新人才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对原始创新人才的政策针对性以及优化原始创新人才的政策协同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涛涛  陈红喜  丁子仪 《经济师》2020,(2):11-13+17
遴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192份主要政策文本,通过对政策文本的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构建共词网络,并使用NETDRAW进行中心化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存在阶段性特征,且现行的政策体系仍存在着需求面政策工具匮乏、信息不对称、政策重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统一的政策制定部门、重视顶层设计、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人才流动加速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通过构建政策工具—创新创业过程二维框架,以浙江省“九五”至“十三五”期间颁布的海外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编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数量增长迅速,从“十五”至“十三五”开局之年政策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政策发文主体较多,但协调性较弱,浙江省财政厅是重要联合发文主体;从政策工具维度而言,供给类和环境类政策过溢、需求类政策偏少;创新创业准备阶段缺乏环境型政策,起步阶段缺乏供给型政策,发展阶段缺乏需求型政策。最后,提出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孕育,颠覆性创新带来的社会影响效应逐步增强,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文章以中国国家层面的颠覆性创新支撑政策为样本,构建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扎根理论,对中国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支撑政策文本信息深入挖掘.研究结果指出:三类政策工具中,供给面政策工具使用最为频繁,而需求面的创新支撑政策相对较少;创新价值链演进过程中,政府更倾向于技术研发阶段的政策支撑建设;在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的关系维度下,技术研发阶段主要应用的是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和需求面的政策影响效应有限;不同政策工具下,其内部的政策类型结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政策体系优化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黎萤  霍雨桐  杨妍 《技术经济》2021,40(10):90-97
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备动力基础.以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2016—2020年发布的支持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为样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QCA)从中微观层面讨论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不同类别政策的组合模式及执行成效.研究发现:①以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主的科技服务中介政策是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②以直接支持为主的创新创业政策、以主体减税降费和提供直接金融支持为主的财税金融政策及以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主的科技服务中介政策等5种政策组合能够有效促进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乐菡  黄明  李元旭 《经济管理》2021,(12):132-149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是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有力工具之一。本文以2010—2018年全国280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多维度、稳健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人才新政"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绩效,但不同政策工具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其中保障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高,而奖励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低;在政策贯彻落实方面,数字化平台应用、发文部门数量、人才新政传导层级对"人才新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新政"通过改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调整人才结构的路径影响地区创新绩效。通过城市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才新政"存在马太效应,即政府支出及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的东部地区,"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及时校正现行的"人才新政"有利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最后,通过政策工具的异质性分析给出优化方向,东、中、西部地区应分别着力于保障型、发展型及奖励型的人才政策导向;高政府支出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效果要优于奖励型和保障型;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绩效要优于保障型政策、奖励型政策。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是助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制度动力。构建“政策工具—价值创造”二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2000-2019年中央与地方颁布的182份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借助NVivo12实现政策文本编码和统计分析,揭示政策横向协同情况与纵向演进态势。研究发现:孵化器政策工具应用表现出横向分化态势,政府介入程度较高的策略引导型政策工具和政府主导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多,参与推动型和自由发展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并呈现出以政府主导型政策工具为主转向策略引导型政策工具与政府主导型政策工具并重的纵向演进态势;同时,孵化器政策工具应用集中在价值孕育阶段,价值初创和价值加速阶段政策工具应用较少。最后,提出完善政策工具组合、强化政策工具与价值创造阶段有效整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伟红  柴亮 《财经科学》2014,(4):100-107
创新政策是一个体系,各种创新政策工具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使得创新效益最大化。本研究选取典型创新障碍作为创新政策工具的负代理,提出一个能够对创新政策工具互补性进行测试的框架。利用河北省376家企业的创新政策问卷调查数据,测度了创新政策的互补性以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与政策配对有关,而且在创新企业和所有企业里配对政策表现出来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不完全一致。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完善创新政策时,既要考虑政策的配对性,还要考虑企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