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科 《港口经济》2009,(9):62-62
绿色交通理念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 加拿大人克里斯·布拉德肖于1994年提出绿色交通体系,他认为交通工具的优先级应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运输工具、共乘车,最末者为单人驾驶的自用车。实际上,绿色交通系统大大提高了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是生态城市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田园城市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田园城市出发,从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的角度,提出了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自行车系统概念。通过分析哥本哈根、巴黎等国外大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的方案,结合我们国内杭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分析,总结出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的原则: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原则和与城市交通功能相协调原则。本文认为,绿色交通是未来的趋势,自行车交通这种无污染的交通出行方式将会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设施支持,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绿色交通是一种环保交通,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其主要的核心在于使交通达到通达、有序,使每个参与交通的个体都能得到安全与舒适,同时尽可能使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达到最少.城市可以通过设计出新的居住社区,以此来减少居民拥有或使用汽车的需求.绿色交通方式包括步行交通、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轨道交通.世界各大城市的交通规划开始融入“绿色交通”的理念,以期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目前东钱湖景区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表现为脉冲式的游客出行、过境交通干扰、配套的景区慢行交通设施与游客期望落差大和自驾车出游比例高等。改善东钱湖交通现状,提升东钱湖服务品质,需要倡导景区公共交通出行,配置外围换乘停车枢纽;设置明晰的交通标识系统,引导景区交通路径;改线71省道,屏蔽过境交通;提升慢行品质,满足游客出行期望。  相似文献   

5.
曹扶生 《上海改革》1993,(10):38-40
在城市道路面积既定的情况下,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的结构是城市交通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上海市内交通紧张的矜持越来越突出,原因固然很多,但其根本的症结在于不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在上海市区人口密度高、用地紧张,人均道路面积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很快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松江大学城进行调研,构建了大学生出行方式选择的五个一级指标和四个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上下学主要采用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出行方式,主要考虑费用和时间因素;与此同时,存在着上下学高峰期间大学生出行困难的问题,体现在:学生住宿区与教学区距离较远,同学步行时间成本过高,共享单车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状况,对于如何降低大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特征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恒  曹小曙 《珠江经济》2008,201(5):52-58
自行车是一项传统的交通工具,有关自行车交通的深入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兴起。本文对广州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整体描述,并分别研究了广州市典型区域的自行车交通出行特征及问题,指出广州在高速机动化的背景下自行车交通日益萎缩,老城区、天河CBD以及外围城区的自行车交通发展都十分具有代表性,最后针对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09,(4):119-119
3月,两条新建隧道将缓解上海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交通压力。这两条“上海长江水下隧道”将连通上海浦东区与长兴岛,使长兴岛上的60多万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交通特征和流动规律,为西宁市总体规划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市统计局与市城调队以家访形式,以西宁市区居民6岁以上人员一日出行典型特征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居民出行典型特征调查是调查城市居民在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天中利用什么交通工具,在什么时间出发和到达地点以及出行耗时等方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谭晨曦 《魅力中国》2014,(8):252-252,254
在发展步行、自行车道的过程中。我认为可以把步行、自行车道路的规划与景观规划充分的结合起来,试想在一条风光靓丽的城市水岸景观首先旁开辟一条步行专用道以及一条自行车专用道,这将会给每天经过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带来极大的舒适感。同时步行、自行车道如果能穿过每个街区的中间位置,而景观轴线也随着步行、自行车道蔓延到城市各街区内,无疑也能极大的改善城市绿化状况。在每个车行与步行的交叉口,我们可以建设公交换乘站,这样的换乘站既能位于人流的集中区域,又不会制造机动车之间的交通混乱,设计自然也是比较巧妙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