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如今搞市场经济,强调企业要自主经营。然而这个“主”在哪里?看来是在企业自身。但深入思考一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企业的这个“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客”的认可和接受为前提,“客”盛才能“主”强。否则,企业之“主”毫无意义。出于对此的切肤之见,众多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顾客满意战略,想方设法达到顾客满意程度的最大化,不仅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还要满足顾客的消费享受,在经营活动中大力强化文化投入,以先进的文化经营理念引导员工和企业,创出令人叹服的信誉,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求得…  相似文献   

2.
报载:青岛双星鞋厂曾挂出“退鞋办公室”的牌子,一些手持“双星”老人健身鞋的顾客前来换鞋,厂技术处的同志均笑脸迎送。原来该厂生产的PU老人健身鞋颇受欢迎,但他们偶尔发现近期生产中新投入使用的部分台湾尼龙绸鞋帮有破裂现象,于是该厂果断登报申明成立“退鞋办公室”。此举实施后,非但没有降低工厂信誉,反倒引来众多感激鼓励的函电,销售量又有增长。 双星能有此举,一是他们真正视顾客如上帝,不仅注重说,更注重做,为顾客着想,对顾客负责。二是他们视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存根本,在这件  相似文献   

3.
赢顾客忠诚的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是上帝”曾被不少企业信奉为一句时髦的宣传口号,然而“上帝”实在过于玄妙,所以在实践中,不少经营者并未真正把它当一回事。而“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倒显得更为实在。研究表明,一个不满意的顾客至少会向其他11个人讲述自己不愉快购物的经历,而这11个人中,平均每个人又会告诉其他5个人,也就是说,一个。  相似文献   

4.
晓庄 《中外管理》2007,(11):108-109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虚谷 《质量跟踪》2003,14(3):30-31
“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不知是从何时引入国内的,但“上帝”有时并没有获得至尊的地位,有时“上帝“自己也没有认识到是上帝,自觉不自觉地交了过多的学费。  相似文献   

6.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时被传到了中国,“顾客至上”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解为“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昭示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但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与深入,一般性服务已经普及,微笑待客、质量担保、售后暇务等原来算是“奢求”的服务已经变成今天企业市场准人的标准门槛后,顾客的“上帝”身份,似乎就不那么恰当了。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新时期商业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按照“上帝” 的旨意,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 商业企业的服务对象是顾客,因此它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围绕顾客来进行,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笔者供职的衡阳市供销大厦是一家国合商业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等,连年被评为省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抓好了职业道德,为顾客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企业先后推出了“有奖挑刺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百姓中一向流传着“无商不奸”的说法,当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肆意横行的时候,当一些商家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坑蒙顾客的时候,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了“奸商”们的威力,然而,京城有一家商场,它崇尚中华民族“诚信以本”、“以义取利”的传统美德、以友为贵,以客为尊,崇高的商业道德赢得了顾客的尊敬,这就是北京贵友大厦有限公司。贵友是1990年才开始的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地处饭店、商厦林立的建国门外大街,1993年以来,贵友全面推行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购物零风险管理”,以中型商场的规模创造了大型商场的经济效益,被国内贸易部授予“全国商业信誉企业”。  相似文献   

9.
作为消费者,在听惯了商家“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后,很难再像开始时那样受宠若惊,相反倒常常引起一种虚而不实的感觉。如果再遇上令人不快的消费过程,回头看看那句称你为“上帝”的话,尤其让人觉得不是滋味。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我们这种“上帝”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虚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真诚相待消费者 曹光明  文献标识码:D   现在到商场购物,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买前,商家满脸堆笑地把消费者捧为“上帝”,千方百计让你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直到交易成功;买后,同样的商家却给你换了另外一副面孔,不要说无忧消费,哪怕是商品明摆着的质量上的缺陷甚至冒牌货,他们依然会找出各种理由与消费者支吾搪塞,对消费者的正当要求不理不采。此时,顾客早已没有了“上帝”的感觉,对商家来说,钱已赚到手,哪还管什么信誉不信誉。  相似文献   

11.
何志毛  李姝 《企业文化》2000,(11):29-31
顾客是上帝中国经济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顾客是上帝”可能是喊得最嘹亮、最轻松的口号了。其中,商场、酒店恐怕又是最早的实践者:服务条约的醒目处无一例外写上“问候、笑脸”等条款,有一阵子,还真让信奉“和为贵,忍  相似文献   

12.
史光起 《数据》2011,(2):28-29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时被传到了中国,“顾客至上”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解为“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昭示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已成了企业制胜的法宝。实践证明,企业要想在竞争中长盛不衰,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而是依靠先进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2000版ISO9000族标准强调,“质量是企业追求的.也是顾客想要得到的”.要做到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 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员工第一”?跨国公司、IT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商业服务行业,早已不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了,而是已经进入了“用行动说话”的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顾客是上帝”的企业经营策略已经深入人心,不仅企业广泛恪守这一“教条”,而且消费自己也往往以“上帝”自居。但是这种说法容易给普通消费和某些企业造成误解,而且在现实中也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6.
顾客是指买东西或买服务的人。对商家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有人奉顾客是“上帝”,有人称顾客是“衣食父母”,更多的人则将顾客看成普通的消费者。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有点儿功利主义的痕迹。奉顾客为虚无瞟渺的“上帝”,充满着神秘感,不仅没有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反而使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变得庄严、遥远。对商家而言,是一种利益的崇拜;对顾客而言,则有一种茫然无措和被唬弄的感觉。称顾客是“衣食父母”,商家更在意的在于理性化了的…  相似文献   

17.
不知是哪位商家前辈说的“顾客就是上帝”。我很感谢这位前辈的真知灼见,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能够在消费中享受到优秀的服务。随着这句话的流行,任何一个想发财的老板无一不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经营宗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消费者,在听惯了商家“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后,很难再像开始时那样受宠若惊,相反倒常常引起一种虚而不实的感觉。如果再遇上令人不快的消费过程,回头看看那句称你为“上帝”的话,尤其让人觉得不是滋味。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我们这种“上帝”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虚拟”的存在。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是不信神的,即使说信的,多半也是带有浓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没多少信上帝的,但“上帝”这词儿,出现率却颇高:顾客是商场的上帝,食客是酒楼的上帝,住客是宾馆的上帝,游客是旅行社的上帝。现在,病人似乎也成医院的上帝了。只要你舍得花钱,你就是上帝,大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把对方当回事。相反的,赚你钱者就是孙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心里想哭,脸上还得笑着,把你大爷服侍得从脚底舒服到头发尖。  相似文献   

20.
面对WTO挑战,国外跨国公司与知名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已是不争事实。为此,我们的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全球化品牌经营,认真吸取过去品牌经营失误的教训,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做法,在六大方面亟待进行企业品牌经营战略辩证创新。一、追求品牌满意更要追求品牌信誉在不少企业中,追求品牌满意度往往停留在企业品牌经营的目标上,“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只是口号,做得极少。其实,由品牌满意变为品牌信誉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需要企业持之以恒,不断付出艰辛努力。海尔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较早地提出“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出口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