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物价》2010,(3):1-1
去年6月份,我就说要警惕通胀,当时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CPI当时是负的,没有通胀的危险,甚至有人说别拿通胀来唬人。但现在看来,大家都承认,通胀的预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胀预期以来,通胀预期的管理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国内对于通胀预期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及定性分析上,对通胀预期的规范定量研究则略显不足。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储户调查数据,对通胀预期与真实通胀间的关系作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胀预期是真实通胀的格兰杰原因,且在滞后期内对通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管理通胀预期对控制真实通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巨大影响,说明管理通胀预期的必要性。由于通胀预期的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通过探究国外通胀预期的管理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政府、央行、统计局、社会中介组织共同作用的“四位一体”通胀预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巨大影响,说明管理通胀预期的必要性。由于通胀预期的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通过探究国外通胀预期的管理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政府、央行、统计局、社会中介组织共同作用的"四位一体"通胀预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通货膨胀预期的运行特征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概括。认为通胀预期主体的分层性、通胀预期基础的混沌性、通胀预期过程的持续性、通胀预期强度的波动性是我国当前通胀预期的基本特征,现阶段通胀预期强化的直接原因在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弱化通胀预期的短期措施是货币政策尽快转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6.
石悟 《理财周刊》2022,(9):26-27
<正>高盛主张采用相对防御性的资产配置,对股票和债券持中性态度,同时低配信贷、超配现金和实物资产。备受关注的美国通胀预期指标2年来首次跌破美联储2%的目标。这一迹象表明,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跌之后,股市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一些缓解。通胀转弱瑞士信贷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兼定量研究主管乔纳森·戈卢布(Jonathan Golub)表示,1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正在下降,这只是“通胀预期正在瓦解”的最新迹象,主要是由于油价下跌。  相似文献   

7.
《商》2015,(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胀预期的管理成为了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通胀预期对国家政策制定、总体供需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人研究了通胀预期概念、国内外通胀预期研究现状、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和通胀预期的管理策略四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讨论了通胀预期的衡量方法和其形成机制的分类,在管理策略方面则重点研究了央行信息披露、生活用品价格、房价和监测系统的作用和影响,旨在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和管理进行思考,提高通胀预期的管理指导能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管理通胀预期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胀预期的定量化是管理通胀预期的基础性工作。央行的季度储户定性调查数据对监测物价具有一定的先行性,通过时变参数法将调查的定性数据量化为与CPI可比的预期通胀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不是理性预期,波动幅度较实际通胀平稳,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公众对通胀预期的敏感性逐步增强。因此,管理通胀预期的工作应不断加强和完善,稳定预期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较为明确的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高企,流动性相对充裕,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2009年10月21日中央从决策层面首次提出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然而,通胀预期管理在我国尚无丰富的经验可循,而且此次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给我国管理通胀预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难点,并提出了八点可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08年底以来,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先于国际复苏。但是随着我国CPI和PPI指数在2009年底由负转正,新一轮通胀压力形成,通胀预期初现,自此通胀预期成为经济市场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成因,从而可以科学地管理通胀预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元 《中国物价》2012,(4):3-5,20
近年来,有关通货膨胀预期锚定效应的研究和政策实践,显示了通过锚定预期通胀率,能够产生稳定价格水平、减小经济波动的良好效应。同时,通胀预期的锚定需要一系列条件,其中货币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是一项必要条件。通过观察我国通胀变化情况和分析货币政策操作的特征,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尚不具备形成良好通胀预期锚定效应的基础。因此,应在将通胀预期锚定作为通胀预期管理长期目标的同时,短期通过扩大货币政策信息公开、提高预测能力等方式,逐步改善通胀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12.
马骏 《新财富》2009,(12):31-31
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国务院最近提出,要管理通胀预期,表明决策层对通胀的风险已经有了前瞻性的判断,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要管理通胀预期,就是要对可控的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调控,合理引导市场对这些因素未来走势的判断。这些因素包括对国内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增长和实际利率)的预期,对财政政策的预期,对政府救股市、房市的政策预期,对土地供应的预期以及由于汇率政策导致的输入性通胀的预期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价》2010,(2):1-1
自去年11月CPI“由负转正”后,人们对通胀的担忧由此加深,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管理通胀预期”。有专家指出,管理通胀预期首先需要清晰的政策目标,这有助于市场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从而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否则反而可能导致预期的紊乱以及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广义噪音信息模型,构建居民通胀预期反应机制方程,并采用Gradient Boosting算法进行模型选择和系数估计,识别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及其在预期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在形成通胀预期的过程中,居民对物价信息的学习内容存在选择差异。面对消费和非消费领域通胀率的结构性分化,居民只关注消费领域的物价信息;而在消费领域内部,食品和非食品通胀率均显著影响居民通胀预期,并且居民对非食品通胀率更敏感。货币供应量、房价和经济产出等信息也显著影响居民通胀预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0-2013年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具有一定的锚定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产出缺口对通胀预期的冲击是一个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过程;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例和汇率波动均在短期内会对通胀预期形成一个较强的正向冲击,但中长期的影响不大;国际粮食价格、石油价格和我国通胀预期关系紧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通胀预期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10,(3):103-104
炒作通胀预期比通胀更有杀伤力 ——2010年通胀预期的管理应该慎重,尤其不能忘了1988年“闯物价关”的深刻教训。炒作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对中国经济更具有杀伤力。而且,至少2010年,在经济逐渐恢复的大环境中,目前还未看到太多通胀的实际威胁。一个不带偏见的研究者不需要太多慧眼就能观察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农产品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同时,部分奢侈品与轻工产品的价格在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央行的调查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变化,发现居民通胀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粘性和突变性,居民对通胀变化的反应不对称,更倾向于物价上涨。且心理反应对通胀预期有重要影响,其中未来不确定心理反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新财富》2010,(2):24-24
物价回升超预期、出口强劲反弹、美元汇率升值等信号,都在提示着中国通胀风险正在加大。中外大行普遍认为,在此背景下,政策逐步收紧几无悬念,且进度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19.
通胀预期与货币需求:实际调整与名义调整机制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存量调整机制一般可分为两类设定方式:实际调整过程和名义调整过程.在实际调整机制下,预期通胀对货币需求没有独立的影响,而在名义调整机制下,通胀预期自然成为货币需求的一个解释变量.通胀预期在货币需求函数中显著可能并不意味着通胀预期直接影响了货币需求,而是表明了部分调整机制的误设.本文根据预期通胀率在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显著性,比较了货币持有量名义调整和实际调整机制假说对我国的解释能力,认为名义机制比实际机制更好地描述了中国的经验.我们在一个状态空间中联合估计预期通胀以及货币需求方程,避免了传统"两步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加强公众通胀预期管理的必要性与通胀预期决定机制不明确的矛盾突出.本文认为通胀预期除了受客观的经济现实影响,也会受到媒体的舆论引导,因此,提出了媒体有关物价报道的频率和强度会影响公众通胀预期的假设.为了验证该假设,本文将中国人民银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的定性数据转换为定量的预期通货膨胀率,选取《人民日报》作为媒体的代表,按季度统计所有关于物价报道的篇数,使用最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媒体有关物价的报道频率对公众通胀预期存在正向影响的结论,并分析其成因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