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经济合同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交往中经济合同的签订是经济业务开展的起点 ,是当事人之间权力与义务关系的集中体现 ,是对法人代表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的有力证据。同时 ,各种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常常对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在确认、计量和报表信息披露等方面产生影响。所以 ,对各类经济合同进行审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要对经济合同进行审计首先应了解一般经济合同的审计内容。一、一般经济合同的审计内容(一)对经济合同合法性的审查1.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当事人是否具有签订、履行该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审查代理人是否有有效的委托证明 ,委托事项、权限、期…  相似文献   

2.
经济合同审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经济合同审计的意义 经济合同审计是指由审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审计监督、检查、评价和咨询活动。经济合同审计应当分为合同草签前的审计、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和合同执行结束前的审计。以实现对经济合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评价和咨询。在当前,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的工作,具有如下意义:   1、可以帮助完善经济合同条款,避免潜在的经济纠纷;   2、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相关业务部门责任心,避免经营风险;   3、可以依法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   经济…  相似文献   

3.
屈哲 《审计观察》2003,(1):47-47
近年来,审计机关在开展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涉及法律诉讼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诉讼多为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下达后.建设单位(合同甲方)以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诉施工单位(合同乙方).或施工单位以建设单位不执行经济合同为由状告建设单位。经法院判决的该类案件中.被判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不予采纳(败诉)的占70%之多。但一些项目的一方或双方利用经济合同高估冒算,串通作弊,侵占国有资产.危及国家利益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合同审计是指由企业审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监督、检查、评价和咨询活动。经济合同审计应分为签约前的审计、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和合同执行结束前的审计,达到经济合同整个过程的审计监督,当前在企业中开展经济合同审计工作具有如下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是指当事人就相关经济事项协商达成一致,合同条款也已基本确定,但双方尚未签字前所进行的审计。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是经济合同审计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发现—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签订的经济合同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不签合同,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对企业经济合同审计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各级审计部门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 会更加开放,经济 法制领域会更加 完善,对于经济合 同的要求也会更 加细致。为此,本 文针对经济合同 的审计,做一研究 和探讨。 一、经济合同 审计的作用 加强对经济 合同的审计,主要 是明确企业经济 责任和放务,保护 企业合法权益;监 督企业经…  相似文献   

7.
关于支出性经济合同审计办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出性经济合同审计,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对支出性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和终结进行审计监督、检查、评价和咨询的活动,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审计支出性经济合同,其目的不仅仅是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善合同条款,避免经济纠纷,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相关业务部门的责任,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经济损失,预防经营风险,使合同得以正确履行。本文以分包工程合同为例,对支出性经济合同的审计办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审计立项中存在的问题 1.立项重复,缺乏科学规划。我国内审经过20年的发展,审计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审计工作也不断深入。但目前的审计项目主要是以经济责任、财务收支、维修工程审计为主,而管理效益、内部控制、风险预警等审计项目则开展较少。审计立项没有创新,有的单位连续几年都是“老三样”,即经济合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维修工程审计;还有的单位立项时只换年份,不换内容。  相似文献   

9.
经济合同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内部审计实现“寓管理监督于审计服务之中”的理念,以提高企业管理和效益水平为目标,以增加企业价值为中心,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服务职能,体现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特征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合同审计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规范对外经济行为,降级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以及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翟娟 《企业导报》2010,(7):140-141
经济合同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内部审计实现"寓管理监督于审计服务之中"的理念,以提高企业管理和效益水平为目标,以增加企业价值为中心,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服务职能,体现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特征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合同审计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规范对外经济行为,降级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以及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正在向现代企业迈进,同时对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开展传统的财务审计,还要从健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防止经济损失等方面,开拓新的审计领域。如对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经营目标的审计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营审计,并逐渐成为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推动内部审计广泛开展。因此,如何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事前审计及其特征事前审计是指在被审计事项发生之前 ,对有关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它除了具有审计的一般特征以外 ,与事后审计相比 ,还具有以下特征 :1 .前瞻性。前瞻性是指审计对未发生经济事项前期行为的评价和提示。其含义 :①对象的事前性。事前审计的对象不是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 ,而是未发生经济事项的计划、预算、经济合同、经营目标、投资决策等 ;②评价的超前性。事前审计不是对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的监督 ,而是对未发生经济事项的提前评价 ;③前景的预示性。事前审计不是对实际已经发生的经…  相似文献   

13.
在审计理论及审计实务中.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是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如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合同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景富芦絮飞经济合同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国家有关经济合同法律、法规及审计法规,运用审计手段和方法,对企业和单位的经济合同签约、履行及履行结果全过程实施审计监督。开展经济合同审计对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堵塞漏洞,防止资...  相似文献   

15.
李冬梅 《民营科技》2011,(11):158-158
在面临全球信息、科技及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基本建设步伐、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也更加活跃起来,涉及到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现阐述了高校审计部门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的意义、内容和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审计     
《中国总会计师》2005,(1):60-61
管理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新阶段与新趋势.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审计对象.查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通俗的提法有3e审计和5e审计。3e审计即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而最新的5e审计的提法则指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境性。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教育审计工作除财务管理审计及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外,已逐步介入各种教育经济领域,如设备物资(含图书、教材、药品等)、工程及服务项目等的采购和招投标活动、经济合同审签、对外谈判、标的物考察、货物工程及服务项目验收监督等工作。教育采购(招投标)业务审计已成为现阶段教育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伴随着医院经济活动的增多,经济合同签订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医院签订的经济合同种类较多,内容也比较复杂。对医院经济合同进行审计不仅可以避免医院出现经济风险,还可以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鉴于此,医院做好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医院经济合同审计进行了概述,之后对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现状,最后结合当前形势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做好经济合同审计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都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影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审计机关如何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更好地为自己履行职责服务呢?我们认为.各级审计机关应在认真贯彻执行“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把主要力量投入到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和重大问题审计监督的前提下,注重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何进 《现代审计》2006,(5):34-34
近年来.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推进.各级审计机关都在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规避审计风险.就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