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传统发展方式,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就需要对传统发展方式所基于的实践观进行批判,树立新的实践理念,形成新的实践模式.生态系统是个人、社会和自然界在相互联系中生成的,人的实践不仅在构建社会关系,而且也在构建生态关系,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如何进行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要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对象、范围需要扩大,实践的方式需要改变,在总体上,要实现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以及社会内部各领域的协同发展.针对生态问题的全球性,中国应该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并推动形成新的国际秩序,增强全球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通过对旧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批判,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把人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新型环境伦理观的缺失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反思农村现有的环境伦理并培育新的环境观迫在眉睫。应该在借鉴西方新的环境伦理观、发掘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农村环境伦理观。具体建议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生产方式的制度约束、生活方式的制度引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直接“应用”型经济伦理学的三种理论方式的批判 ,提出经济伦理学的理论方式应是间接“应用”型的诉求。而寻求“共同伦理基础”的间接方式也并不是最终的 ,应是在此基础上的面对“实践”的经济伦理学的理论方式。  相似文献   

5.
专业型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实践教学功能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不论是社团管理者还是指导教师对专业型学生社团实践教学功能发挥的认识和定位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从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专业型学生社团实践教学功能发挥的现实、物质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在使用工程技术期间,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及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使得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话题。工程实践主体作为工程活动的关键角色,应当具备科学的工程伦理意识,处理好工程实践中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并保证工程能够按照相关规律合理实现。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范畴.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对实践做了科学规定,但马克思只对实践做了描述,并没做出高度的直接概括.理论界对"实践"含义一直有争议.故重新解读哲学意义上的"实践"与"经验"的关系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孙万国 《特区经济》2008,228(1):151-153
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具有深厚伦理意蕴的制度体系。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制度的伦理维度是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制度得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源头。人道主义、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是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制度的三大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马克思实践观,如何更好地实现伦理文化目标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从马克思实践观伦理文化形成的现实境域、马克思实践观伦理文化的内在规定和新形势下我国伦理文化的构建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美学的发展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学界面对中国美学的新老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精彩纷呈的讨论,实践存在论美学就是在这些学术论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从实践的概念入手,认为实践原本就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的广义的人生实践,应当从存在论角度对其加以准确完整的阐释。实践美学应以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作为哲学基础,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相似文献   

11.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道德、实践框架与伦理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亚丁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120-123
HRM伦理的道德框架,首先应明确HRM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HRM伦理原则与伦理导向,从而寻求组织公正的产生与组织员工普遍认同,促使组织成员个体伦理行为的产生。HRM伦理的实践框架。是在HRM伦理的道德框架基础上,通过对具体管理实践中HRM伦理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发现HRM伦理冲突的原由及表现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HRM伦理困境的状态,并由此寻找HRM伦理实践的方法,用以克服组织伦理冲突及困境,最终向伦理型组织发展。个体行为与组织形态的伦理化,也即为HRM伦理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3.
9月9日,在城市基础设施论坛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作了《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庆实践》的主旨演讲。黄奇帆说,在全球城市化率已超过50%的大背景下,论坛以"生态文明、美丽城市、永续发展"为主题,探讨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路径,很有现实意义。为此,他重点谈了重庆在城市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方面的四点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15.
伦理学是社会价值核心的体现,素质教育正是伦理学思维艺术的一种体现。伦理学思维艺术通过其运思过程与方法,为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指清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但是,与此经济活动不相匹配的是普惠金融尚未形成扎实的伦理基础及明晰的实践原则。基于此,文章在普惠金融基本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立足互联网金融视域,阐述了普惠金融的伦理基础及实践原则。并从普惠金融当前发展情况入手,对普惠金融的实践对策进行了进一步探析,以期为普惠金融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作为科学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最早提出,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认识环境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各国就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从总体上来说都致力于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法制等理论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很少在环境技能和环境参与方面进行探讨,特别在农村学校,环境实践教育几乎处于停滞和真空状态,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重要又紧迫,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之一的河南内乡为例,分析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以期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防技术风险,科技共同体和伦理学者们提出一系列伦理原则,它们成为技术评价的重要伦理标准,已发挥出重要的伦理规约作用。但在运用它们进行技术评价的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这种困境既阻碍了合理的技术进步,又无法制约技术活动中的道德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不能仅仅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之上,还应当建立在生态伦理学理念之上。为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实现人类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包含两个层次:各代人之间的和谐和同代人之间的和谐。同代人之间和谐的核心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公正,只有实现了国家之间的公正,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因此,可持续发展应当包含对发展中国家人民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对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的限制这样两个内容。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应当放在第一位。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实行发展与限制并重的原则,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平衡的问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