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文柱  孟月贤 《黑河学刊》2007,(2):79-79,84
中俄两岸人民之间的贸易活动于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在1922年,民间边境贸易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转入新的贸易时期。黑河与布市在边境贸易中竞相发展,不久,已经是黑龙江上、中游两岸的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并取代了库马拉,成为中俄民间边境贸易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自黑龙江被确定为中俄两国界河以来,原黑河地区与俄罗斯便有358公里长的天然国境线。中俄两国边民的往来,可上溯到200年前,双方在生产、生活、文化诸方面互为影响。本文旨在浅谈俄罗斯对我方边民的影响。一、中俄间直为影响的渠道纵观中俄关系史,双方政府之间既有不愉快的过去,也有密切的交往。但不论任何时期,中俄两国人民始终是友好的,在边民之间共同创建了友善的历史。长期的交往中,历史地形成了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三大渠道。其一是中俄贸易。据史载,自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始,双方政府就对中俄民间互市贸易做出具体规定。由…  相似文献   

3.
一、满洲里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满洲里口岸中俄木材贸易的背景
  伴随着中俄两国成功互办贸易,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正是由于中俄两国信任度的不断增强,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开发与森工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它的发展主要是由两国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及供求关系决定的。进口俄罗斯木材最大的口岸是满洲里口岸,上个世纪,中苏(俄)在木材贸易领域的合作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凭借两国在森林资源、劳动力、森林采伐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上的互补性来实现我国在木材资源供给与俄罗斯东部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双赢,已经成为两国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一、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日经济关系大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日;较的对华贸易与投资快速增长,到90年代末,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 UN Comtrade 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国际贸易指数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结构特征、贸易互补性(TCI)和贸易比较优势(RTA),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分析了欧俄双边贸易的变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俄贸易呈现“产业间”优势互补特征;中国对俄罗斯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商品正逐渐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中俄两国在“皮革制品”、“鞋类”等商品具有较好的贸易基础和潜力,“机电类产品”的贸易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苏小和 《新财经》2011,(7):18-18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与西方诸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样的历史局面,从一个国家的地理意义上看,或者从一个守土为疆的天朝政府来看,的确是再屈辱不过的事情。但从一个经济体的商业贸易发展看,人们却惊讶地发现,晚清的贸易水平却由此扶摇直上,最明显的局面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  相似文献   

7.
孙永福 《中国经贸》2004,(11):16-19
中国与荷兰的贸易往来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初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荷两国于1954年11月19日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5月18日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双边经贸合作从此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尽管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荷双边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波折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台作却始终保持了持续和稳定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有关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确定了双方合作的目标,推动了两固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已从2001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569亿美元,中俄双边贸易年增长率近30%。双方贸易结构体现了两国经济的优势和特点,显示了蛟强的互补性:其中,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性差异不显著,而中国自俄进口商品结构性差异显著。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开始缩减。2009年1月,中俄双边贸易呈现总体大幅下滑态势,出现了42%的负增长,其中,中国对俄进12下降了59%,达到近年来的最低值(8.3亿美元);随后2月份,出口也降到了字最低点(9.1亿美元)。中俄两国应进一步拓宽各个领域的经贸合作,充分发挥两国互补性经济模式,努力实现双边经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乡村旅游出现了普及化的倾向.中国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001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全国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30、40年代,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在几经波折后,呈现出平稳繁盛的景象。贸易量和贸易额持续攀升,吸引了大批中俄商民往来其间,中俄关系也随之缓和。以往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中俄边贸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恰克图边境贸易发展最兴盛的时期。但是,贸易量和贸易额并不是衡量经济和贸易的唯一手段,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在贸易繁荣表象的背后,已经埋下了衰落的伏笔。文章就此展开论述,以期从另一视角探讨清代中期恰克图贸易的拐点及其成因,以及之后中俄关系发展变化的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