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将中国的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加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发展的农业大国,中国人口的80%生活在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农业为基础,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中国社会的这一重要特征。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服务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新举措,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目前农村的金融支持过于薄弱,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涉农信贷,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深化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陈兴安 《活力》2006,(11):29-29
乡风是农民长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具体反映,是在农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而不断完善。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反映,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文明乡风的塑造者。建设农村文明乡风,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本质、最核心内容,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繁荣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生活的发展。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对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在满足农民需求的同时,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管理,使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不能发挥最大效用,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研究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上、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农忖建设涵盖了“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农村工作的一条工作主线、推进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纲,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端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还将起到带头作用,乡镇企业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带农;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渠道和载体,实现就业带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动力,实现龙头企业带农;为壮大县域经济提供财力保障,实现财力带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抓手,实现辐射带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体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农村新、农民富”,实际上是要求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有五个崭新的变化:本质之“新”是社会主义;理念之“新”是以人为本;模式之“新”是自主创新;重识之“新”是发展为重,农民富裕;农民之“新”是农夫变农商。要达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总体目标和五个变化,最基础、最关键性的就是农村法律模式保障总体目标真正的在广阔农村“以法制建设新农村,以法治管理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建设新农村绝不只是搞经济建设"运动" 经济问题肯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农村经济搞不好,农民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收入不能提高,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局限在经济框架中考虑解决办法,我们的确减少了贫困人口、缓解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富裕的农村,但我们并没有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洪久 《活力》2006,(9):14-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确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呼玛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农业县,在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肩负着广大农村走上文明富裕道路的重要使命。当前,必须把“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新型化”作为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扎实促进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0.
刘蔚 《活力》2008,(8):48-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关键。广大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17):52-5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变农村的面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步骤。因此,文章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一、发展农村生产力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生产力是一项根本任务。这是由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我市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决定的。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来看,发展农村生产力是一项首要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闭幂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需要我们党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再认识.曾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农民权益问题.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培育一代政治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举措.如何深化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实行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吸纳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农村"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时期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目标,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8.
路楠楠 《价值工程》2011,30(8):135-135
农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农村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将予以分析和讨论,并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果不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远目标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是在实践中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