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亟待冲破的“怪圈”清收非正常贷款“攻坚战”的成绩毋容置疑;银行在资金营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无须回避。目前,不少银行和信用社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一个“怪圈”在循环,这就是:高规模(高投入)——低效益(低收回)。一方面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清收,另一方面非正常贷款的“雪球”还在继续滚动。以浙江省某县农行和信用社为例,去年  相似文献   

2.
1990年在开展清收非正常贷款“攻坚战”工作中,上级行提出年末非正常贷款要比年初下降六个百分点,“两呆”贷款比年初下降三点五个百分点的办法考核下级行、所。这种考核办法不宜采用,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农村金融系统正在开展一场清收非正常贷款“攻坚战”,目的是为了更多的收回非正常贷款,活化信贷资金。为了考核各行非正常贷款占用情况,总行自去年开始每年给各省分行下达了一个非正常贷款降低率的任务(含呆滞贷款降低率)即非正常贷款占用率下降百分点。用公式表示:  相似文献   

4.
盘活资金,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是信用社集约经营和信贷管理主要目标之一,而搞好清收非正常贷款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联系贵港市信用社在清收非正常贷款工作,正视和努力消除影响信用社清收非正常贷款的因素是亟待攻坚的课题。(一)收回非正常贷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1、端正职工思想认识,增强职工清收非正常贷款的责任心。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总行《关于大力清收非正常占用贷款的通知》,向职工讲清楚本单位非正常占用贷款情况和清收非正常占用贷款的重大意义,使职工认识到:清收非正常贷款,是贯彻中央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提高效益”金融工作方针的需要;是调整农业信贷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是加强廉政建设、端正党风行风的需要、是加强农村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是增强农村金融部门竞争实力,甚至是农金部门生存的需要;是全体职工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考核清收非正常贷款工作成效的方法,一般是将非正常贷款占用率、“两呆”贷款占用率和“两呆”贷款绝对额三个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上级行对基层行下达清收任务时,也往往是要求两个占用率各下降或只能上升多少个百分点(考核期期末数比期初数)、“两呆”贷款绝对额下降或只能上升多少(考核期期末数比期初数)。但是,我们知道,上  相似文献   

7.
<正> 首先,成立清收贷款机构,加强领导。目前各地都成立了清贷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负责协调、综合、督促、检查等日常性工作,这就形成了清贷只是清一清而已的概念。压缩非正常占用贷款是一场“持久战”,因此要成立既负责清理又进行收贷的专门机构,统一研究制定清收措施,真正做到清收结合,避免清收工作“虎头蛇尾”。其次,分析贷款占用形态,“对症下药”。对由于破产倒闭、死亡绝户、自然灾害等形成的呆帐贷款,如确属无  相似文献   

8.
<正>盘活信贷存量是1992年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当前,这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其表现为沉淀贷款比重大,资金周转不灵,贷款增量有限,银行经营困难。因此,必须重视盘活信贷存量。 一、加强领导,组织清收非正常贷款。在基层县,建议由分管县长亲自挂帅,抽调银行、财委、财政、税务、审计、法院以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清收贷款工作小组,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清收非正常贷款。对非正常贷款清收中的“钉子户”、“赖帐户”提请诉讼。地方法院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尽快审理银行收贷案件。  相似文献   

9.
旧欠集体农业贷款的清收是一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多年的努力,仍收效甚微。大新县农行、信用社自1981年农村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就着手对集体农业贷款进行清收工作,但到目前余额仍高达498万元,占整个呆滞贷款的92.7%。清收集体农业贷款为什么如此困难,究其原因诸多,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涉及银行、信用社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因此,打好这场清收非正常贷款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攻坚战,首先应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武平县农行在全面查清贷款家底的基础上,一手抓建立与健全信贷资产风险保障机制,强化银行内部管理,有效地防范了贷款增量的风险,促进了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一手抓清收非正常贷款攻坚战,积极盘活贷款存量,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至1991年9月底,非正常贷款占用率由1988年的17.92%下降为11.86%,下降6.06个百分点;其中“两呆”贷款占用率由7.20%下降为5.32%,下降1.88个百分点。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建立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机制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多管齐下,狠抓重点,突破难点,盘活贷款存量。在清收非正常贷款工作中,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和不同对象,分别采取如下办法:一是对抱有“豁免”、“等待”、“观望”思想的贷户,以教育为主,反复宣传清收非正常贷款的方针、政策、意义、目的,张贴地区法院、人行的《联合公告》,辐射面达98%。使“有借有还、到期归还”的信贷原则家喻户晓,提高贷户的信用观念。二是对生产经营管理不善以  相似文献   

11.
<正> 清收风险、呆帐贷款是降低风险贷款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我行认真总结并吸取其他行处“清贷”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清贷”有效途径,使“清贷”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近两年收回风险、呆帐贷款占原风险呆帐贷款的67.25%。我们的做法是:1、统一认识,群策群力,狠打“清贷”攻坚战。支行建立了以业务主管行长为组长,信贷、技改、监察、稽核等部门科长为成员的“清贷”领导小组,负责对“清贷”工作的领导.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本支行基层单位多,企业分布广,信贷业务分散.清收难度大,因此信贷员对清收风险贷款存在着畏难情绪,加上本行风险贷款一部分属前几年遗留问题.贷款审批书上签字的行长、科长.信贷员有的已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经过几次贷款清收搞活了部分沉淀资金,但是非正常贷款仍然制而不止,严重影响农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因而,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研究。 一、当前新生非正常贷款的特点 l.隐蔽性。目前对非正常贷款的界定基本是以期限是否到期来判断,逾期的贷款视为非正常贷款,而对于贷款企业物资保证不足,转移挪用贷款以及定额贷款中的不正常部分,期限过长而掩盖的不正常部分都没有统计在内,因而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如粮食贷款中的超购加价补贴、政策性亏损补贴、议转平的补贴、财政资金未到位等形式挤占银行贷款,实属非正常贷款占用之列,但在统计时却未算在内。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地区农业银行从加强管理入手,大力清收粮食企业呆滞资金,取得了显著成效,到今年3月底,全区累计清收粮食企业非正常贷款3168万元,其中呆滞贷款2401万元。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业银行自去年6月,在清理信贷资产工作转入清收非正常贷款的工作以来,把清收盘活关停企业贷款作为一个主攻方向,针对企业不同情况,逐户采取盘活信贷资金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现已累计收回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鼓励清收非正常贷款,牡丹江市农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一、凡是收回的1983年以前的陈欠贷款,由收回的所、社自行安排使用,支行不上调。  相似文献   

16.
<正>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其风险概率往往高于一般企业,可以说是高比例负债经营的企业。因此,银行贷款资金使用状况如何?就成了它生存、发展的关键。如何把贷款风险率降到最低点,是银行管理工作的焦点之一。农业银行总行于1988年开始在全系统内展开了信贷资产清理,继而又在全辖进行清收非正常贷款攻坚战。通过全行上下几年艰苦细致的工作,虽收回了一部分非正常贷款,但非正常贷款占总贷款额  相似文献   

17.
面对清收盘活贷款难题,湖北随州市农行根据不同对象,巧施“五法”,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一年多来,累计盘活不良贷款近1亿元。——协议盘活法。该行对于贷款20万元以上的在产企业定为银企目标管理企业,年初与企业签订“五项责任目标”协议,由党政部门、银行和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襄樊市农村信用社多法并举,大打清收盘活非正常贷款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年净压缩逾期和催收贷款分别为4711万元和3403万元,占省分行压缩计划的203%,收息额达13926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分析现状找症结,紧中奋起定对策近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占  相似文献   

19.
截止到1995年底,枣阳兴隆信用社清收集体村组旧贷310万元,其中催收集体贷款210万元,非正常贷款占用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他们的作法很值得提倡:(一)依靠党政,抓清收盘活。为了保障清收集体贷款工作顺利进行,在农行的促动下,镇政府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成立专班。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信用社信贷资金紧张,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制约着信用社的资金运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笔者对南宁地区信用社的调查和有关资料综合分析,这种局面,主要是非正常贷款占用过大,周转不灵造成的,其具体表现:一是非正常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大。从清理金融资产的结果情况看,1987年全地区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占81%;1988年底非正常贷款占83%。形成倒“二八”的畸形局面。二是增长幅度大、上升快。1988年底各项贷款余额比1987年底增长6%;而同期非正常贷款增长8.7%。非正常贷款增长额及增长幅度均比总贷款额大,而且这种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三是贷款资金的占用结构不合理,“两呆”贷款多,沉淀时间长。1987年在总的非正常贷款中,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占15.23%;1988年在总的非正常贷款总额中,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占17.22%。这些“两呆”贷款沉淀时间都在四年以上,有的长达十到二十年,绝大部分收回难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