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合同是处理旅游纠纷的法律依据,如果没有签订旅游合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在旅游出发前有必要与旅行社签订合同,团队有团队合同,散客有散客合同,半自助旅游也不例外。只有签订旅游合同,才能明确游客和旅行社双方的权利及责任,同时,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只有在签订旅游合同时才能生效。那么,如何同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  相似文献   

2.
“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最为集中,消费者如何才能玩得安全、顺畅、满意,为众多打算外出旅游人最关心的话题。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消费者协会针对以往旅游投诉案件提醒消费者,“五一”长假外出旅游“五注意”。首先,选择一家信誉好、有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国家旅游局制定的统一规范的旅游合同。在以前的旅游旺季,就曾出现过因无合同或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内容不详细导至投诉受阻的例子。倡导健康科学旅游消费,增强维权意识。建议游客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和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旅游消费活动,对以诱作游客钱财为目的“看相抓药”、“烧…  相似文献   

3.
“五一”放假时间长,正是旅游的大好时机。你是否正计划着与亲朋去游山玩水?选旅行社是出游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选择哪家旅行社好?走错这步,可能会“满盘皆输”。看广告对眼花缭乱的旅游广告,如何缩小选择范围?首先,要看广告上有无刊登旅行社的许可证号。按规定,旅行社许可证号是旅游广告必不可少的,少了它,广告中的旅行社就很可能是无证非法经营的“野马”社。参加这种旅行社的团队,旅客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爱好选择旅游线路。有些介绍线路时不免有溢美之词,这就要考考各人的眼力了。了解旅行社的经营…  相似文献   

4.
当你正需要选择一家旅行社时,你是否知道你应该与旅行社签订怎样的合同,享受哪些权利?1997年国务院和国家旅游局相继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和配合这个条例的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旅行社应当在旅游者实施旅游前同旅游者签定合同,合同应就下列内容作出明确的约定:一、旅游行程(包括交通工具、游览景点、住宿标准、餐饮标准、  相似文献   

5.
陷阱1擅改合同景点“缩水”“住三星级酒店,游览12个旅游景点,保证有足够的游览时间……”为了抓住客源,所有的旅行社都会口头承诺消费者可以享受到非常优质的服务。但实际上,在游览过程中,一些旅行社却擅自更改合同,在给消费者安排吃、住、游等方面与双方签订的合同不符。游览的景点数量“缩水”,将原  相似文献   

6.
不少旅行社打出“低价游”招牌,这些“低价游”背后有什么猫腻?外出旅游如何选择旅行社?如何规避合同、价格陷阱?旅行社打出的低价牌,其服务能有保证吗?这些“低价游”背后有什么样的猫腻呢?市民又如何才能规避这些低价陷阱呢?记者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7.
近日,广东某旅行社在其推出的国内游“VIP系列团”中向消费者提出了“如果服务满意,请支付导游小费(20元/天)”的明确要求,且此项费用是在消费者与其签订旅游协议时采取了“预先征收”的办法,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十一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不少外出旅游的消费者都想知道,在旅游过程中发生消费争议该如何处理?在此,南宁市消保委为您支招。一是依据旅游合同约定。如果旅行社未按旅游合同标准提供相关服务的,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消费者可依据合同条款约定的违约责任及其承担方式等内容,与旅行社协商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9.
不能糊里糊涂去旅游宁波市消费者协会通过对消费者投诉分析提醒旅游者在旅游之前和之中要掌握相关的消费知识,做到明明白白去旅游,以确保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一、在旅行的路线和价格上要明明白白。二、在旅行的时间和交通工具上要明明白白。三、在旅行的吃和住的档次和标准要明明白白。四、在旅行购物时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明明白白。五、选择好旅行社并签订明明白白的旅游合同。  相似文献   

10.
日前,记者从一位多年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士那里,了解到部分旅行社赚钱的秘密。消费者随团出行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报价较低的旅行社往往会想方设法用其他方式来弥补。旅行社可以某位旅客是散客为由,要求其自付机场建设费,一次 50元,来回就要 100元,而去机场来回交通费也要旅客自付,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不等。 一些旅行社在提供给旅客的材料中,用模糊的术语来蒙骗旅客,如“准三星级”、“挂牌三星级”、“二星级到三星级”等,旅客在签订旅行合同时,一定要让旅行社说明准确的星级。 旅行社在打广告时,往往打出包吃…  相似文献   

11.
识破“障眼法”维护旅游者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百姓外出旅游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个别旅行社受利益驱使,在吃、行、住等方面设陷井,钻旅游合同的空子,采用了一些“障眼法”,诱使游客“服服贴贴”上当。本文综合列出了他们惯用的一些伎俩,并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进一步涤荡旅游市场,为旅游者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五一”即将来临,对于平时工作比较忙的上班族来说,3天的时间无疑是一个出行的好机会。但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时,不要盲目追求低价旅游线路,特别是一些新开辟的路线,由于游客较少,往往几个旅行社一块“拼团”,旅途中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维权将成为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一、出行是自助还是选择旅行社。两者都有长处,具体如何选择由旅游者自己决定;二、认清旅游广告。规范的旅游广告,应有旅行社的名称、许可证号和法人代表等内容;三、确认旅行社资质。报名时要注意查看“一照”和“一证”;  相似文献   

14.
相关链接     
解读“意外险”与“责任险”“意外险”和“责任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险种。一是投保人不同。“意外险”的投保人是旅游者,旅行社只是代收代交保险费,相当于代理人,在旅游合同中旅行社可以直接将保险费列出,让游客支付;而“责任险”的投保人就是旅行社,保险费由旅行社支付,计入其成本。二是被保险人不同。保险事故发生后,旅游者享有“意外险”的保险金请求权,即保险公司直接赔付给旅游者本人;旅行社享有“责任险”保险金请求权,即旅行社仍然要履行对旅游者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只是就约定金额向旅行社支付保险金。三是投保范围不…  相似文献   

15.
活动背量 1、保险社区营销是一种“双赢”的举措,它不仅符合消费者的利益,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机遇。然而如何走进社区?如何与社区的居民打成一片?如何获得社区客户的资料?成为保险社区营销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一”放假时间长 ,正是旅游的大好时机。你是否正计划着与亲朋去游山玩水 ?选旅行社是出游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择哪家旅行社好 ?走错这步 ,可能会“满盘皆输”。看广告对眼花缭乱的旅游广告 ,如何缩小选择范围 ?首先 ,要看广告上有无刊登旅行的许可证号。按规定 ,旅行社许可证号是旅游广告必不可少的 ,少了它 ,广告中的旅行社就很可能是无证非法经营的“野马”社。参加这种旅行社的团队 ,旅客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其次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爱好选择旅游线路。有些广告在介绍线路时不免有溢美之词 ,这就要考考各人的眼力了。了解旅…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家企业都经常牵涉各种各样的财务决策,比如投资、借款、合同的签订、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存放与管理、经济分配、开支和报账审批、担保,等等。如何规划和实施财务决策,在财务决策中什么是更为重要的考量点,是赚钱、省钱、大股东,或者管理层的利益,还是“原则”?  相似文献   

18.
“十一”国庆旅游“黄金周”日益临近,许多旅行社都打出“零团费出境游”的招牌招揽旅客。有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过低价格的出境旅游是不现实的,“零团费出境游”不可轻信。如果真是所谓的“零团费”,则自费项目会大大增加,行程也会被大大“缩水”。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今年3月26日,国务院法制办对《旅行社管理条例》有关“旅游意外保险”的含义作出解释:“旅行社组织旅游,应当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其含义是:旅行社组织旅游,应当为旅游者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至此,旅游行业内部一直争论的“旅游意外保险”(以下简称“意外险”)和“旅行社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责任险”)两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权威的解释。今后,“责任险”将取代“意外险”而成为旅游活动中的强制险种。我国旅游行业最初推行的强制保险是“旅游意外保险”。后来,随着《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及对旅游保险认识的深化,“旅游…  相似文献   

20.
兴致勃勃出游却遭遇"霸王合同",出境游更是黑洞重重,黄金周成了"苦难游",游客们有苦要诉。 9月16日正式出台的《北京市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针对旅游者与旅行社之间的投诉纠纷绝大多数与旅游合同的签订方式及约定不明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