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丁洪 《财会通讯》2009,(3):101-102
一、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的过程及结果 海信收购科龙被称为国内家电业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的“并购”案,并购企业的规模(被购目标年销售额84亿元)和并购金额(收购金额为9亿元)双双创下了中国家电并购史新高。2006年4月24日,科龙发出了关于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补充协议二的公告之后,作为收购方的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之母公司——海信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以6.8亿元最终完成对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股份的收购,股权过户手续计划在2006年5月1日前正式完成。  相似文献   

2.
《楼市》2013,(Z4):160
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海信日立中央空调在走过了2012年的逆市增长后,今年开年以来更是持续发力,不断推陈出新,继VAM别墅系列后又传来好消息,日立CAM商用中央空调,将为高品质商用空间代言。在人们业余生活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顾雏军格林柯尔系的影响,家电业的并购频频上演:9月15日,海信以9亿元的天价从顾雏军手中接过科龙电器26221.22万股法人股,总持股占总股份26.43%,一举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11月10日,长虹以1.45亿元的"超低价"抱得美菱归。海信和长虹的不经意间的一出手,却有可能重新塑造家电业的格局。海信和长虹这两家长于黑电却又短于白电的企业,分别把原为白电高手的科龙和美菱购入囊中,迈入了中国综合家电生产商之列。或许是受到并购的鼓舞,海信和长虹都摆出了少有的高姿态:收购科龙后,海信的空调产能已跃升至800万台左右,有望跻…  相似文献   

4.
《楼市》2014,(17)
正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开幕,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承办的又一个重大体育盛会。开幕式主会场最重要的中心场所——主席台的空调设备全部采用了由青岛海信日立空调公司提供的水源变频多联机系列产品,该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冷热运行,大幅节省能源消耗,同青奥会绿色人文理念相契合。在大会开幕式期间,海信日立的空调产品运行稳定、效果突出,为此,大会指挥部专门为海信日立公司颁发了针对青奥  相似文献   

5.
对于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空调,相信这些国产品牌您一定很熟悉:格力、海尔、美的、春兰、科龙、海信等。但是,对直接影响空调器质量的“心脏”——空调压缩机,可能作为消费者,我们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从幕后走向前台的空调压缩机领头羊——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连续十年, 上海日立将其国内市场的份额锁定在第一位,2004年,世界排名第三位:经过十二年自创品牌的苦战, 让国货跻身世界空调压缩机顶级企业之列:1993年成立中日合咨企业,师从日立的海立,以市场换技术,经过三年时间消化技术,1996年开始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海立”;2002年,中方技术人员独立研发的性能超过了其“老师”的产品……本期我们与大家分享的,就是他们的品牌故事。  相似文献   

6.
沈建芳 《上海质量》2013,(12):17-19
海立股份是上海电气旗下的上市公司,总资产75亿元,主营业务空调压缩机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在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日立)。上海日立是海立股份和日本日立合资的公司,1993年成立,投资总额是57380万美元,员工人数7000人,年生产能力1800万台制冷压缩机(含各子公司),在南昌、印度建立两个子公司。产品有七大系列,覆盖了家用空调制冷所有领域,主要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于1991年,现空调生产能力已达1500万台,商用空调年产值达50亿元,在重庆及南美的巴西均设有生产基地,是中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大型专业化空调企业,也是世界上单产规模最大的空调器生  相似文献   

8.
《楼市》2014,(Z5)
正2014年6月19日,由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协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以及《楼市》杂志联合主办的主题为"绿色科技助力绿色建筑"的日立中央空调与中国房地产技术论坛活动在杭州歌德大酒店隆重举行。活动邀请到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等地产界知名人士,以及地产企业代表,本次活动还受到了新浪乐居、艾  相似文献   

9.
《新远见》2013,(10):21
4月19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12-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2017年将接近5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已完成市场的培育,进入推广阶段,众多家居制造企业纷纷加入到智能家居制造行业。艾瑞咨询2018年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3 254.7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2017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为2 828.0亿元,占比高达86.9%。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5 819.3亿元。  相似文献   

11.
沸沸扬扬了八九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一案,终于临近收官。4月21日,科龙电器(000921)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签定了股份转让补充协议,前者将所持有26.45%的科龙电器股份以6.8亿元价格转让给后者。  相似文献   

12.
崔玲 《英才》2012,(8):48-49
"我们不是一个擅长做宣传的企业,说了这些不见得会对我们好,不说这些也不见得会影响业绩,所以我们选择低调。"在家电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海信电器(600060.SH)却利润翻倍:2011年,海信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235.24亿元,同比增长10.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9亿元,同比增长102.31%。其母公司海信集团2011年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12.29%;实现利润42.85亿元,同比增长16.74%。不过,这份华丽的成绩单,却给海信电器惹上了麻烦。7月7日,一则"莫须有"的海信骗取国家节  相似文献   

13.
一、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的过程及结果海信收购科龙被称为国内家电业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的"并购"案,并购企业的规模(被购目标年销售额84亿元)和并购金额(收购金额为9亿元)双双创下了中国家电并购史新高。2006年4月24日,科龙发出了关于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补充协议二的公告之后,作为收购  相似文献   

14.
未来十年,商用空调将成为三星在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产品之一。因为在家用空调普遍利润摊薄的背景下,具有巨大潜力的商用空调市场正在成为国际家电巨头抢食的新奶酪  相似文献   

15.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日立)创建于1993年1月,由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日本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投资25%合资组建而成,年生产能力1400万台空调压缩机.员工8000多人是全球第二大空调压缩机研发、制造、销售企业。公司创立并培育自主品牌“海立(HIGHLY),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产品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公司动态     
中英人寿资本金扩至14亿 近日,中国保监会正式下达关于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批文,中英人寿继去年增资4亿元以后,再度获得双方股东增资5亿元人民币,将注册资本金从9亿元增加到14亿元,股东双方股权比例保持不变。中英人寿由英国英杰华集团和中国中粮集团2003年1月1日合资组建,两年前进驻深圳市场。截至2007年8月,中英人寿保费突破17.6亿元,同比增长177%,总保费排名保持外资保险公司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13,(Z5):76
4月26日,2013中城联盟战略供应商签约大会在北京举行,经过多轮竞标,海信日立成为本次联合采购的战略供应商之一。这也是继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房地产500强采购首选品牌之后,海信日立又一次受到重量级地产联盟的青睐。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成立于1999年12月。是由深圳万科、北京万通、河南建业等一批在中国极具市场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共同发起的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策略联盟。中城联盟是  相似文献   

18.
在新风空调领域,美的、海信、海尔等头部品牌都已经布局.其中,海信新风空调在2020年表现不俗.根据数据显示,海信新风空调在2020年零售额占比达28.21%. 根据奥维云网调查数据显示,92%的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会特别关注健康功能,其中对健康空调的认知度最高,达到了74.9%.而在需求端,消费者在2020年1-9月份购买过的健康产品中,健康空调的比例占据31.5%.健康家电的概念已经充分渗透进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之中,成为新的消费刚需.其中新风空调更是人们在健康产品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据摩根士坦利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广告市场增幅达到15%,拥有近2000亿元容量,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迎来新的增长高峰,较2007年将大幅增长25%,达到2400亿元。当中国广告  相似文献   

20.
数字     
1040亿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B2C网上零售市场规模突破千亿,达到1040亿元,环比增长373%。到201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5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