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糖是食用糖的简称,包括多个品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多晶体冰糖、单晶体冰糖、冰片糖、方糖等7类品种产品的抽检结果。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本次抽查中有1种产品的二氧化硫含量超标。二、有8种产品色值不合格。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白糖质量抽检结果果显示,部分白糖漂白剂放多了。国家质检总局表示,通过本次抽查发现,白糖存在下列方面的问题:一是色值不合格。色值是反映白砂糖产品质量键指标。其次是二氧化硫(起到漂白剂的作用)超标。三是成分不合格。另外,在抽查中发现有一部分企业的标签不规范附:本次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有:施甸县龙坪糖厂(云南)生产的群欣牌云南省昌宁县湾甸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湾甸牌梁河县勐养糖厂(云南)生产的勐洋牌北海市珠花糖业有限公司(广西)生产的银猪牌广西陆川县甘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生…  相似文献   

3.
本次共抽查了辽宁、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云南6个省、自治区85家企业生产的85种食糖产品,包括白砂糖、单晶体冰糖、冰片糖、赤砂糖4个种类。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7-2006《白砂糖》、GB13104-2005《食糖卫生标准》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对食糖产品的色值、蔗糖分、还原糖分、总糖分(蔗糖分+还原糖分)、二氧化硫、日落黄、  相似文献   

4.
《大众标准化》2011,(10):33-33
抽查范围:山西、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110家企业生产的110种食糖产品,包括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单晶体冰糖和冰片糖5个品种。抽查内容:对食糖产品的蔗糖分、总糖分、还原糖分、色值、二氧化硫、总砷、铅、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赤藓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5.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03年第1季度干菜、干果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笋产品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在抽查的15种笋产品中,12种不合格产品均是由于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所致,其中一种散装干笋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是国家标准规定限量的154倍。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主要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亚硫酸钠,或是用硫磺对产品进行了熏蒸引起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产品的原有色泽或起漂白作用,但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控制好使用量,或工艺不完善,就有可能造成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据了解,此次干菜、干果抽查除干笋外,还涉及干辣椒(粉…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北京、上海、福建、广东4省、市的蜜饯产品进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8%。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过量使用糖精钠;过量使用苯甲酸;着色剂使用量超标;菌落总数超标;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相似文献   

7.
纸尿裤产品抽样合格率为57.1%纸尿裤主要用于婴幼儿和需要护理的老人、病人、瘫痪及半瘫痪的人,其性能要求为具有高吸液性、不渗漏、透气、舒适。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卫生指标严重超标。渗透性能不达标。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首选大型商场、超市销售的知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产品包装标识应齐全,选购时应以性能价格比为主,不能只考虑价格一个因素,此外不要购买包装有破损的产品。干菜干果抽样合格率为73.3%在抽查的15种笋产品中,12种不合格产品均是由于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8.
《企业标准化》2007,(2):62-62
果蔬罐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9家企业生产的46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5.7%。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大型果蔬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抽样合格率为100%。二是抽查中没有发现违规添加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问题,表明随着国家与地方监督抽查力度的加大,促进了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加强了质量管理,使果蔬罐头产品的质量整体水平较前些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检出二氧化硫。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漂白剂后,其产品中会残留二氧化硫,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果蔬罐头中禁止使用任何漂白剂。抽查中发现有个别产品添加漂白剂,主要是为了掩盖果蔬罐头内容物的颜色发生褐变,违规添加漂白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对来自山东、河南、吉林等省的39家葡萄酒企业生产的40批次产品进行抽查,合格只有14批次,抽样合格率仅为35%。 抽查结果表明,目前江西省市场上销售的葡萄酒产品质量堪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和不按规定使用添加剂的问题依然存在。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不合格,不合格产品中有8批次产品的干浸出物不合格,3批次产品的滴定酸不合格,6批次产品的总糖不合格。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些葡萄酒生产企业在既没有设备和技术人员,又没有自己固定原料生产基地的情况下,用购来的桶装酒兑水,添…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与选择》2006,(10):15-15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糖果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上海、辽宁、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川、福建、重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4家企业生产的114种产品,合格8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4.6%。本次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知名品牌产品质量较好,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 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卫生指标不合格。个别产品菌落总数、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GB9678.1-2003《糖果卫生标准》和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硬质糖果菌落总数的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芝麻油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芝麻油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安徽、河南、湖北、山东、上海、陕西、山西、辽宁、四川等9省、直辖市40家企业生产的46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色泽不合格。色泽是体现芝麻油感官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色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芝麻油的品质。国家标准GB/T8233-1987《芝麻油》中根据产品等级规定了产品色泽的黄色值和红色值,本次抽查中有个别产品色泽的红色值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新闻媒体对不粘锅使用特富龙涂料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为了正确引导消费,促进我国不粘锅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家质检总局日前组织相关单位对不粘锅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检查人员共抽查了浙江、广东等两个省12家企业生产的21种产品,合格1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5%。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一些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还存在质量问题。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乙酸浸泡液蒸发残渣指标超标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将4%…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对腐竹产品进行了抽查,不合格产品占到了15%。抽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游离甲醛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甲醛、二氧化硫超标,这些超标的物质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腐竹是以大豆为原料,经筛选、浸泡、碾磨、煮浆、挑皮、烘干而制成的制品。现代工业化生产工艺,从原料大豆预处理开始,采用“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监督与选择》2005,(6):46-46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对旅游鞋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较高,为90.9%;小型企业产品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抽样合格率仅为33.3%,比本次抽查平均抽样台格率低25.4个百分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相似文献   

15.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1年第4季度对灭菌调味奶产品质量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显示,灭菌调味奶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5.8%。此次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1、部分产品的理化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此次抽查的8种不合格产品中,有5种产品的理化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62.5%。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放松了对原料奶的质量控制,导致产品的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另有一些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生产时配料控制不严造成产品的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2、个别产品的卫生指标未达到标准的强制要求。此次抽查中,天津康奶乳业2001…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干果干菜进行了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以往抽查中所发现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产品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监督与选择》2005,(4):34-34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对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而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一些问题: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液体洗涤剂曾组织过多次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pH值超过标准限定的范围、去污力达不到标准要求等。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如何控制,才能保证产品质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摩托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查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共抽查了广东、重庆、四川、河南等6省、市的33家生产企业的33种两轮摩托车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9%。 抽查结果显示,摩托车产品质量总体较好,样品的安全、环保、节能项目中,排气污染物、制动性能、经济车速油耗等指标全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整车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抽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些问题:一些地区重复投资,盲目上项目,建立许多拼装厂,致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许多企业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技术含量低,产品研…  相似文献   

20.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芝麻油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安徽、河南、湖北、山东、上海、陕西、山西、辽宁、四川等9省、直辖市40家企业生产的46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存在较多。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色泽不合格色泽是体现芝麻油感官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色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芝麻油的品质。国家标准GB/T8233-1987《芝麻油》中根据产品等级规定了产品色泽的黄色值和红色值,本次抽查中有个别产品色泽的红色值不符合标准要求。苯并芘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