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为投资拉动型,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率相对较小。但是,人民币汇率变动作用于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变化引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汇改三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有多深?  相似文献   

2.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此社会各界评论不一。本文将从国际资本流动、国内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三个角度对人民币升值所产生影响的多面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此社会各界评论不一。本文将从国际资本流动、国内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三个角度对人民币升值所产生影响的多面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相对汇改前1美元兑换人民币8.2765元的水平,至2008年6月30日兑换人民币6.8917元,已累计升值超过了20%。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利益与损失交错,特别是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而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一部分的边境贸易,同样受到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通过近一段时间以来对黑河市边境贸易的调查显示,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对边境贸易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5.
罗斌 《中国外汇》2007,(6):62-63
中国国际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2006年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7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9691亿美元,多年来积累了较大的贸易盈余并对外汇储备有较大的贡献度。虽然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汇率变化基本保持升值趋势,但是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依然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江西省进出口贸易及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通过多种方式就汇改对江西省进出口贸易及企业的影响跟踪调研、评估分析,表明汇改短期内对该省进出口贸易影响不明显,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显然已成为影响该省进出口贸易中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作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为了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构建合理的人民币升值机制,深刻探讨其他外部因素对人民升值的影响,并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徐立平  金晓燕 《浙江金融》2012,(1):44-49,57
2005年7月2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升值23.8%。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浙江省作为中国外贸大省,自2000年以来,贸顺差居全国第一,其外贸依存度远高于全国水平。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浙江省的经济影响如何,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洁敏 《新金融》2007,(4):11-13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汇改后,人民币一直保持缓慢升值之势。本文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额、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中美贸易结构和中美双边贸易条件四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和美国的出口政策,适度的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进出口额影响不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出口企业形成压力,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中美贸易结构升级。本文结合中美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可改善我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最后,强调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小幅度、渐进式原则,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汇率机制的改革将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整体而言,由于此次汇改中人民币升值幅度很小,因此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其中,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受加工贸易的推动。由于加工贸易使用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又复加工出口,进出口都是由美元标价,因此加工贸易出口基本不受汇率变动影响。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更多地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他们投资中国的目的更倾向于瞄准中国的国内市场。中国巨大市场的吸引力是与汇率无关的,这部分FDI仍会一如既往地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有效汇率微幅升值自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7.07%,但兑一篮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却只累计升值了3.7%,且升幅主要集中在2005年度。在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至年底期间,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3.3%,2006年仅升值了0.1%,2007年以来只微幅升值了0.2%。究其原因,美元疲软下跌迫使非美货币反弹走高,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幅受限(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就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以及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3.
许佳淇 《云南金融》2011,(8X):74-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就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以及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尤其是9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12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27元/美元,比6月初累计升值约3%。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升值预期随之增强,2010年底河北省进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六  相似文献   

15.
较小的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与特殊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外贸结构使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不大。而我国劳动力等要素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另外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我国贸易条件,带动贸易结构升级。为了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最大可能的降低其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理顺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的互动关联,改善贸易状况,调整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较小的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与特殊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外贸结构使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不大。而我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另外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带动贸易结构的升级。为了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最大可能的降低其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理顺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的互动关联,改善贸易状况,调整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和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回顾,结合2001-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对人民币年均汇率与进出口增长额之间关系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存在时滞效应且呈现上下波动变化,长期看波动的幅度有所减弱,而进口方面的冲击较为平稳。同时结合日元升值背景下日本政府和企业应对进出口贸易危机的成功经验,提出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扩大内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规避外汇风险的能力,从而弱化和抵消人民币升值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汇改后中国对6个主要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确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唯一变量,中国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导致我国贸易收支恶化,中国实际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0.0835%;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增加则会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贸易伙伴国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加0.138%。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某市汇改前后半年的贸易数据为例,利用国际收支弹性理论,具体分析其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从而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在调节某市贸易收支方面的效应.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使贸易收支趋向于平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云南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贸易依纯度越来越高,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正逐渐日益扩大,面临不断升值的压力。云南作为中国与东南亚经济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省份,研究汇率的变动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极其重要。本文利用2005~2013年数据从总体上观察了汇率变动对云南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云南的贸易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云南进出口经济发展的实际政策与建议,让云南的经济在"险"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