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趋利的本性与“道德人”向善的动机客观上形成了经济与道德的分离,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传统道德不可能提供有助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激励,从而导致了道德的现代困境,经济与道德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当前的道德体系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境遇,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求经济与道德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实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中国是一个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经济体制上的转型,又面临着从不发达到现代化的经济结构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双重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宏观层面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如何使我国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将成为今后长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经济体制上的转型,又面临着从不发达到现代化的经济结构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这一“双重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宏观层面的结构性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如何使我国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将成为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关系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由于特定时期中国存在经济结构不匀衡的各种矛盾。应从税收、公共支出和公共行政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哲学,涵盖着政治、社会制度、自然观和经济理论的综合运用。需要有系统科学的表述。本文首先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问题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认为这个模式能够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和要求。但客观上,多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存在的,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模式选择的背景下,需要相应的和谐经济理论与政策作支撑。本文封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建立,以及整体评价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自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鲜明主题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一主题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表现最突出、也最关键的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领域。经济建设虽然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也是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经济建设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如何保证经济建设的和谐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分别提出“道德人”和“经济人”两个概念,揭示了人性中利己与利他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统一的方面,引发人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伦理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妥善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最终达到“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和谐是中国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便是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的经济正处在经济的转轨时期,在“强资本,弱劳工”这种现实的条件下,相应的出现了许多有关劳动的纠纷以及劳资冲突,并且呈现出增加上升的趋势,这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调解劳动关系,使其能够和谐。劳动工资的发展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工作,它的涉及面比较广,只有人力资源和劳动工资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才可以令企业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社会不会和谐;经济搞上去了,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当前我国,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应当明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和谐利益的前提下,并不是说杜绝了一切利益矛盾,就达到了经济利益的和谐社会,而是要从根本上存在具有解决利益矛盾的社会形势,并且让这种社会经济利益实以和谐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利益分化的基础上,简略的提出了几点实现经济利益和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宗植 《经济经纬》2005,(6):103-105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集中的地方,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的主要载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是各种利益整合、各种矛盾交错的平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努力构建和谐城市,就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反思城市化的历史经验,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玉红 《经贸实践》2016,(7):300-300
我国现行的基本国策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意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要想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一定要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本文也正是针对这个观点展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能够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时,指出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想追求,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中获得充分自由,使个人成为完整的人。这种自由而完整的个人,实质上就是个人人格和谐的最高状态。因此,和谐人格的实现可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郭镇方 《经济学家》2006,4(1):27-32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及经济和谐存在的客观性,为经济和谐问题确立探讨空间,继而从中国古代典籍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和谐的含义与层次,最后确定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和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经济基础。学者们对和谐经济的定义可以分为"自由利益和谐论"、"经济发展和谐论"、"经济关系和谐论"、"共享发展和谐论"和"现实和谐论"等。我们认为,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子系统发展,并同其他子系统进行经济物质、经济能量和经济信息交换,最终使各子系统或对立或协调地统一于经济系统内,促成经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经济。和谐经济的这个定义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大陆桥视野》2012,(10):104-105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经济伦理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和谐,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其中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是: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协调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正确倡导和践行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20.
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构成了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方法论特色。差异和谐化在实质上是“秩序问题”,也就是实现“社会整合”的过程;和谐差异化实质上是“发展问题”,也就是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实质上是“发展”与“平衡”的有机统一问题,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