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成功经验 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业并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行并购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汹涌而束,势必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购,以其复杂性、风险性向中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并购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金融法律的调整、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世界银行业的竞争态势,来设计并购方案.根据我国实际,可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金融的全球化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双刃剑",中国的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把握金融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应该弄清行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营     
《天津经济》2011,(2):82-82
中行工行“走出去”提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大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近日,中国银行将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这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首次控股权收购。除了直接收购国外的商业银行外,国内各大银行近期也加大了在海外分行的设立。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海外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对国内其他行业“走出去”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的机会? 答案是,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要在海外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道路更长。我国银行国际化领先的中国银行,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也不足20%,在最近国际清算银行选定的28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也只是搭了末班车。  相似文献   

6.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的机会?答案是,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要在海外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道路更长。我国银行国际化领先的中国银行,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也不足20%,在最近国际清算银行选定的28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也只是搭了末班车。西方银行业的危机对我们是一个机会,但不是赶超,是缩小差距的机会。这个过程比实体经济赶超美国可能更长,因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有别于制造业。具体来看,可以分五个方面看待机会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末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10余年间中央企业在中国海外并购市场上一直扮演着中坚力量。10年前这一舞台的主角基本是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企业,如今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异军突起,全球并购格局显然已呈现一片"新天地",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已经是沉甸甸的"金砖",资本力量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欧盟银行业并购的特点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 1 0年来欧盟银行业掀起的大规模并购浪潮和结构性重组 ,对欧盟银行经营绩效及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剖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欧盟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特点 ,用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欧盟大银行并购行为的绩效 ,对比分析了并购行为对欧盟大银行的绩效与银行业平均绩效的不同影响 ,发现欧盟大银行的并购绩效比平均并购绩效的正效应小 ,且规模经济有限。总体上 ,欧盟银行并购有显著的正效应 ,但有两年的时滞 ,银行同业、混业并购活动方式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和不同时滞 ,欧盟银行混业并购的绩效没有明显的优势 ,在欧盟区内并购的绩效优于欧盟区外的并购绩效 ,未来欧盟区内中小银行并购和跨境并购活动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相时较小,但"前车之覆,后车可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银行业必须通过认真反思寻求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另一个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如何立足于实体经济,平安度过此次金融危机,是我国银行业迅速走出困境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半月内完成了海外并购贷款调查审批工作,并成功发放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简称央行"30条")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境内企业+中资银行境内外机构联动的合作模式将大大提高中资银行走出去项目的运作效率。2014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拿下自贸区跨境并购贷款首单。该项目是协助注册在中国(上海)  相似文献   

11.
姜艳艳 《科技和产业》2010,10(5):52-53,111
"走出去"战略是辽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要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改变辽宁省目前"走出去"与"引进来"严重失衡的局面,首要问题是模式选择问题。本文论述了辽宁对外投资的特点,提出了跨国并购是最好的对外投资模式,最后就如何成功实现跨国并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国际国内电信业的并购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国内电信企业已经具备了并购的产权基础和内在动力,但由于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的企业间并购尚不具备条件,但电信企业可以将并购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寻求跨国并购的可能性,为缔造国际化的电信运营商积蓄力量,为最终实现电信强国战略方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加强我国海外研发投资的试点及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投资活动由母国向他国转移是当代研发投资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加强海外研发ⅱ投资的试点及规划.借鉴西方跨国公司的境外研发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开展"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尽早"走出去",做好开展跨国研发投资的准备;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对发达国家的跨国研发并购;积极培育和推动"小巨人"科技型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杨栋 《北方经济》2008,(2):85-86
本文通过对银行业并购理论的比较,具体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因素的构成要素,解决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中国银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不良贷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安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金毅 《特区经济》2011,(5):83-85
本文基于1996~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相关数据,从生产率的视角研究商业化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体系效率的发展变化。本文检验了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银行业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推动增长,表现出与中国宏观经济相类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杨荣华 《辽宁经济》2001,(11):11-12
当前,金融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我国加入WTO后,准入我国的外国金融机构不断地增多,这必然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影响,加剧我国金融同业竞争,推动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的挑战  1.在服务上面临外资银行挑战。首先,使我国银行业面临服务质量上的挑战。其次,在服务手段上,我们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有着较大的差别。外资银行科技网络十分发达,这与中国银行业的网络落后,形成鲜明的反差。第三,在创新服务品种上,发达…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期。近日,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从国际化经营、上海自贸区、互联网金融以及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畅谈了他的发展思路。中国报道:国际化是中行最具特色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您认为中行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中行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能力?陈四清:中国银行是我日连续经营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以及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海外"试水"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辛:一方面,遭受各种阻碍和风险,多数企业并购过程一波三折以至无法完成并购;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并购过程完成之后,由于对整合风险估计不足导致最终并购失败。因此,海外并购风险的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体系,规避风险、注重整合,减少并购盲目性、提高并购成功率,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市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特区经济》2011,(5):287-288
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股份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收购案例的市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后,给中国平安的股东带来了正的非正常回报,而对深发展的股东则相反。本文最后还对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