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家电连锁行业,国美、苏宁、大中、永乐等家电大鳄之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国美、苏宁等势如潮水般的门店手门长,使得很多地方中小家电卖场门可罗雀,惨淡经营。同时,这种局势也令尚未涉足的国外家电零售巨头心存顾虑。不敢贸然卷入这场集团大战。  相似文献   

2.
"国美"并购"永乐"宣告中国家电连锁业已从"跑马圈地"阶段正式进入资本整合时代。进入盛夏,国内家电连锁业的离合纷争,是异常的热闹。8月4日,国美电器刚刚并购上海永乐,就迫不及待地向苏宁电器叫板了。永乐家电在上海高调宣布,为祝贺国美、永乐合并,本周末"有近百家供应商将提供重大让利"。届时,永乐将以"震撼性"的价格,"横扫上海家电价格底线"。永乐更直接指出,此番发飙是要与竞争对手苏宁打一场"极不对称的战争",意在加速苏宁在上海的边缘化。在宣告自己提供低价的同时,国美、永乐还要求供应商不许向苏宁提供支持。国美永乐并购后执行双品…  相似文献   

3.
<正> 2006年收购永乐,2007年收购大中,国美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让家电卖场的行业趋势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强者恒强"。苏宁更是不甘寂寞,尽管未能如愿收购大中,但凭借超过国美两倍以上的开新店速度让国美瞠目。由此,家电卖场进入双寡头竞争的时代。"强者恒强"的态势在零售领域只有家电卖场才做得到的。难怪苏宁电器  相似文献   

4.
人才之争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  相似文献   

5.
“鲶鱼”百思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有的全球资源优势以及国际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百思买正使其影响力一步一步向充满了无限商业诱惑的中国家电连锁市场渗透狼,真的来了。就在国美收购永乐如火如荼,苏宁大中"彼此暗恋"吸引无数消费者视线的同时,全球家电零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的家电零售连锁业发展迅猛,竞争十分激烈.仅在2006年,家电连锁销售领域的资本并购与扩张整合就令人惊叹,先是百思买出资1.8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75%的股份,以高姿态入主中国家电市场,时隔几个月之后,中国家电连锁领域的巨无霸"国美+永乐+大中"横空出世.目前,百思买还没有在中国对另外几家家电零售企业形成太大的竞争压力,业界普遍认为家电连锁领域将会呈现国美、苏宁"双寡"的竞争格局.下面详细的分析两大家电连锁集团.  相似文献   

7.
长宁区中山公园商圈,汇集着我国最大的三家家电零售企业——国美.苏宁。永乐,它们相近相邻形成三角鼎立之势。最近,世界500强企业“百思买”也直奔中山而来。中山公园商圈的家电零售业从原有的三雄逐鹿.演变为四国大战。它们虽有竞争,但也相融、相济、相携.成了上海唯一的家电特色商业圈。  相似文献   

8.
人才之争     
《现代商业》2006,(11M):2-2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企业每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人才竞争的激烈不足为怪。在几大家电连锁企业的内部,都有不少竞争对手旧部的身影。为了抵制竞争企业的“挖”人行为,苏宁不惜启动股权激励政策,给予中高层管理人员持有苏宁电器股权的机会,以此笼稳定队伍。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电流通市场竞争空前惨烈,一直以来,拼速度、拼店面、拼规模俨然成了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巨头们乐此不疲的“飚车”运动,尤其是随着美国百思美中国首店的落户上海以及法国欧尚超市也拟进军家电卖场,中国家电卖场大战似乎愈演愈烈。在这场近乎疯狂的圈地运动中,永乐的扩张似乎更能引起业界的震动与关注。与国美、苏宁的自建店面式扩张迥然不同,永乐更多的是采取资本并购式大肆扩张,进行快速裂变壮大。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国内家电零售连锁巨头国美、大中、苏宁在北京的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先是国美在国庆节宣称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随后北京苏宁标榜仅高端家电就进账2.8亿;而大中则透露他们与国美、苏宁市场占有率的比例数字1:0.45:02.如此看来,北京的战场一时还难决胜负.而此时大中电器已把触角伸向了大西北,并发起了"闪电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购物的日渐普及和销售渠道争夺的进一步加剧,互联网地盘正渐渐成为家电巨头又一个虎视耽耽的拼杀战场。 家电零售巨头开辟第二战场最近两年,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企业疯狂扩张,渠道争夺战进一步自热化。与此同时,家电连锁巨头纷纷试水网上销售,网络开始成为国美、苏宁等的另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12.
《商界领袖》2004,(2):132-134
去年,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高速发展,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国美把店开到了香港。正是这种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家电业的零售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引言:在中国家电零售领域,国美与苏宁无疑是远远超越同行的两大巨头,一个雄踞北京,一个坐断南京,犹如狮虎;而在家电零售行业,国美与苏宁的争霸,自各自成为全国性巨头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4.
《商界领袖》2004,(3):132-134
去年,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高速发展,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国美把店开到了香港。正是这种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家电业的零售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张卫星  王欣 《中国市场》2008,(45):42-44
作为流通型企业的一员,近年来家电零售连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了国美、苏宁等数十家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门店的基础上,介绍了家电零售连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剖析了现状所反映的问题,最后针对家电产品配送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商界》2007,(1):68-69
现场勘察2006年的国内家电零售市场颇为热闹: 4月21日,永乐决定和北京大中签署协议,实施全面战略合作,拟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永乐与大中的股权合并; 7月25日,永乐又突然与国美达成合并协议,国美电器无条件收购永乐,永乐退市成定局;  相似文献   

17.
<正>黄光裕事件之后,国美式微,苏宁上位的议论声十分强烈。作为国内家电零售行业的双巨头,苏宁与国美之间在利益的协调和纷争一直处于相对平衡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苏宁与国美之间除了竞争关系,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商界名家》2006,(9):15-15
推荐理由:国美并购永乐案尘埃落定,此举意味着国美不仅收购了中国第三大家电零售商,而且间接控制了另外一家家零售巨头——大中电。  相似文献   

19.
苏宁的渐进式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宁与国美两大家电零售连锁巨头早已决意向真正的零售模式回归,但原有模式的巨大惯性决定了这场“革命”只能渐进展开。  相似文献   

20.
<正>失意老板遭遇“致富神话”高伟经营一家小家电卖场,批发和零售一起做。前几年,生意特别火。小家电本小利大,再加上竞争对手少,高伟的钱赚飞了。这两年,高伟明显感到钱不好赚了。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卖场纷纷开业,人们买家电都往这些地方跑。这也难怪,国美、苏宁名气大,东西便宜,谁买东西不乐意上这些地方去呢?这下,高伟差不多丢了零售这块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