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刚 《经济研究导刊》2009,(27):135-137
房价收入比是中国目前广为使用的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度量指标,许多文献将房价收入比4-6作为国际标准,也有部分文献探讨了房价收入比存在的问题,但这些文献均建立在房价收入可合理度量住房支付能力的假设上。探讨了房价收入比来源、用途及局限性,结果表明:中国文献中常引用的"4-6"标准,不是发展中国家房价收入比的国际标准;房价收入比是中观或宏观指标,而不是微观指标,不能度量住户住房支付能力;房价收入比不能反映收入增长、非住房支出等因素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即不能合理度量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供求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不算很高,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平均是22.69,最高收入户平均是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不算很高,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平均是22.69,最高收入户平均是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论房价和房价收入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永华 《经济学家》2006,3(2):64-69
近年来全国的房价出现了轻微的上涨趋势;房价收入比出现了较快的回落,逐渐接近国际公认的3-6倍;房价与房价收入比的地区差异极大,不能把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可能有泡沫的现象夸大为全国所有地区存在泡沫。认为存在房价上涨过快和投资规模过大两个特点的看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理论。提高人民的购房能力,除了压低房价外,还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围绕着房价收入比问题,社会各界看法不一。在讨论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时,不少看法都以房价收入比作为评判依据,但由于各自的计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张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64-165,180
住房支付能力度量方法分为比率法和剩余收入法。基于中国住房供应体系,构建剩余收入法方法论框架,定义住房支付能力、首付款支付能力、还款(或租金)支付能力等概念。以2009年青岛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家庭为实例,对青岛市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可支付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所构建的剩余收入法方法论框架可用于研究不同城市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8.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刘呈庆  任玲 《财经科学》2021,(10):112-122
多年来,我国出现房价收入比过高的现象,那么,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房价收入比提升会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什么影响?研究选取2002-2018年我国27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依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程序,运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房价收入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从总效应来看,城镇化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城镇化发展通过推高房价收入比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正向影响,房价收入比发挥的正向间接效应弱化了城镇化发展直接效应的负向影响,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使用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后这一效应依然成立.(2)将样本按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分样本回归后发现,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影响效果以及房价收入比的遮掩效应均存在差异,在东中部城市以及大中城市作用的影响程度大于西部城市以及小城市.因此,如何发展城镇化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成为政策的主要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房价收入比的涵义、房价收入比的争议、房价收入比的一般计算、房价收入比的探索性计算四个方面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利用这个指标分析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以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及判断标准,并运用月房产支出收入比、月房产消费结余和月租房消费结余等指标衡量北京市城镇居民各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媛媛  程亚鹏  李香 《经济师》2007,(12):67-68
文章通过对房地产周期和房价收入比的比较,发现两者波动基本吻合,并分析了原因,发现两者都是与供需密切相关。指出利用两者的替代关系,在研究中会节约大量成本。  相似文献   

14.
居民平均可支付房价与当期住房平均价格的比率决定了当地居民的平均支付能力.住房平均支付能力是检验住房平均价格是否超出了居民的平均经济承受能力、市场是否过热及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关键性指标.由于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行情不同,各地的支付能力也未必相同.居民平均支付能力的研究旨在度量各地房地产市场行情,为管理部门及时提供监管市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莹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04-105
根据房价收入比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对合肥市近几年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合肥的房价收入比处于全国平均水平,房价收入比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均住宅面积和人均收入的增长,房价的增长幅度相对不大。同时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以及不同住宅类型的房价收入比构成分析,得出居民对经济适用房的承受力最广,中等收入户以上收入组对任何市场可供面积的经济适用房都具有有效的购买力,低收入组对90平方米以下中小面积经济适用房也具有有效的购买力,只有最低收入户对其仍没有购买力。  相似文献   

16.
房价收入比与家庭消费——基于房产财富效应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兴强  杨锐锋 《经济研究》2019,54(12):102-117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数据,基于调查数据构建和计算城市房价收入比,分析房价收入比对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房价收入比对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拥有大小产权房和不同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高时家庭消费水平也相应较高,但房价收入比高却显著降低了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弹性;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效应受房价收入比高的弱化影响更小,拥有大产权比小产权房更能抵御房价收入比高对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弱化影响,高收入家庭的抵御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选取29个省市为样本对象,以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运用泰尔指数对其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随后,计算了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和供给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与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和供给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住房支付能力区域的总体差异变化趋势较为平稳,住房支付能力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经济适用房对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造成的。最后,文章从关注东部地区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价格和不断加大经济适用房供给量三个方面给出了缩小我国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指标以及其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改进。通过运用改进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分析了各类收入阶层对西安市房屋价格的合理性情况,得出了结论,并对西安市房屋价格的控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北三省居民的住房及收入情况,采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创新住房金融产品等措施,是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能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