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加强珍贵档案开发保管利用 捍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贵档案是指具有特别重要历史、科学技术、艺术价值的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来源于馆藏的重要(重点)档案,而又高于重要档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反映历史的轮廓.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面貌,它集档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于一体,是馆藏档案保管重点的重点,更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研究、艺术交流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档案在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中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与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8)
我国的刑事立法,应对物质类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文物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建议重新定位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性质,增设考古责任事故罪,完善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立法,不仅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的刑法保护,同时密实出土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的刑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建议新设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罪,叙明罪状,配置与侵犯著作权罪大体相当的法定刑,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以刑法上的终极保护;档案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主张修正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立法,增设故意损毁档案罪、过失损毁档案罪、倒卖档案罪,把集体所有及个人所有的珍贵档案纳入到刑法的保护范围,强化对文物型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化遗产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文化遗产好比人类的"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人类的"神"。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  相似文献   

5.
申亚丽 《大陆桥视野》2014,(18):124-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时代经贸》2008,6(6):7-14
人类文化遗产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文化遗产好比人类的“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人类的“神”。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近年来,一些地区探索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方式,通过引入市场化力量,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教科书,我国具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和经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及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殷剑 《大陆桥视野》2016,(24):245-24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知之甚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境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的专业队伍,政府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法制化建设也相对落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认定难、传承难、保护难",同时学界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存在理论和理念上"误区".政府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去"经济化"的目的和色彩,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公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莲 《经济师》2011,(7):5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是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尽管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制定一些保护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活动,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入手,对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总编寄语     
《时代经贸》2008,6(6):6-6
文化遗产有物质与非物质之分。相对于形形色色、绵延数千年而风貌依旧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些看不见、摸不着、需依附于人类自身或物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何等脆弱,更需要细心呵护。各国千奇百态的非物质文化,构成了姹紫嫣红的美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文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景",是人类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蕴含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载体,在连接民族感情、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种类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分析了学者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指出了今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时代经贸》2010,(11):59-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体现着人类的智慧、精神、理想、信念、道德、文化、美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工艺作为花茶制作工艺的代表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认知和开发,尤其是对于其旅游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目前旅游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梳理,然后探讨了其资源价值与旅游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感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必须在不断完善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其应有的价值。通过对曲阳石雕个案的分析发现,产业发展初级化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产业化与产业升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二者之间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开发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台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和保护上还不够深入有效。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台州应积极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求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动向     
《商周刊》2011,(25):13-13
皮影戏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27日直布,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6届会议已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通过个案调查,探讨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磊  李涛  刘志林 《经济地理》2023,(2):229-237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文章基于价值—特征—保护(V-C-P)视角,以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全面认识其类别结构、空间分布、文化生态等特征,深刻阐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价值,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策略。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文化生态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程度、内容专业性程度以及传习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遗产专业技艺性越强,其传习和保存越困难,遗产数量越少,空间分布越集聚,文化生态失调越突出。(2)当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文化生态环境压力大、时代价值阐释不充分、系统性保护工程薄弱等主要问题,亟需探讨适宜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支撑—实施—保障”系统性策略,促进遗产保护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从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位,也呈现出诸多乱象,中国旅游业要进一步发展,要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机制,塑造更为良性的资源和产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