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知识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以物联网、云计算、RFID、数字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全面感知,范在互联,智能融合与协同计算,属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1】。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的主要架构,然后给出智慧城市的具体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和通信技术覆盖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电力、医疗、城市供水等诸多领域,其中无线传感网络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必然,面向智慧应用框架的智慧湖北建设是推进湖北省新型城市化、信息技术与应用领域深化融合的重要举措。在界定智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向智慧应用系统的智慧湖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慧湖北发展战略,包括以智慧武汉为核心发挥辐射作用、基于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步推进智慧建设、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开展智慧应用建设,并构建了面向智慧应用框架的智慧湖北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智慧湖北建设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3)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政府、智能教育、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智能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乘车难、行路难、停车难”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动/静态交通方面存在如下问题:行车速度缓慢,停车位供不应求,停车场入口难以寻找;BRT线路公交优先的策略和市政施工、单行管制措施等,使得车辆寻找停车位的路径加长、路径复杂化,车辆在道路上逗留时间增长,加剧交通拥堵。为了改善大都市核心区的交通状况,有必要在区域内实行停车诱导,向驾驶员提供停车场(库)的具体位置、当前车位等实时信息,指引驾驶员合理、高效停车,提高区域内停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交通负荷和道路交通事故,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动/静态交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在介绍了智慧城市由来及概念的基础上,以区域差异为视角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指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道远,存在区域间发展失衡的问题,中西部城市要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智慧产业。对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平台融合和服务融合的智慧城市系统,并提出打造广州智谷、广州云谷、网络商都等6条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3,(7)
自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都先后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我国也有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山西省的太原市、长治市和朔州市平鲁区入选。  相似文献   

8.
很多大城市都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智慧城市治理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提高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互动感知,从而极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贤峰 《发展研究》2010,(12):111-116
"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建设也在许多城市逐渐展开,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鲜有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根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特点,总结提炼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智慧南京"为案例,具体计算、分析了"智慧南京"评价指标值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在自身领域里不断地发展革新,使得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促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现代化建设,使得城市化与信息化发展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给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血液.智慧城市建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自身的高效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大数据研究相关工作及经验,简单的对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大数据的效果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高效、敏捷、低碳运转.本文在阐述“智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对奎屯市发展“智慧城市”的意义和基础进行表述,并对奎屯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谢田 《经济师》2009,(10):62-63
随着无线城市新一轮高潮的掀起,中国大陆开始纷纷着手建设无线城市,然而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其商业模式不清晰,文章通过对既有商业模式的研究,提出中国大陆无线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发挥产业链上各角色的优势作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促进无线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是继工业城市、 信息城市、 数字城市之后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类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并被认为是人类城市发展所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政府电子政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相比、 与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效能的新期待相比,还远远不够.面对创新2.0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树立智慧治理观,以破解当前政府治理中的机制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姜乐婷 《当代经济》2016,(27):12-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浙江省杭州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该市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诸多努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影响和“两区两会”建设发展机遇下,更是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现状入手,结合“互联网+”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好处,提出利用“互联网+”促进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纵向来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地域属性,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分为国家、区域和市域3个层次。从横向来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是由一定的城市主体,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基于特定的驱动因素所形成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制度规范、评价体系等方面整体性的认识和规律性的把握。其逻辑思路是谁来建设、怎样建设、靠什么建设、建设的驱动力是什么、如何保障建设、建设成什么样的智慧城市。因而,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的逻辑架构应该包括下列5个要素:主体要素、资源要素、驱动要素、路径要素、规范要素、目标要素。基于具体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驱动要素,必定产生不同的发展路径、规范制度和发展目标,所以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也会呈现复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渐行渐近。现在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近两年在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南京、佛山、昆明、成都等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7.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智慧化"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本期"新经济研究",我们将聚焦智慧城市课题,与专家们一同研讨其愿景、理念、路径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军红 《经济》2013,(7):116-117
近日,海淀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成立,引起了人们对智慧城市新一轮火热关注。有多火?记者在常用的搜索网站上输入智慧城市后,其搜索结果显示相关信息高达1740多万条,新闻铺天盖地,可谓大红大紫。智慧城市缘何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之于商家有利可图。面对钱途无量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背景下,关于城市的建设中出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管理以及城市安全等领域进行建设过程中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涵义,以及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方面,以及顶层设计工作,并注重信息惠民的建设,最后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展望,旨在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