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油价让世界各国关注,也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对中国也不例外,但结合中国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字,可以看出,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张唯实 《发展》2007,(6):50-51
一、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目前中国贸易发展迅猛,外汇储备充足,足以抵御美国经济乃至整个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经济尚未发展到不需要依赖发达国家的地步。实际上,从1997年以来,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了。中国经济已经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区域整合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区域整合的主要动力是市场力量,技术外溢和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是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夏丛笑 《辽宁经济》2001,(12):16-16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正对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给不同的国家带来了不均衡的利益。本文就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一浅析。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特征,决定了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尤其对于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既给中国的经济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对中国的经济落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面临着人口众多的压力,按人口平均的水资源、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些…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是“中国式”的经济,它具有不少特殊性。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判断,凡是忽略“中国式”的,难免“唱衰”、“唱坏”;过于挚爱“中国式”的,势必“唱兴”、“唱好”。这些偏颇之论,对大众来说,只能姑妄听之,切勿信以为真。  相似文献   

5.
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的进口额和GDP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在短期内,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小是中部地区,在长期,西部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大。中国经济增长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也会影响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互为依存、紧密相连的当今世界,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仅已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而且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对世界经济、亚洲经济甚至各国经济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活力所在,中国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棋坛上的强手。一、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大国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着年均10%的可观的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中国的高速增长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新的经济大国的掘起。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黄旻露 《辽宁经济》2000,(11):21-21
随着中美、中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双边协定,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铺平了道路,中国离“ WTO”组织越来越近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必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协议的签订,预示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中国的经济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因而,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也提上日程,显示出其独具的重要性。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内、外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经济安全问题是任何国家不能不备加重视的战略问题,已被各…  相似文献   

8.
中日经济关系的转折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日经济关系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已经由昔日中国对日本的单向依赖,转变为中国与日本的相互依存。中日经济关系稳步、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日本,在于日本能否战胜自卑情结,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中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平等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这一点不但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区:统一的经济共同体及其战略趋向青岛社会科学院隋映辉中国经济区(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湾)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在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基础上,共同构建的经济合作共同体。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合作因素及其基础的分析,详细论述了...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我们所面对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是成功地进行经济建设。要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较好地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如何运行和发展问题,也要较好地解决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系统运行的促进和保证问题,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指导思想。一、社会结构的职能性与利益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的解剖,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中国城市经济》2010,(1):96-96
2009《中国城市经济丛书》——《中国城市经济六十年》 《中国城市经济六十年》把新中国城市经济60年的发展分为23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综合思考,全面的描绘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客观的分析了中国城市的演变动因,深刻的探索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路径,力求站到新的高度看待现实问题、提出新的发展思路。这本凝聚了集体智慧的专著,对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和城市经济实践者、研究者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美国《福布斯》4月14日】中国经济显现见底迹象 2007、2008两年间,中国作为以购买力衡量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全球经济总产出的贡献度都在10%以上。因此,全球经济要复苏,中国必须发挥关键作用。2008年下半年,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速的急剧下滑,这表现在众多指标上:GDP、发电量、采购经理人指数、汽车销量、住房销量、制造业数据以及进出口都是如此。事实上,据一些私人机构估算,中国经济的环比增长率一度降至零点、甚至负值。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到欧洲参加一些有关国际经济和国际货币的小型会议,所到之处,人们都在谈论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第一、中国出口世界第一、中国进口世界第二、中国人对全球奢侈品消费的贡献第一、中国人对全球旅游业复苏的贡献第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06,(5):12-12
中国1月11日公布,2005年其全球贸易顺差番了三番,达到1020亿美元。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额正经历快速增长。这一数据增加了美国、欧洲和日本贸易官员的担忧。事实上,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是有利的,只要分析中国的经济现状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生产率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扩展的索罗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去2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13.5%,这一贡献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未来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将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美签定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将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的共同运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有利,对中国也有利,而且利大于弊,长远利益大于眼前利益。世贸组织的大门向中国打开,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机遇,尤其对中国的贫困地区来说,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极好的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必然趋势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所走的是一条内循环的道路。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始终没有介入世界的经济大潮。这也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原因。虽然中国在许多领…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对中国合作经济事业的共同关注和热爱之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相聚在北京五月温暖的阳光下,为中国合作经济的年度成就举办这样一个隆重的庆典!  相似文献   

19.
卢锋 《上海经济》2010,(3):12-12
CCER中国经济观察项目(简称CEO),是在林毅夫教授、宋国青教授、周其仁教授领导下实施的一个项目,开始于2005年,主要内容是组织季度经济研讨会,邀请中国经济最顶尖的研究者发表对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CCER还与20多个特约机构合作发布“朗润预测”,对GDP、CPI等九个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提出季度性预测,并在CEO上发布。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当人们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越来越关注时,中国为应对通胀压力上升、经济潜在的过热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而强调的货币紧缩成为金融市场的另一个担忧美国已摇摆于衰退边缘、外部需求正在放缓之时,中国政府今年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增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过分紧缩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严重减速,从而使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美国同时熄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