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成都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各级内部审计机构紧紧围绕单位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等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类计项目2587项.查出损失浪费金额273万元.增加经济效益13607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748条,为加强和完善管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部门的主旋律,如果不适时调整审计行为,改进审计方法.抓住审计重点.审计质量就可能达不到要求,审计结果就可能不尽人意。这样,不仅是使审计工作陷入徒劳.而且会助长那些滥用、侵占国家财政揆金现象的蔓延.还会使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丧失信心.甚至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由此可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机关从事审计监督工作的优劣程度。笔者认为,一般说来,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审计机关各部门及全体审计人员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扎实工作,奋发进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唯  肖强 《现代审计》2011,(2):60-60
今年初.安岳县审计局为了加强审计人员对国家审计准则的认识和理解.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利用新年期间业务工作问隙召集全局人员.举办为期两天的学习贯彻国家审计准则培训班。培训会上,通过传达省市培训会精神和审计署、省厅、市局的一些工作思路和安排.  相似文献   

5.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就审计查证问题或重要事项所记录的相关结论、相关事实及其判断依据的书面证明材料。但近几年的审计实践表明,在内部审计中采用通用格式的工作底稿.极易发生审计遗漏或重复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改以社会审计的工作底稿为蓝本的底稿.为考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特殊性的,带有内审特色的工作底稿.并以资产负债表审计为例.就如何具体编制其审计工作底稿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审计工作的计划性 审计计划管理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计划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审计资源。也就是说,确定审计计划目标,并据以安排审计项目,实质上就是在分配审计资源.以保证能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履行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7.
审计评价是审计机关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被审计对象审后作出的审计结论.因此,为了有效规避审计评价风险.规范审计评价行为.提高审计组和审计人员编写审计报告的水平。笔者认为,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在编写审计评价时.应把握以下要领!  相似文献   

8.
审计事项公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向被审什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向被审计单位广大群众及有关人士公开发布的.有关将要执行的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介绍、审计责任与纪律的说明、请求支持与监督的希望和要求,以及载明审计组工作地点与联系方式的书面文告。由于审计事项公示需要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以往的审计只对单位不对人,单位负责人该负什么责任没有明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领导干部,审计内容是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对领导干部是否具备从事经济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否正确履行其工作职责.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时经法纪的重要反映。通过审计对领导  相似文献   

10.
关于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审计相对传统手工审计而言,在技术上更加先进。通过并行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实现从事后审计到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计算机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将计算机引入审计领域,不仅简化了审计人员的工作.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审计机关面临新行业的审计对象将会不断增加,如何开展对新行业的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高审计服务用于促进经济发展.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反腐倡廉的审计功能作用,是新时期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组织一次新行业的项目审计工作,如何能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既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又能降低审计风险.全面完成审计工作任务。笔者认为除了审计组及审计人员必需具备的职业道德。必须遵守的审计纪律和必须执行的审计规范以外。还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审计实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湖南省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中试行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既是一种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一种运行机制的尝试与创新。所谓的“审计四分离”是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现场审计查证、审计项目审理和审计结论执行”四项权能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在审计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完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对于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加强廉政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泓 《现代审计》2007,(1):38-39
近年来.我们成都市锦江区审计局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和职能特点.围绕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推进队伍、业务、机制、环境、文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03年.被市审计局评为“乡村债权债务审计核实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市审计局评为“2004年全市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优秀单位”:2006年.被市审计局评为“2004年和2005年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单位”和每五年一评的“成都市审计机关先进集体”。我局主审的经济责任、检察系统等多个审计项目被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2004年.我局领导班子记区集体三等功一次。在新形势下.应当怎样进一步做好基层审计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认为,应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开展内部审计——后续审计的主要程序 1.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在开展后续审计前,内部审计机构需做好审前准备工作,要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进行清理,全面收集审计资料,包括审计所需的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要理出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疑难问题,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全国审计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进一步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审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共审计13万多个单位,审计处理后,已上缴财政148.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867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审计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拟就经济责任审计做一些探讨。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时间不恰当,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某些干部管理机关在干部已被调离任用后,委托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是一种事后行为,不利于审计人员掌握真实情况和顺利开展工作,影响审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2.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和目标的复杂性,加大了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既对“事”,也对“人”。审计目标较为复杂。另外,我国目前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考核评价缺乏比较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定,对考核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三体指标根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粮食内审工作,在促进企业深化改革,维护财经纪律,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仅2004年,该区粮食内审对下属14个企业全面进行了审计,完成审计项目78个.其中:经济效益审计16个.资产管理审计13个,基建工程审计1个,经济责任审计11个,财务收支审计36个,查处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资金532万元,  相似文献   

18.
一、必须把抓发展审计工作机遇摆到重要日程 近几年来.我们四川省各级审计机关.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审计职责.突出审计重点.并在强化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同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审计署以及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仅发展很不平衡.而且不少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基础相当薄弱。从我最近到自贡等市,县、区审计局调研情况看,所到之处的审计工作各有特色.富有成效,有的工作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审计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审计风暴之后,审计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审计工作认可的人越来越多。而记录审计工作全过程的所有记录最后都归结于审计档案进行保存,所以审计档案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各级审计机关应采取有效对策.不断强化审计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审计事业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谢彬 《现代审计》2012,(4):72-73
审计对象.又称被审计单位.是国家审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对象。审计对象基础资料和数据的现代化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为媒介.将所收集和整理的审计对象的基础资料录入计算机数据库平台,形成电子资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