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究我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且因果关系是单向的;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都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波动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研究了我国工业品进出12的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协整回归结果对我国未来十年工业品进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从短期来看我国工业品进出口随经济增长变化而出现波动但在长期二者协整关系显著,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工业品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较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工业进出口依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大的顺差规模,但目前工业品的进口结构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广西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资料,对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就业的增长进行了协整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第三产业GDP每增长1%,长期来看将带动广西第三产业就业增加1.5042%。文章还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广西第三产业发展与其就业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及其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4.
协整检验表明新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经济总量与第二、三产业产值结构同向变动,而与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呈反向变动;同时,由方差分解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增长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影响较大,但反之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对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5.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互动效应;建立了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对我国2014-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其就业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预测期内,我国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依然不协调。因此,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仍在第二、三产业,尤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第二、三产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来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由地方政府投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等四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分析工具,对我国1978~2008年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且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第一、三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混合股利投资组合指数、现金股利投资组合指数、无股利投资组合指数三类指数与上证指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三类指数从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恢复的动态调整速度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具备市场偏好的混合股利投资组合指数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最弱,从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复的时间最长;不具备市场偏好的现金股利投资组合指数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最强,从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复的时间最短;不具备市场偏好的无股利投资组合指数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较强,从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复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
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关系,但现阶段两者发展还不协调。因此,应以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并最终实现居民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利用FDI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1983~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C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FDI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FDI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在短期FDI偏离了产业结构的长期均衡水平,但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进而,就模型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省1978-2012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通过GDP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平均每人纯收入来综合度量。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变量一阶单整条件下构造反映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长期均衡关系的协整方程,并且在考虑了短期变动因素情况下,构造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即VEC模型。模型的结果显示出能源消费增加拉动了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源消费每增加1%,经济发展水平就会提高0.34%,并且在短期,能源消费增长率在t时期对前一时期的调整力度为9%。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省1978—2012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通过GDP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平均每人纯收入来综合度量。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变量一阶单整条件下构造反映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长期均衡关系的协整方程,并且在考虑了短期变动因素情况下,构造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即VEC模型。模型的结果显示出能源消费增加拉动了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源消费每增加1%,经济发展水平就会提高0.34%,并且在短期,能源消费增长率在t时期对前一时期的调整力度为9%。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保险业发展对民营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增长宏观数据,基于协整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保险业发展与民营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特征.研究发现: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和民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协整关系和正向冲击作用,即保险业发展与民营经济增长长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业集聚与非农产业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1978~2003年工业集聚与非农产业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互动关系;(2)非农产业就业是影响我国工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而工业集聚没有带动就业非农化;(3)我国地区政府的就业政策加快了非农化进程,引起了非农化过程中的工业集聚效应;(4)我国城市对工业的承受能力较弱;(5)我国的工业集聚只引起了产业产值变化,并没有过多地改变产业就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差,没有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今后的工业化战略应当更加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货币供应量对第二产业的发展最为有利,对第三产业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则很小。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需求的短期动态模型表明货币需求向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速度为2.85%,而且货币需求与其决定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动态关系也相当稳定,因此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1956~2008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短期内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1978-2003年年度产业结构系数与全社会总就业人数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状况具有协整关系,但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不存在协整关系.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系数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Panel Data模型的协整理论确立二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此建立反映短期非均衡关系的Panel Data误差修正模型,对长期和短期模型中的地区因素和时间因素进行了比较。结论说明:就全国来说,长期均衡模型中农民收入对城镇化水平的弹性不大,农民收入差异主要取决于地区因素和时间因素这两个潜变量,而短期模型中农民收入对城镇化水平弹性较长期模型中大,农民收入差异主要在于短期城镇化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选取1985-2011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和城镇劳动就业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与城镇劳动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第一产业对城镇劳动就业具有负向作用,第二产业对城镇劳动就业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对城镇劳动就业具有正向作用;第一、二产业对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波动的贡献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第三产业对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波动的贡献率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背景下,本文选取云南省1990—2013年旅游发展、第三产业、GDP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G两步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云南省旅游发展、经济增长、第三产业长期以来的动态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云南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云南省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将提高1.9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总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将提高1.407个百分点。比较而言,整体经济增长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比第三产业增长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