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博 《中国高新区》2010,(6):112-113
著名的未来学专家托夫勒曾提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社会重视过去,工业社会重视现在,将来的信息社会重视未来。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个大舞台尽情抒发对于未来的畅想。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马振东)"互联网+"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处在三大国家重点战略交点的智慧城市无疑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智慧城市。未来城市应如何演变?又将如何改变人们未来出行、工作和生活方式?什么样的城市是"智慧"的城市?如何通过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今天,是城市的时代。世界城市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化时代是城市文明最辉煌的时期,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着新的文明,建造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实践着美好的梦想与未来……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今天,是城市的时代,世界城市发展经济告诉我们,城市化时代是城市文明最辉煌的时期,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着新的文明,建造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实践着美好的梦想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也面临如何转型,向什么转型的问题。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首先要解决经济转型的动力问题。本文通过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预判的角度,提出"新城市经济"的概念,并就未来城市提出各种畅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天赐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投资l兆元人民币,用于城市供水、节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约投入2000———3000亿元,尚有7000———8000亿元需要通过利用外资、贷款、市场融资等方式筹集解决。未来5年投资l兆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新区》2014,(11):180-181
正晋中市规划展示馆位于晋中市北部定阳路和广安街交汇处,南邻晋商公园,北依巨燕广场,占地面积37.6亩,地上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布展面积9480平方米。晋中市规划展示馆以"规划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以"城市变迁"为主线,通过多样性、复合性的展示方式,立体展示晋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生动翔实地介绍晋中城市历史演变过程,展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展馆位于晋商公园内,建筑设计源于山西传统晋商大院原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  相似文献   

8.
苏言 《宁波通讯》2011,(18):18-19
溪口,一个面积380平方公里的镇。这个镇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受到亚洲乃至世界的关注,成为亚洲进入上海世博会“未来城市”馆中的佼佼者。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不仅仅是这里人杰地灵,也不仅仅是蒋氏文化的厚重,而是这个小镇昭示着二十一世纪人们期盼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方向和田园生态城市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2023,(11):61-62
<正>10月13日-15日,2023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三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举行。作为本届数字经济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联通,惊艳亮相。在这场数字经济盛宴中,中国联通以“数联百业,智通未来”为主题,以“未来CITY”为设计理念,现场展示“新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主题板块。携30余项数智化应用惊艳亮相的中国联通,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数实融合的“数智”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从超大城市到巨型城市 圣保罗、巴西利亚、墨西哥城、东京、新加坡和洛杉矶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属于超级大城市,数百万的人口,一望无际的建筑物,人们忐忑不安地寻求新的居住空间。居住问题可能代表了新的千年最令人担忧的方面。上世纪初,城市居民为2.24亿,今天几乎达30亿,据最为可靠的预测,2025年城市人口将超过50亿。拥挤不堪的人口,使城市规划专家对大城市的未来提出了强烈的疑问。建筑师维托里奥·格雷戈蒂解释说:“谈论未来的城市并非易事,欧洲的大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的大都市有天壤之别。欧洲的城市有稳定性,在未来数十年内,这种稳定性还将保持下去,而非洲、南美和亚洲的大城市则以令人眩晕的超常速度发展,给城市规划留下的余地很小,从而使本已困扰大城市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比如,饮用水的供应、垃圾处理、人们居住空间越来越大而造成的交通和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未来     
2009注定是一个非常之年.金融危机何时见底,无人能知,因此这一年也将足够漫长.危机影响无处不在,几乎占据了我们的全部视野,以至于我们失去了思考更多问题的能力--哪怕一些与我们这些新闻从业者的未来息息相关的事.  相似文献   

12.
13.
《走向世界》2012,(26):20-21
城市高端对话活动中,来自澳大利亚、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长滩、日本福冈、泰国普吉岛、深圳、威海、杭州等地的代表围绕"帆船运动的蓝色未来"等话题发表了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集中研究帆船运动与城市开放的关系,探讨蓝色城市品牌价值,以清晰的定位实现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打造"帆船之都",确定青岛帆船运动和帆船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战略,以及如何在传承奥运遗产和发展蓝色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帆船之都"的全球价值等。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starts by arguing the case for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Such preparation requires a serious scientific undertaking and warns African governments from the simplistic approaches of consultants, who claim to be “experts” at divining “prophesizing” the future. A brief survey is then made of the various attempts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It is asserted that, these attempts have not been implemented and have been overwhelmed by the “crises management culture” of the last 15 years. The themes and issues presented by the contributors are then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the contributors thought were the causes of Africa's crises, what major long-term trends they have identified and what long-term strategies they suggest. Some probable future scenarios are then presented with regards to Africa'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system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d other normative scenarios of several probable futures for Africa. Finally the Malaysian experience, its vision and programme to become a developed country by 2020 is discussed briefly as an example for Africans to study carefully and integrate what is useful in their strategies. In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Africa should use the comparative approach, of looking at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rather than carry out this important undertaking in isolation. Résumé: L'introduction commence par l'analyse de la préparation de l'avenir. Une telle préparation fait appel à une démarche scientifique sérieuse et met en garde les gouvcrncments des pays africains contre les approches simplistes des consultants qui pretendent etre des “experts” en matiere de “prediction” de l'avenir. Le document passe ensuite brièvement en revue les diverses tentatives faites par des pays africains, et non africains ces trente dernières années, pour préparer l'avenir. Cependant, ces tentatives n'ont pas été mises en oeuvre et ont été noyées par la “culture de la gestion de crises” au cours des quinze années écoulées. Les thèmes et les questions présentés par les participants ont été ensuite examinés pour déterminer les causes qu'ils trouvent à ces crises, les tendances et les stratégies à long terme qu'ils ont identifiées et qu'ils proposent. Quelques scénarii futurs probables ont été ensuite présentés concernant la situation de l'Afrique dans le système économique et politique mondial et d'autres scénarii normatifs de diverses autres probabilités de futur pour l'Afrique. Enfin, le document examine brièvement l'expérience de la Malaisie, sa perception du développemcnt et son programme pour transformer ce pays en un pays dévéloppé d'ici à l'an 2020, comme un exemple que les pays africains pourraient étudier minutieusement pour intégrer à leurs stratégies les aspects qu'ils jugeront utiles. Pour préparer l'avenir, l'Afrique doit utiliser la méthode comparative et s'inspirer de l'expérience d'autres pays plutôt que de mener cette importante entreprise en vase clos.  相似文献   

15.
周展 《首都经济》2006,(12):96-96
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汽车展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市场.而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甚至全世界的汽车消费,都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来自展会的信息表明.小型化、绿色化和交叉车型的出现,正是未来几年发展汽车消费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一起向未来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深情回望2021,满怀信心展望2022,用这样一句结束语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共克时艰、共创未来的坚定决心。辞旧迎新。在进入2022年之际,“历史”与“未来”碰撞出新年的第一朵火花。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正是基于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来路,未来才更加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7.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改革开放30年间,山东省克服种种困难,从未放弃对自主创新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向未来奔跑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即将开幕.这是继2018年永久落户重庆后,智博会第4次为我们奉献思想与科技的盛宴. 过去三年,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这一主题之下,已经有无数观众通过线上线下,享受了智博会这场盛宴.从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到互联网大咖、500强巨头,智博会的论坛群贤毕至、嘉宾云集,为我们带来一场场头脑风暴;花样百出的机器人、酷炫的装置、神奇的器械以及无人机大赛、无人驾驶汽车大赛,让我们应接不暇、大开眼界;而借助于5G、AR、VR等技术,我们置身于游戏、出行、购物等各种生活场景之中,身临其境感受人工智能时代的种种便利.  相似文献   

19.
司思 《中国经贸》2006,(7):20-21
马来西亚是个美丽富饶的热带国家,虽然马来西亚不是一个大国,但却是亚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在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是同中国经贸往来比较频密的。在中国企业家眼中,马来西亚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社会多元,政治稳定,语言文化没有隔阂,而且人民素质高,这都是吸引中国人选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大门给农民打开了,农民可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农村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都可以增收致富.”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