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康林 《商界名家》2004,(4):110-111
45年前,在美国密执安州的一个小镇,有两个20余岁的年轻人在家中的地下室里办起了一个作坊式的肥皂厂,经过几年努力,他们走出地下室把作坊办成了公司。镇上有位市民每天开车上班都要路过这家公司的大门,不禁对自己说:“这家公司很快就会关门了。”几年后,虽然这家公司的建筑又增加了许多,可他还是坚持认为。“这家公司很快就会关门了。”就这样过了15年,有一天,他终于把车停在了公司的大门外,  相似文献   

2.
<正>遥控家用电器发明“一键通”1997年,高风电子学院工程大学毕业,去深圳找机会,进了一间家电制品厂当了他并不乐意的质检员。他在电子技术研究上的天分,很快得到领导赏识,于是他被提拔到产品开发部。这份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工作他一做就是几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兴趣加上实践,让他隐约看到了梦想的方向,还要等待的就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3.
二、入关 大卫:真想不到北京机场这么大! 李小姐:可不是!这几年北京发展得很快,已经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了。  相似文献   

4.
<正> 1997年亨王食品公司派陈长新开发西南市场。初到重庆.气候环境极不适应,鼻子经常出血,然而他一天也没休息,立即开始推销工作。经过市场调研,他很快了解到:几家知名的食品厂家虽早已在此抢滩登陆,但由  相似文献   

5.
1996年12月初,湖北青年郭长青身穿工作服,精神抖擞地专讲私营企业、北京强力家具公司木工车间,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重返工作岗位。他眼里噙满了泪水,不停地说:"谢谢!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此前几个月,年仅29岁的郭长青绝望过。郭长青是入木匠,湖北省仙桃市人。几年前,他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通县强力家具公司工作。小伙子手艺好,责任心强,很快就担任了厂里沙发木架车间主任。去年8月初,他脖子起淋巴,到医院治疗并做了切除术,同时医院检查出他患有鼻癌。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郭长青不知所措。他晓得这病难治,更难…  相似文献   

6.
<正>都说电脑技术太高难,可他发明的软件系统,初中生几天就能熟练掌握,一位68岁的老先生学会后,很快投入到赚钱的行当中。历经磨难寻财路合资企业露头角 1979年,6岁的周超峰随长年逃荒在外的父母回到了河南省密县  相似文献   

7.
<正> 毫(bó)州市有一位年青人,高中毕业后就开始钻研蔬菜生产技术,不几年就精通了日光温室、大棚等蔬菜生产高新技术。他先是被不少乡镇香饽饽似地聘为技术人员,为各地的农民指导蔬菜生产技术。通过广泛地同农民接触,深得农民信任,同农民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开始农民为了买到放心的种子和农药,都是请他捎带,以至于相信他的人越来越多,雪球越滚越大,很快他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商机。他趁  相似文献   

8.
争食     
太阳悬在空中 ,明晃晃的发出温暖的光。但阿浩的心却是阴冷阴冷。宽大的车间里几十台压机死兽似地伏着 ,只有几台仪表车发出丝丝的切削声 ,让车间更见沉寂。他叹了口气 ,一支烟久久没吸也灭了。真他妈的见鬼!他是宋村塑料厂的老板 ,年轻能干 ,办厂以来一直顺风顺水。丈人是村长 ,一把大伞撑着 ,阿浩刮不到风淋不着雨 ;管税务的又是妻兄……但逐年逐月累积的欠债终于滚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雪球直压得阿浩透不过气来 ,破产已是眼前的事了。最大的债户是上海一家仪器厂 ,宋老板排起来也还是同宗。产品一批批发过去 ,只见收条不见钱。阿浩几次亲…  相似文献   

9.
《销售与管理》2005,(9):56-56
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不过从生产到销售都只有他一个人;他是典型的SOHO一族:足不出户,在家办公;他做的几乎是无本生意,却可以卖高价,而且生意兴隆;他也有稳定的货源,不会市市场竞争的影响。仓库里缺货了,只需悠然喝上几杯咖啡,很快就会有了足够的库存。  相似文献   

10.
1951年,大卫&#183;奥格威去为一家小衬衣公司拍广告片的路上,从一家药店以每个50美分的价格买了几个眼罩。“拍几张这洋的照片放松一下。”他拿起眼罩比划着对一旁的摄影师说。很快,《纽约客》杂志上匣出现了这样一则广告:主画面是一位身材高挑、表情神秘高傲、穿着白衬衣、戴着眼罩的男模特,有点冗长却不失趣味的文案在诉说男模特身上那件衬衣的好处。不用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潜心钻研新设备补空白1985年,李继林涉足塑料行业,很快成了一个塑料通,接着成了厂里的业务骨干。1990年,国内还没有人搞出回收设备,他成了当时最早搞塑料回收设备研究的人。为了了解各种塑料的性能特点,他常常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在想像和实际之间寻求契合点。一次次改变实验数字,一次次改进设备性能,终于,新产品泡沫塑料回收机诞生了。很快,河南郑州、山东等地一些人和他取得了联系,一连五六台设备被以每台3000元的价格卖出,除去成本。每台能赚500元。然而。他很快发现,塑料泡沫回收机的广告铺天盖地,自己耗费心血研制出  相似文献   

12.
江苏全盛集团是一家私营企业。这个企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现出一派生机。董事长成炳全原是家庭塑料厂的小老板,1989年他凭借8万元的家底,开发土工器材产品,闯出了一条“借智生财,科技兴厂”的路子。该集团通过滚动积累、裂变发展,1996年建成了省级企...  相似文献   

13.
<正>按摩店生意冷清偶遇黄山医术家住河南孟津县的刘海忠六年前毕业于一所中医学院的推拿理疗专业,毕业后的他先后在当地几家推拿按摩店替别人打工,磨练按摩手法,由于他勤奋好学,人也聪明,很快就练就了一身好手艺。  相似文献   

14.
<正>辞职打工学习经验合伙创业不欢而散1999年,37岁的李向群从企业辞职了。他辞职后来到当时经济最活跃的广东,在中山市的一家灯饰厂找到工作。他原本做过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做起了工厂高层管理。李向群是个有心人,他利用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快熟悉工厂的各个工艺流程,并且在灯饰的设计方面暗暗地下了功  相似文献   

15.
香港大亨李嘉诚先生有一个超越别人的长处,那就是知道什么值得投资。他有时非常大胆,能大量地花钱,有时又能克制自己。在他事业的初年,他开设了一间专门生产玩具以及家庭用品的小型塑料厂。  相似文献   

16.
<正> 前几天,舅舅给我讲述了他在某乡镇的一次赔钱历程。话语中既有惋惜又有深深的痛悔。去年"五·一",由朋友牵线,我和两个合伙人与该镇的5户人家签订了合同,由我们给他们盖临街单元楼房。承包形式是我们出工不管料。所需材料各家自备。当然,都是小工程,二、三层楼,每家也只有三、五百平米。虽然干这种工程挣钱少,但也得干啊,毕竟大工程的垫付资金几十上百万的,我们拿不出来。很快,由我们三个人牵头儿组织了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小工程队。我们合理安排,在几家间穿插施工,很快就修好了4户。小镇人见我们盖的楼房质量不错,进度也很快,就陆续又有两户与我们签了协议。  相似文献   

17.
严杰 《广告大观》2010,(5):97-97
与重庆广播电视总台经销商战略联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成立之初了,经过这么几年的合作,我个人最大的体会是:重庆台在整合推广方面很强,营销团队脑子很快,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巧妙地把节目或者活动的元素跟客户的推广点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几年通过几次与经销商战略联盟合作了以主城为主要活动半径的形式各异的地推活动,我们卖场最大的感受就是联盟的实效性很强,反应很快。  相似文献   

18.
声音·数字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近日表示,他对会展业的期望是“中国的会展业要做强,因为我们中国会展业发展很快,应该说规模不小,但是如果和国外相比我觉得我们还是耍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俄罗斯女记者的失败赌局。"每个人都要向中国学习!中国将会很快‘统治’全世界!"主编在我耳边不停地念叨着这几句话。他在中国待了不到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20.
《华商》2014,(23):72-73
“巴比馒头”在2003年创立,2012年,其所有门店共创下10亿元的销售纪录。创始人刘会平并未满足于此,不久前,他公开宣布:要做世界的包子大王,计划未来三年内,门店额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包子、馒头这种不起眼的小买卖,怎么做成了大生意?依托连锁加盟实现扩张 1998年安徽小伙儿刘会平初到上海,用手头仅有的几千元开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包子铺。但由于不了解上海居民的口味偏好,他的店很快就关门了,本钱亏得精光。之后,刘会平也做过其他品类,但都不成功,最终他还是决定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包子、馒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