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要素构成的了解与认识,可以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别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进行分析,并针对近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所暴露出的问题,给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不断发展,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渠道之一,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传导和实施。本文从货币政策股票市场渠道传导机制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股票市场渠道传导机制的效应,进而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传导效应较低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渠道传导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尝试性提出并计算货币政策指数,并以该指数的变动代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向,论证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周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指数变动,即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初步验证了货币政策指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形成的货币政策指数与货币政策目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淇  任力 《全国商情》2010,(10):38-41
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再选取我国1998年——2008年的季度数据,使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指出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永辉 《大众商务》2010,(12):41-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中间变量。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制的选择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越来越显出其不适用性,各种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也不绝于耳。本文回顾了二战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6.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中间变量.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制的选择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越来越显出其不适用性,各种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也不绝于耳.本文回顾了二战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为出发点,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下的住房价格。并基于VAR模型实证比较了江苏与安徽两地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下住房价格的变化,得出了江苏与安徽两区域的住房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映不显著,并且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区域不对称性,最后对我国实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提出了建议,以使区域住房市场与我国货币政策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本文通过对西方信贷渠道理论和我国信贷渠道现实的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了若干实效性很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通过对西方信贷渠道理论和我国信贷渠道现实的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了若干实效性很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龙梅 《企业家天地》2007,(10):104-105
本文在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缺失及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1996年到2006年期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政策效果有限.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理顺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影响企业的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注重货币流通速度,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接着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1996年到2006年期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政策效果有限,最后提出了几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角度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探索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外汇储备变化的态势 ,已成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因此 ,分析考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机制 ,探讨外汇资产的增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改革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陆沁 《全国商情》2009,(4):55-57
近些年来,各国央行纷纷放弃长期坚守的对货币政策保密的态度,主动改变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将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作为货币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相关定义,接着从博弈论的角度阐述了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必要性,最后联系我国实际,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入手,通过分析解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找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一直传导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入手,通过分析解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找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一直传导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入手,通过分析解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找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一直传导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和有效传递,因而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具有积极的效用.然而,当前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还不高,还存在着目标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完全、决策不公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当前央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存在的问题.由于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难以发挥作用,因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而在通货紧缩时期,信贷渠道存在渠道收缩和阻滞问题,在经济繁荣或过热时期,信贷渠道又过度扩张,使得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针对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