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当前银行结算中的“管见”白子健资金结算是人们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一种自然而然的经济活动,而银行结算又是一种社会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资金─-经济活动的中介纽带。自从1989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银行进行结算改革,颁发了《银行结算办法》。经过几年的正式运转,从...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央行为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和使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适应发展需要制定并颁布了《人民银行结算帐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办法》的实施是我国为同国际惯例接轨,进行金融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将对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银行客户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实践和运用情况看,制度、操作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少云 《经济师》1994,(2):29-30
汇霸银行结算改革中的拦路虎王少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行的银行结算办法己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汇霸”导致结算汇路不畅;二是“汇霸”为“三角债”推波助澜。银行结算改革必须解决这两...  相似文献   

5.
朱德忠 《技术经济》2002,21(9):13-15
我国信用卡消费环境和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金融电子化发展重点是信用卡,我国最早试办信用卡、匹务是1985年。1988年央行修改银行结算制度,将信用卡定位于结算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制约了它的发展。直至1996年,央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仍然规定“单位卡不得取现,不得用于十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个人卡转账存入必须是个人工资性款项及属于个人的其他合法收入等。”这种将信用卡定位于结算工具单一功能的做法,与国外一些信用卡发卡机构将信用卡作为一种盈利产品去经营的做法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直接导致国内信用卡发展缓慢,处在进退两难的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6.
银行结算是社会经济活动各项资金清算的中介。结算办法规定:银行、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都必须遵守以下三条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2.谁的钱进谁的帐,由谁支配;3.银行不垫款。改革前的结算原则也是三条:钱货两清,维护收付双方的正当权益和银行不垫款。长期以来,银行结算工作的监督任务过重,内容过多。承担了许多不应由银行承担的责任。为此新办法改为“银行依法为单位、个人存款保密,维护其资金的自主支配权。除国家  相似文献   

7.
邬敏莉 《经济师》2005,(6):40-40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一年有余。笔者作为开户银行的具体经办人员,结合农行ABIS综合应用系统,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票据法》及《支付结算办法》的颁布实施,维护了支付结算秩序,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漏洞,致使操作难度较大。一、银行承兑汇票再贴现汇划款项易造成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再贴现资金的占用经过再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按照《办法》规定,人民...  相似文献   

9.
第三部分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转帐结算一、转帐结算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人民银行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成立之后,三十三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转帐结算业务的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若干个时期。(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的财经工作开始由分散经营进入集中统一管理。一  相似文献   

10.
第三部分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转帐结算(续)二、对三十年来转帐结算的估计三十年来转帐结算工作,内容是丰富的,我想就转帐结算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主要方面,作如下估计。(一)建立了一套社会主义银行的结算制度,发展了全国统一的转帐结算网。全国大陆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没收了四大家族所控制的官僚资本经济,经过逐步改造多种经济成份的过程,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早在一九五三年就实行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与之相适应,根据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吸收外来的经验,改造了沿袭旧银行的做法,逐步建立了一套社会主义银行的结算制度。从一九五三年实行八种结算方式开始,以后于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九年、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七年经过多次的修订,尽管我们现在实行的结算制度  相似文献   

11.
闫涛 《经济问题》2007,339(11):99-100
对我国银行结算制度改革和对现行银行结算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银行业应健康稳定运行,并加大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力度,提出了银行结算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南漳县银行结算结出综合效益●周军,刘友国结算不畅,汇路梗阻,这个经济生活中的痼疾,使政府头疼,企业疾首,银行揪心。自全国银行结算工作会议后,南漳县金融系统在人行领导下,对压票、违规、多头开户等顽症进行了反复的医治,终于收到成效。1995年全县银行结算...  相似文献   

13.
启用新版银行承兑汇票与改变结算方式之利弊●吴廷林郭艳琴王在晋郭云峰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6月1日出台了新版银行承兑汇票,改变了以往旧版银行承兑汇票的结算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结算质量,防范金融风险。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启用新版银行承兑汇...  相似文献   

14.
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的一种结算方式。由于它使用方便快捷,又有银行信用作保证,所以在客户中有较高的信誉,客户也非常愿意使用这种结算方式,因此,其成为企业间商品交易活动的重要结算工具。它的广泛使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持票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银行也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他银行转贴现,或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为银行和企业融通资金提供了灵活而广阔的空间,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银行结算工作亟待加强孙建华,张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银行结算业务与日俱增.客观要求银行加强结算管理,保障汇路畅通,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结算服务。但在结算中,存在着汇路不畅,结算资金周转缓慢等现象。现就结算现状及形成的原因谈几点看法。(一)现状与...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结算业务作为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越来越受到国内银行的重视。目前各银行都在国外纷纷设立机构,大力拓展国际结算业务市场。但随着我国成功入世与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界限已趋于模糊,而目前国内银行那种境内分行抓境内业务、境外分行抓境外业务的做法已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通过境内外分行协调联动,通过资源的集中和统一调度来实现银行整体效益最大化。为此,笔者认为,国内各家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使境内外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一、积极向国内客户推介银行的境外分行首先…  相似文献   

17.
佟丹宁 《时代经贸》2008,6(10):86-87
银行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传统的服务性业务,随着银行电子化各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支付结算工作进入了新时期。但由于旧的结算手段、监管手段不适应,直接影响支付结算功能发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晓平 《经济师》2009,(7):46-46
结算风险是银行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银行结算的笔数、资金流量年年递增,银行的结算存款增加,经济效益相应提高,发挥了银行这架灵巧机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相伴而来的是银行结算风险大大增加,风险一旦成为事实,不是客户资金受损失,就是银行受损失,对银行的声誉也造成损害。因此。农行作为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结算作为银行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其防范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严肃会计结算纪律之我见●冯耀贞,田淑芳会计结算工作是银行的一项基础工作,银行的各项业务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但由于经济气候的影响,银行人员素质偏低,企业之间信用严重失调,在执行结算纪律,维护购销双方权益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一、企业无理提出拒付...  相似文献   

20.
1994年以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结售汇制存在的问题第一,央行自主性差。在强制结售汇情况下,各外汇银行的结算周转外汇余额中超过其最高限额比例的部分,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卖出,而当余额低于最低限额比例时,必须补入。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银行的投机性囤积抛售外汇行为,以维持汇率稳定,但也使央行参与外汇市场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当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时,这一点不太明显,因为即使银行结算外汇周转余额暂时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