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八、人民至上民生至重习近平总书记从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与责任出发,深刻阐述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思想意识上,必须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由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浙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守住底线、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始终热爱人民、心系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提出了人民是改善民生的价值主体、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的价值手段、实现小康社会是改善民生的价值目标、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宝贵的民生思想。对于当前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解决日益凸现的民生问题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保障和实现民生幸福的制度体系建设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也是民生幸福得以实现的政治保障。研究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民生幸福的制度体系建设,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还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相关学科发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必须符合"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精神,将保障民生作为重要的着眼点。实际上,绿色发展也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是重要财富。目前中国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个"转"字,包括转变、转型、转轨、转制、转折等含义。其中的转折,就是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变成了国家发展战略,变成了国家发展目标。未来发展方向定是保障民生从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始,保障民生将成为未来三十年的主旋律、主基调。  相似文献   

5.
数读民生     
王寅 《中国报道》2012,(9):30-33
民生民意无小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刊用数据说话,通过一些关键民生领域的数字变化,将近十年我国在社会保障、就业、居民收入、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变化客观地呈现出来。十年间,民生工作有进步,也有不足。已取得的成就能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为人民生活的改善而努力,而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将为我们指明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一届政府把不断改善民生作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后答记者问时谈到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一是持续发展经济,二是不断改善民生,三是促进社会公正。这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也表明民生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体现一个执政党的性质和政权的性质,并直接关系到人民对这个执政党的态度是支持拥护还是否定反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改善民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经历了由解放民生、发展民生、提升民生到改善民生的逻辑演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生改善的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是为国家解决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改善西部地区的民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民生改善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逐步完善。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藏地区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十七大的一个亮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突出解决好民生问题,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民生乃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民生无小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高度一致的,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党的公信力的应有之义,是政府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经济可  相似文献   

11.
民生是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民生方面“五有”的目标。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了我省实现改善民生新进展的十项措施。这些都深得民心。近期,重点围绕我省就业保障、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做好2014年发展改革工作,要把金面深化改革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基本目标、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关键抓手、把加强民生保障改善作为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马文东 《发展》2011,(2):26-27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善民生尤其是农民民生的战略部署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十七届三中全会围绕改善民生问题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也是在农村中改善民生的工作必须遵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民生建设是新疆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成为重要课题。从社会建设、民生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加强新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是: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建立相应责任体系,加大监督力度,注重新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并加强各地对新疆发展的援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基本理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民生的基本条件,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这次新医改方案的颁布,是我国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内容涉及一个目标、四个体系、八个支柱、五项重点,属于一揽子服务民生健康保障的方案。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首次从以人为本、着力改善健康保障层面,从整体制度安排层面,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健康是人全  相似文献   

18.
改善与提升民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发展民生科技既是和谐农村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文章认为,当前各级政府要采取行动与保障措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来支撑与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道航 《北方经济》2008,(11):13-15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职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的治本之策,必将为平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