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江浙沪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长三角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上海以0.866的总指数位居第一。 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课题由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信息产业厅联合组织,并委托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实施,旨在科学评价“长三角”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长三角”区域信息化综合竞争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即分类指数)以及16个二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成长能力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成长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计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16个城市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反"K"型发展模式和网络型发展态势,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以及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近几年的综合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高限制了综合技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且各效率值不高,说明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依旧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2)从时间上看,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变动都正向增长所导致的结果;从地区上看,大部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宁波市和湖州市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增长。(3)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的区域创新效率可能比经济基础发达城市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转型升级国家战略的正式提出,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伴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皖江城市带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战略地位也日益显现.为了研究在转型升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情况,本文结合转型升级的特点,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福利和成果分配、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代价五个维度优化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多层次灰色关联法对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四个省份2006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做综合评价,以期测度长三角地区在转型升级背景下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效果,从而为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该文选取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并运用粗糙集理论和特征向量法对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最后得出16个城市的得分和排序。  相似文献   

6.
冯科  郑娟尔  韦仕川  郑文娟  刘勇 《经济地理》2007,27(5):811-814,818
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多集中于土地利用的现存状态,较少考虑到人地关系对用地效益的影响。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很好地揭示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文章据此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GIS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浙东北部地区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②由于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梯度分布;③PSR系统的协调度与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成高度正相关,充分说明PSR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模型可信度比较高。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法,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行业平均工资数据测度了2003—2019年不同区域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均随时间显著趋于收敛统一;对于全国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和同省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水平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且在2011—2013年间出现了较强跨区整合性;国有经济就业占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高速公路密度提高则显著降低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影响因素的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八维度模型,进一步构建浙江省各地级市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指数的评价指标。通过调研和搜集数据,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法,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综合测算,全面比较分析11个地级市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现状,力图更加清晰地认识浙江省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浙江省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9.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共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长三角地区15个国家生态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呈上升状态,其中浙江省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总体上高于江苏省,但后者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的增长潜力更高。在研究期内,比较各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增长幅度,开化县增幅最大(75.02%),磐安县增幅最低,只有11.68%。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县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以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0.
江霞 《江南论坛》2011,(8):32-32
[本刊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发布"长三角地区22城市服务经济指数"和"长三角地区22城市公共服务指数"。"2011’长三角地区22城市服务经济指数"的排名,前五位分别为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和宁波。"2011’长三角地区22城市公共服务指数"按照产出法和支出法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无锡。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既有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构建了体现我国区域经济、政治体制、人文环境、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我国中、西部地区18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利用2006—2010年样本的指标数据,运用GM(1,1)模型对2011—2015年样本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并利用该预测值进行实证分析,即根据模糊聚类原理划分被评价对象的灰类、确定其白化权函数。最后得出我国中、西地区18个主要城市所属的灰类及未来竞争力的排名,并针对现阶段各城市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区域创新差异和位序规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磊  戈冬梅  季民河 《经济地理》2011,(7):1101-1106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采用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授权和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创新变量对创新活动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变差系数、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系数,发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在两个专利变量上的相对差异变化均呈下降趋势,首位度指标则显示创新第二高城市距离创新最高城市——上海的差距在逐年减小;然后基于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活动规模的发展趋势,发现其模式呈分散均衡型分布。最后,归纳出促使长三角区域创新差异缩小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宁 《生产力研究》2024,(1):57-63+161
文章运用调整后的生态盈亏模型,对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人均生态盈亏指数进行测算,采用ESDA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同时运用Super-SBM模型对41个城市不同年份经济效率值进行测度,基于效率分析并构建生态-经济结构偏差指数对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衡量。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人均生态盈亏指数处于下降趋势,且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2)为了提高城市经济效率而做出的生产决策调整,极有可能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开发情况不相协同;(3)以城市经济效率为考量进行的资源分配与集聚,一定程度上将加剧地区生态环境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构建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然后根据2003.2011年我国长三角25城市的相关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该地区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1年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上海、无锡、常州、宁波、丽水等城市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他城市则在增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幅度的波动。(2)虽然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却呈现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11-2015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和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角度考察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国有经济和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高,极大地阻碍了其经济增长,且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阻碍作用比长三角地区大;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与长三角地区相差不大,但没有发挥与之相当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振兴和追赶发达地区,东北地区首先应该降低国有经济和传统产业所占比重,淘汰落后产能;其次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效率;最后应该激发高技术产业潜力,构造以其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实现区域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需重点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研究2011—2020年相关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超效率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值从0.820上升至0.909,整体略有提高,但各城市的城市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呈现“东西均衡”“北高南低”的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53,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1.043、1.009、1.009,技术进步指数是促进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从影响因素看,教育经费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研究提出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资源与信息共享、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模式等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 《财经研究》2007,33(5):84-95
文章在利用Malmquist指数和一系列反应地区差异的统计指标对中国216个地级市1990~2004年城市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差异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针对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4年中国216个地级市的TFP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城市经济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以来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子强度依次为:地理位置因子、产业结构与市场化水平因子和要素投入因子。  相似文献   

19.
曹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0,(15):146-147
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影响?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对此问题的研究.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例、选取了1997-2007年11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专业化程度普遍在提高,且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快地区专业化进程可以实现长三角地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划分与城市经济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旻  陈国生  陆利军 《经济地理》2008,28(3):430-433
通过数学方法求取湖南省城市14个地级市的综合实力指标评价及等级层次划分。根据城市综合实力指数,选取6个中心城市,然后计算中心城市邻近城镇的空间影响力。再根据空间影响力的大小划分各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最后以城市经济影响区为基础,综合考察各中心城市的区域特征、现实条件、发展潜力,确定城市经济区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