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战略转型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要素体系,提出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架构,从价值主张维度提出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项目矩阵、可行矩阵,确定项目优先序,以及动态更新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从人力、知识、信息、组织资源等维度提出跨部门人员合作、知识搜集与利用、信息软硬实力提升及综合服务能力优化等转型管理方法,以及各要素相互促进的制造企业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为处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的制造企业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为背景,探讨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问题。从研发主体多元化、客户需求导向、与产品服务系统融合3个方面提炼服务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的研发模式,进而从协作能力、责任感、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学习能力和市场导向6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服务化转型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展开问卷调查,综合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璧  李全升  苏秦 《经济管理》2023,(8):86-105
服务型制造模式成为制造企业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模式之一,如何跨越单个企业内部视角揭示服务型制造过程中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非线性演化路径,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关键难题。基于价值星系视角,本文选取陕鼓作为研究对象,解构内部价值星系提供的战略要素和外部价值星系的资源整合作用,基于服务化转型的阶段特点和产品—技术—业务多元融合情境,提炼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价值创造机理与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构建价值星系是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过程中实现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并且在价值创造机理方面提供了跨越单个企业内部的细粒度规律揭示。第二,服务型制造价值创造过程中强调以客户为导向,内部价值星系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独特的战略要素,而外部价值星系通过资源整合为焦点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动力支持。第三,基于服务化的阶段性特点和产品—技术—业务的多元融合情境,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遵循“服务化探索—服务化转型—服务化延伸”的非线性演化路径。本文从价值星系视角出发,跨越单个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范式藩篱,以及探索多元融合的非线性演化路径,为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价值创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界关于顾客中心导向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积极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针对制造企业不同情境下的服务化战略选择,宜采取何种顾客中心导向以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成功获取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拟从顾客中心导向视角出发,以华东、华中、华南208家各类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战略选择的情境下,不同顾客中心导向的秉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企业所秉持的顾客中心导向与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情境下,企业顾客中心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往往更加显著。即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或实施,如果能在组织内部塑造与企业服务化战略类型性质保持相对匹配或适应的顾客中心导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或绩效成功获取的概率将更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制造业应重构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转变为集成服务的供应商。  相似文献   

6.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价值链和产品服务系统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服务化转型路径,并应在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以16个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了15项主要影响因素,类属于7大主范畴,包括产业链角色、战略规划、领导者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商业模式创新。从“决策—能力—模式”3个层面构建作用机理模型,阐释了各因素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作用过程。研究结论有助于制造企业厘清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制造企业在从纯产品供应向产品服务系统供应转变的过程中,不仅其供应网络关系变得愈加复杂,而且供应网络的跨组织关系将导致供应商行为差异化,最终影响制造企业转型绩效。在服务型制造背景下,以制造企业及其嵌入的供应网络为研究对象,从嵌入性视角分析了服务化战略对供应网络关系嵌入性及制造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化战略在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两个方面均对企业转型绩效有正向影响;供应网络关系嵌入性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转型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访谈的基础上,辨析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感知内涵,应用扎根理论开发出中国情境下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感知的多维度测量量表。根据两阶段调查收集的问卷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包含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主动改变能力、自我效能、风险承担能力5个维度。该研究结果既有助于厘清员工创新能力感知的构成维度并预测员工创新行为,而且有利于个人、组织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塑造。  相似文献   

10.
向海燕  李梦晨 《技术经济》2022,41(12):157-167
基于资源基础与动态能力双视角,选取美的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服务化转型”的逻辑框架,探究资源基础与动态能力的互动耦合与协同演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过程机理模型。研究发现:服务化转型的实现依赖于对关键资源的运用,动态能力助力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同时实现自身演化发展;“产品导向服务化——客户导向服务化”构成服务化转型两阶段,第一阶段注重运用组织柔性能力对内部资源开发与重构;第二阶段注重运用变革更新能力和技术柔性能力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与协同,最终实现上下游服务联动及“顾企一体化共生”。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受到竞争优势获取、客户需求变化和交易费用降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服务化过程由服务附加阶段、产品+服务阶段、服务型装备制造3个阶段构成。由此,归纳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包括资源约束、产业竞争强度、服务经济水平、技术进步因素、政府政策和制度以及高层管理者管理水平、员工数量及构成和组织专业化分工。并基于内地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依赖度指标构建服务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PSS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揭示服务化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与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受到竞争优势获取、客户需求变化和交易费用降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服务化过程由服务附加阶段、产品+服务阶段、服务型装备制造3个阶段构成。由此,归纳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包括资源约束、产业竞争强度、服务经济水平、技术进步因素、政府政策和制度以及高层管理者管理水平、员工数量及构成和组织专业化分工。并基于内地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依赖度指标构建服务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PSS方法和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揭示服务化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与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施服务化战略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组织及战略管理理论,从保障性视角出发,探讨组织内部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依次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来自246家制造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导向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能力与人员配置、产品服务流程与考评设计是组织内部影响服务化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该研究能够为中国制造企业顺利实施服务化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 “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实现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思想,综合现有文献提炼并确定制造企业服务化价值实现的构形维度。结合华为、联想、小米等企业典型案例,剖析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价值实现方式下的最优构形特征,明确制造企业构形调整方向。利用结构方程方法探讨构形维度的作用关系,提出最佳构形调整路径。研究可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明晰价值实现管理重点,确定最佳构形特征、调整优先序等,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转型目前存在数字化与服务化滞后的双重困境,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的耦合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基于历年的投入产出表,发现中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与服务化发展存在耦合协调的问题。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揭示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交互对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在生产率提升上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且数字化与嵌入式或连续型服务化的交互效应更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两者的交互效应表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成长期企业。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制造业数字化与服务化的交互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和服务化耦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轨道理论与制造企业服务化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轨道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机理包括3类:驱动机理、拉动机理和差异化机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是技术轨道驱动下投入服务化、企业边界变化以及用户需求、产出、政策拉动下与技术轨道的协同演化过程,且通过技术轨道形成服务化转型差异。制造企业对自身技术轨道的识别有利于确定发展所需主要技术来源及技术演化轨迹,把握实现服务化的关键机理。  相似文献   

19.
胡查平  冉宪莉  刘用 《技术经济》2020,39(9):207-215
制造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压力驱动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关于在强环境压力下,制造企业究竟是应如何行动才能有助于其战略成功转型?过往研究重视不足。文章拟通过整合多重理论视角,系统地构建了以制造企业环境压力为主效应,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为传导机制,企业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表明:环境压力下的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成功转型与其嵌入知识密集服务网络以获取服务化战略转型资源而达到企业自身能力的构建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即通过知识密集型服务网络嵌入获取的互补性优势资源或能力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在制造企业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与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关系中起到调节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余鲲鹏  易伟 《技术经济》2020,39(6):63-69,79
服务化和智能制造代表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两种创新模式,是工业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然而对二者间联系及融合界面缺乏清晰理解。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将服务化和智能制造概念结合,明确二者的融合界面,并依据服务化和数字化水平两维度,确定二者融合的九种组合架构,借助文献案例进行示例及说明,进而讨论了实施复杂度差异性。该研究深化了服务化和智能制造融合的规律认知,可为管理者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