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推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逐步将城乡分设的医疗保险制度、分治的管理体制、分散的管理经办资源等整合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①广西经济发展落后,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难以一蹴而就,可以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下称居民医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符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医保制度的客观规律,文章在论述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应然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势与障碍,指出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矛盾性,对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但是由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制度在制定之初缺乏统一规划,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这样的医疗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所公认的公平原则相违背,不利于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不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是其中应有之义。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全体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大势所趋,文章介绍了铜陵市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城乡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通过介绍重庆、成都、天津等城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措施和经验,提出了初步统筹铜陵市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林燕华 《经济师》2012,(7):37-38
文章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实行全民医疗保险模式进行了构思。指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共济能力,让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后认为:城乡医疗保障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在城乡统筹中承担的责任与其制度理念相融合,城乡统筹中医疗经费来源和支付范围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法律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这些有益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布的新医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加以有机衔接。未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时序大致经过覆盖城乡、统筹城乡、整合城乡、城乡一体化,最后达到统一城乡的阶段。制度整合的原则包括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等原则,制度衔接与整合的重点领域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衔接等四大领域以及管理机构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刘敏 《时代经贸》2010,(20):2-2
国家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制度上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障。但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制度、政策之间相互不衔接等问题。本文从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医疗保障资源入手,探索建立制度合理、运转规范,保障有力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摘要: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一项措施,是增强医疗保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促进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文章就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政策背景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08]44号),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指引下,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逐步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推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形势,对建国后毛泽东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一体的必然性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模式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途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思想,探索出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发展的基本路径,即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领导农村,实现城乡一体互动发展。根据这一发展模式,中国将会打破城乡分离与"异化"发展,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等,最终形成"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理想社会状态。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从城乡统筹视角下,通过对现有城乡商贸网络体系不健全、城乡商业网点分布不对称的现状分析,探讨在农村商贸中实现连锁经营的可能性。通过国内外连锁经营模式的探究,研究城乡统筹视角下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从而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实现真正的"大流通、大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城乡收入、城乡消费和生活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差距依然较大。影响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体制、观念、经济、人口诸多方面,为此,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提出了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三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协调视角下的中国乡村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 《经济与管理》2007,21(3):33-37
实现乡村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城乡区域实现良性互动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格局的关键途径与基本动力。在城乡关系协调的过程中推进乡村工业化,必须重视乡镇企业在新时期的转型与发展,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运作模式,不断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支撑,最终实现城乡协调互动基础上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田霖 《财经研究》2008,34(5):29-39
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变系数模型构建及空间计量分析,探寻城乡金融系统的不同运行特征,农村金融系统内部及其与城市金融系统的空间联动与空间溢出效应,提出统筹城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建立形式各异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实现城乡金融网络一体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伪城镇化”、“半城镇化”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一元化”过程中的“农民进城”与城市吸融功能不足的矛盾、“小城镇化浪潮”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潜力不足的矛盾。结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模式在于守地式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发展,而守地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城乡市场与产业的互动。这需要发展立足农村的“产供销一体化”大型商贸企业,破解农村市场劳动力流转、土地流转、融资与技术及管理水平低下问题,构建城乡产业互动的交换利益基础,优化城乡产业体系配套和互补的对接方式,提升城乡产业合作的分工层次。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奎 《经济经纬》2006,(2):143-14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以农建工政策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金融市场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形成,农村金融抑制特征较为明显,尚不发达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及其负面效应,因而要构建城乡和谐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洪光荣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67-268,272
分析普通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实际及课程教学,提出应适应科学发展观,重视社会需要和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课程纵向安排等方面优化配置,强化已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翼 《经济与管理》2010,24(6):20-23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突出表现在社会救济方面和社会保险方面。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因此,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06,26(2):296-299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建设期。如何促进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的城市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表明,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在促进城市群生成、实现城乡融合工农互动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对城市群生成期都市农业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