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成立 《农村经济》2007,(3):108-110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落后.国家应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宣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农村环境的日趋恶化已经日益影响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应该以环境权为权利基础,以环境正义为价值基础,以环境信息公开为制度基础,以农民、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参与为主体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实现农村的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作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是保护环境最强有力的途径。尽管我国已出台了若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推进的需要。本文说明了我国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阐明了法律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农村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也是环境保护最根本的所在。本文的研究是通过对湖北九县农民的调研,收集有效的样本数据,运用SPSS软件,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取农村水利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模型,运用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各农村区域的农民对农村水生态环境因素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5.
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部农村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律,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建立生态资源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实现农村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质量农业立法护航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和农业强省建设全面推进。江苏农业农村立法工作特色亮点江苏高度重视涉农地方性立法工作,近5年制定修改涉农立法项目18个。江苏农业农村立法工作特点。一是谋划立法统筹协调。根据立法体制和立法权限,从江苏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际出发,突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有针对性地开展靶向调研和专项论证,编制“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立法计划,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建立全省农业农村立法项目储备库,不断完善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农村地方性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在农村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在阐述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村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海  韩雪 《水利经济》2013,31(3):44-48
运用比较研究、逻辑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体系、立法目的和政策、水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以及主要的管理制度,剖析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的实施机制,评析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并且探讨其对我国水环境保护立法及其运行的启示。借鉴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成功经验,认为我国应尽快建立科学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并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引导与鼓励企业自觉守法;建立公民诉讼制度,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团体和司法机关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同时,还须高度重视水环境法律制度运行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美丽乡村中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十四五"规划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鉴于上位法缺失、立法分散,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困难重重,威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从实证分析角度揭露了地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环境公平正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立法理念,认为有效开展水质监管、公私协作等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工作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农村合作医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分析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立法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立法的可行性。新农合进行立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之义,也是党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生态旅游现状并在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保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南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法对农村生态旅游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分析河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立足法律保护提出建议。[结果]发现河南省许多农村生态旅游景区存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尚缺乏科学性、管理水平低下、农村生态旅游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从法律保护角度提出着力推进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建设、强化当地居民及游客生态保护法制观念、建立生态旅游法律保护的监督机制等建议。[结论]着力推进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保护体系建设,是河南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探讨其治理和绩效,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及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层中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生态经济(0. 483 9)、生态环境(0. 273 6)、生态人居(0. 137 1)、生态保护(0. 105 4),说明该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等仍有待提高。灰色关联法计算结果表明河北省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畜禽粪便处理率(0. 754),生态经济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0. 624),生态保护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化肥施用量(0. 846),生态人居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饮用水合格率(0. 682),而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态保护(0. 724)、生态环境(0. 662)、生态人居(0. 573)、生态经济(0. 543),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仍有很大空间。[结论]研究结果指出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思西部地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一些原有的法律观念、法律原则,提出要以一种全新的适合保护全球生态环境需要的角度来重新加以探讨和运用。指出环境立法思想应以生态规律为全面指导,树立环境资源价值观,强调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规律等,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立法的重点和应对策略应是科学制定地方环境立法规划,利用地方自治优势,加快地方环境资源立法速度,完善地方立法体系和法律约束机制,在立法中突出以防为主的法律原则,建议赋予乡一级政府组织环境保护职能等。  相似文献   

14.
浅析乡村景观建设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乡村景观建设是一项诸多要素交融的系统性建设工程,涵盖多学科、涉及多领域。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将乡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建设之中,对于建设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 文章运用案例法,以安吉县为例,结合永嘉模式、高淳模式、江宁模式,分析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物、构筑物和铺装等景观要素的乡土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价值。结果 要因地制宜,从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农耕文化、整治人居环境等方面,将当地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相结合,突出特色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功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结论 传统乡土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及其管理目标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土地生态行政的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L市公众进行了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找出土地生态行政认知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土地生态行政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地方政府土地生态行政的相关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宝海 《水利经济》2020,38(6):20-24
水资源和水环境与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人民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当前,江苏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壁垒、资金约束、管理不善等问题。通过对苏南地区水环境治理现状和问题的梳理分析,指出通过系统设计、资源整合和区域协同治理、建立多方参与的水环境保护基金是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西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策略,借此对健全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促进各地乡村景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地区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为例对其乡村景观要素民众喜好程度以及乡村景观开发、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结果]在乡村旅游体验中,游客对乡村自然风光尤为喜欢,大多数游客很喜欢参观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体验民风民俗,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村劳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自己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呼吸乡野新鲜空气,欣赏乡村自然风光。广西超过50%的乡村景观资源开发层次不够深入,属于轻度开发状态,早先已经开发的景观资源又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这些景观所在的村寨原本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毁坏。大部分乡村景观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即使采取了相关措施,也是表面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论]很多游客热衷于乡村生态旅游,喜欢体验农村生活,但是作为乡村旅游基础的乡村景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需要采取相关的办法和措施切实保护乡村环境和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良好,但农村和农业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大、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灾害加剧以及土壤污染较重等问题对农业生态安全仍存在较大威胁;针该省农业生态安全现状和面临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大生物修复技术、废水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产业监督、调整能源结构以及完善生态防护林体系等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对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滨  尹鑫  李伟 《水利经济》2019,37(4):13-16
通过对我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现状的剖析,以解决水生态问题为导向,以维护河流水系整体性,协调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关系为目的,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从法规标准、管理运行、监测考核、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我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对策体系,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生态流量保障对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丰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