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国际关系英国学派提供了一种诠释中国与现代国际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国际社会"、"国际规范"、"文明标准"以及"新文明标准"等几个核心概念构成了这一框架的主要内容和话语体系。作者在仔细辨析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英国学派在理解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独特视角以及在这种分析框架之下所打上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同时,对这一框架的阐述,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西方国家普遍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崛起现象所抱有的焦虑心态。中国作为一个非西方国家以及现代国际社会的后来者,在参与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始终面对一个如何处理与西方主导的现代国际社会关系的问题,即中国如何对待主要由西方制定、修订和解释的国际规范以及如何适应与应对国际规范从"文明标准"到"新文明标准"的变迁过程。处理好这样一个过程直接关乎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有企业的发展从"凯恩斯革命"大量国有化的兴盛时代,到出现私有化浪潮的国有企业衰退,发生这样的变革有其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文化背景的影响.本文就西方国有企业的变革及支撑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知道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照搬西方各国的国有管理体制,我们要从中国实情出发,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的文化,达到企业或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经济史学的一般目标,是在研究近当代中国经济史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限制、校正和还原,研究被一般性理论所抽象掉的非经济因素,即历史文化特征、制度约束条件等。本文反对把经济理论看成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和绝对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用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某个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或者模仿西方学者发表过的某篇论文的样式,来一个"拷贝不走样"的"中国版",并认为不宜用现代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发展基础和约束条件完全不同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经济史学的最高目标是理论、历史、统计三者高度融合,参与开创适用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统治。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是在"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两重框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交往实践是对西方思想的扬弃的全新思维模式。因此,中国要摆脱这种西方现代化所走过的弯路,就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分析了侦探小说出现的西方文化土壤、社会背景,解释了它在世界广受欢迎的原因。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窗户,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知识,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与此同时,还加速了中国的公案小说向侦探小说的蜕变,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既是一个诱人的理论话题,又是现代社会和谐成长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站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更需要迫切面对。如何处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系,不仅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性的转换,而且也意味着西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观念在中国的移植和生长。据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系,在西方是从中世纪的广场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逐渐结合,形成生态社会主义。它属于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其主要研究对象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是基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人与自然共存发展的理论构想。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可以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即贯穿人与自然共存发展的理念,把"以人为中心"和"以自然为中心"的理念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为表现主题的外国纪录片是我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但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往往与真实的中国不符。本文选取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这一主题,分析外国纪录片如何塑造片面、失真的中国形象,并进一步运用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分析西方社会是如何运用"他者"的观察视角描述中国社会,指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着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把握与塑造。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降,中国社会经济出现大动荡、大变革,传统的封建经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逐步走向崩溃,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迫使近代中国形成"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局面。中国在进入近代社会的过程中,由被迫对外开放引起的城市化发展,到清末民初出现了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高潮,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三各不同的模式,本文就这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周琳 《发展》2014,(5):70-71
正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所酿造的特殊国情,根本不存在类似西方国家的来自民间的现代化运动风潮,正如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所说的:"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组织,在全社会动员,调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换。"一、晚清政府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进程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19世纪中期,西欧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世界现代化进程加快,晚清政府也在西方国家的挑战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开始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及起源的叙述,得出中国的管理历史比之西方的管理历史要长许多,并且比之西方管理更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得出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就要融于中国的人文精神并采取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的"三和"的企业文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韦森 《新财经》2002,(11):76-77
在近两年世界经济的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可是,就在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歌舞升平之中,澳大利亚莫纳斯大学的杨小凯教授却警钟长鸣:"注意中国社会的后发劣势!"两年前在北京的一次讲演中,基于西方经济学家沃森的"后发者劣势"理论和"对后来者的诅咒"概念,杨提请人们注意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后发劣势"问题,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社会在保持政治体系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方面各有优劣势.西方社会的差异性无疑大大提高了西方社会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概率,而中国传统社会的统一性却对古代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构成了制约.本文认为,发展当前中国社会多元因素对增进社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庐山避暑地开发吸引了大批西方侨民来山避暑,在牯岭一带形成一个具有浓郁西方风情的新型社会。庐山社会的出现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推行"空间殖民主义"的结果,地区社会因此由一元结构转化为二元结构。避暑地的繁荣还吸引了大量本国人来到庐山,他们在外国租借地外围聚集,使地区社会呈现层次分明的圈层结构。民国时期,庐山居民与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庐山社会主导权逐渐位移,本国居民成为庐山社会的主体。中西文化互动促进了庐山社会的有机融合与和谐发展。20世纪30年代,庐山社会最终演变成为一个以本国居民为主体,中西杂糅的多元混合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一、研究缘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着坚实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化。然而,当今日新月异的"自媒体"时代以及各种暗流涌动的西方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及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等)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早已混沌。当  相似文献   

16.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和谐思想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中西方早期哲学有关"和谐"思想的萌芽,和谐思想与社会转型学说,以及实践哲学的角度看和谐思想,可以认识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西方国家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而中国却在这场危机中从容不迫,经济依旧保持坚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模式"的热潮。文章通过对"中国模式"研究缘起的分析,概括"中国模式"的具体内涵,并指出在现阶段研究"中国模式"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原因何在?从话语体系角度来说,首先,西方媒体主导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形象塑造,他们对此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负面话语体系;其次,中国在国际传播中使用的话语体系不能与国际接轨,得不到外国受众的认同;最后,解释中国发展模式需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西方话语体系不能准确客观地阐释中国现状。因此,我们应发展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西方媒体争夺话语权;推动话语体系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强化"受众思维";立足中国国情,弘扬中国特色,走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倩 《科学决策》2003,(8):57-60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现代化"的讨论,大多都将民间传统看作"落后"因素,当成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和"障碍".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社会哲学家斯宾塞和韦伯等的社会进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前提是宗教改革以后形成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而东方的印度教、佛教、中国宗教(儒教、道教)不具有这种精神,没有提供现代化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准备,所以现代化过程中有更多阻力.这种观点被许多非西方世界的国家奉为政治的宗旨,对其治国的政策和策略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具有地理"溢出"效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要求管理主体打破既有行政区划的边界,逐步实现跨区域的合作和联动。借鉴西方理论和实践经验,跨域治理是适应这一背景的一种方式,但它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公共事务现实。由于中国社会政府依然是最主要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威,其他主体都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不能很好地承担治理责任,区域公共管理就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应对这一现象的理性选择,也是从既有行政区行政到西方跨域治理这两种道路中选择的具有可实现性的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