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晓磊 《中国企业家》2007,(17):192-192,194
那些或被"妖魔化"、或被"神话"的网络推手,改变了人们追求梦想的途径"猪肉涨价了,面粉涨价了,街上的小笼包是否也涨价了……",伴着张学友的《我真的受伤了》的曲调,一个女孩坐在转椅上唱着这首歌。此视频一出,立即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播出27天后,仅在视频网站优酷网上就有近5万次播放,600多条评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中旬开始,一场由方便面拉起的"涨价风波"便开始席卷整个国内市场,并逐步由食品行业向其他多种行业发展。但是与往日产品涨价不同,此次涨价行为引起社会和民众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与高涨的价格一样,此次一同形成的还有前所未有的置疑声,乃至最终要由国家管理部门出面干预。那么究竟此次涨价之风有何特点,它的深层次因素是什么?国家为何出面控制?是否会对行业发展与未来市场前景带来影响?以下请看本刊报道。  相似文献   

3.
2012已经过去,末日没有如约到来,生活还是要继续,那就让我们看看在过去一年中,我们身边发生过什么质量大事吧。1进口奶粉"质量门"曾经风靡全国的惠氏、多美滋等知名国外奶粉,在近几年发生的"质量门"事件也曾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国外奶粉也未必"安全无忧",而如今涨价声却一路高歌,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圣元优博"早熟门":"圣元优博,58种营养素,让妈md爱没有缺憾。"这句电视广告词,令无数中国年轻妈妈倍感温馨  相似文献   

4.
当全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热议经济危机究竟是"滞后"还是"见底",究竟是"U型"还是"V型"的时候,在我们熟悉的酒水行业里,该涨价的涨价、该收购的收购、该重组的重组,紧锣密鼓,正应了总理所强调的"信心"二字.我们所熟悉的朋友,似乎比危机前更加繁忙--名品世家的老总们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5.
@一了点儿:拜"嘉欣",能加薪。快过年了,我已经把电脑桌面换成了明星李嘉欣,只因为"嘉欣"和"加薪"同音。我希望能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提醒老板:该加薪了。@无助的灵魂:现在办公室流行的已不仅仅是拜李嘉欣了,还得拜林嘉欣、钟嘉欣。拜的"神"多了,总有一个会灵的吧,万无一失嘛!@钱包:我在私企,明显感觉到工资确实得涨点儿了。现在什么车西部涨价,每月的薪水交了房租水电,再除掉口粮交通开支后,看看干瘪的钱包,唯有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19日,北京市发改委新闻处处长王岩再次向记者证实,今年"五一"期间,北京市旅游景点门票不会涨价。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有关北京旅游景点门涨价风波告一段落。风波起源于2004年底北京市举行的关于欲提高六大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门票价格的听证会。从申请的门票价格调整方案看,本次的调价幅度较大,这6处景点淡旺季(淡季时间为每年11月到3月,旺季时间为4月至10月)门票价格平均上调了近一倍,颐和园和天坛甚至上涨了两倍。涨价方案刚推出,立刻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任何关乎百姓衣食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必然牵动着芸芸众生敏感的神经,2009年岁末,春节来临之际,消费者脆弱的心灵在经历粮食、蔬菜、猪肉等诸多主副食品纷纷涨价和大蒜、辣椒等调味品上演的"甲流"行情洗礼之后,又迎来了食用油价格上涨的一番折腾。各大食用油品牌"默契"地纷纷放出涨价的信号后,一时间,坊间传言,新闻报道,沸沸扬扬,使得这拨涨价行情人气倍增,"福临门""金龙鱼""鲁花"等等一线品牌甚至众多二、三线品牌食用油价格油然而"升",而在这次市场恐慌情绪的弥漫下,各地上演的一幕幕抢购风潮,让市场平添了许多热闹气氛。扑朔迷离的价格变化背后,是谁在导演着这场与民生"厮杀"的游戏……  相似文献   

8.
回暖恐慌     
《楼市》2012,(Z4):42-43
调控靠"吼",成交竞走。6、7月份,政府两次密集降息让市场瞬间失了主心骨:卖房的意图涨价,买房的唯恐落单。无论是百万小户型、千万级豪宅,还是市区二手房都上演了一出"疑似回暖"热潮,造就了调控下淡季不淡的  相似文献   

9.
某段时间,校园内几乎所有的打印店以一纸所谓"某某商会打印店涨价说明"集体涨价,在这纸涨价声明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这种涨价的"说明"有着怎么样的人性基础?本文试图以经济法的人性基础为视角来解读这一以商会名义集体涨价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
图片     
口水战人到中年,个性未减。4月博鳌论坛上任志强一句"和工资收入比,30年来房子等于没涨价",立刻引来骂声一片。而几日前,任志强正愤怒于北京社科院3月"房价明年真正下降"的一纸报告,直斥社科院误国误民。此次社科院似也卯足了劲,"科研不忽悠人,不为拉抬房价造势",芒针对麦尖。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前期被众议院否决的美国政府救市方案,并且布什政府很快签署生效并付诸实施,这意味着美国政府继罗斯福之后的空前"入市行为"锤声敲定,抛开美国经济的危机现状,但从政治视角看待美国政府的这次"宏观调控",让我们不得不对全球政治模式进行新反思.  相似文献   

12.
周旻 《中外管理》2012,(6):80-81
旅游目的地的经营问题有很强借鉴意义,正在兴起的城市功能区、企业对外的特色展示区等,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今年这个"五一",给人们心理冲击最大的经济事件,莫过于景区票价齐涨了。各景区争先恐后涨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读完前段时间见诸报端的景点门票涨价信息,真要发出一声叹息:世界遗产如此身价不菲,是自己砌了一道门槛,将世人挡在视野之外。不说如此高价门票与国民收入现状不对等,也不说国外许多国家的世界遗产景区门票渐低,有些已经是免票,单从门票涨价计划中对北京人的优惠措施,就看出认识上很有问题。如果这些世界遗产只是普通的一个物件或者一个私家花园,不看也就罢了。可是,作为全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强调,世界遗产是"属于整个  相似文献   

14.
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中国掀起一股"遗产热"."申遗背后",巨大的成本、随之而来的门票涨价的质疑、"申遗"以后的遗产保护等等问题随之出现.分析了中国"申遗"的现状,并为中国"申遗"的未来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世遗"价值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5.
季菲 《楼市》2012,(6):56-60
日成交破百纯属个例,首改松绑仍未可期2月初"最严择校令"出台、首套房贷利率下调;2月末,二手房日成交破百,部分房东意图涨价。"微调"假高潮的兴奋劲刚刚退去,二手房"回暖"的信息又送上慰藉。作为最直观反映供需关系的市场,二手房"回暖",自然也将带来新房的春天。难道市场可以不靠政策松绑,自己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近来随着层出不穷的各类家电新品的上市,一些消费者在新旧产品选择上犹豫不决,业内人士提醒在眼花缭乱的家用电器中,许多所谓"新品"、"新款"不过是换了一种颜色或外壳,有的只是加了一个小部件,而功能还是老样子.但这一点点的"新",却成了冠冕堂皇涨价的理由.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心里有数.  相似文献   

17.
人们把在私营企业谋职的员工称呼为"打工仔",早已是司空见惯,而报载红桃K集团却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禁令:本企业内部严禁使用"打工仔"这个词语称呼员工,违者一次将受到通报批评并罚款100元.理由是,按<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仔"念"Zi"(第三声)时,含义之一为形容词"出生不久的、幼小的(多指牲畜、家禽)".念"Zai"(第二声)时,同"崽",含义之一为方言名词"儿子",含义之二为名词"(一儿;一丫)幼小的动物",含义之三为名词"骂人的话".因此红桃K集团给该词定了性:该词带有"人格歧视"的成份,属于"不文明用语",严禁在员工身上称呼.  相似文献   

18.
悠然 《经营者》2007,(15):64-66
方便面少了十几克,饮料少了几十毫升,减量却不减价,在今夏的市场上这样通过换包装"变相涨价"的商业策略被频繁运用,对于这种涨价方式很多消费者表示反感甚至导致了顾客的流失。那么,企业如何走出"不涨价等于等死,涨价等于找死"的怪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已渐渐成为居民的第一"大件"商品。但是,这个市场目前很无序,全国不少地区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房虫子",在商品房交易中存在着对顾客采取欺诈、不履行购房协议、随意涨价、延期交楼、施工质量差等等严重问题,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对此,消费者已产生强烈不满,并成为当前新的投诉热点。  相似文献   

20.
涨价:菜不论荤素,地无分南北持续高温下的上海,7月底突然掀起了蔬菜、副食品涨价风潮。上海川沙地区农户周阿根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菜价涨得"特别厉害",他赚了不少。在浦电路菜市场买菜的汪阿姨就没有这么高兴了:"猪肉已经涨到12块5毛了(每斤)。就这一个礼拜,土豆(每斤)涨了3毛钱,丝瓜从(每斤)1块涨到了1块5毛,豆角从(每斤)1块涨到了3块,连烧饼都涨了1毛钱。也不知道怎么就涨得这么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