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光进 《技术经济》2000,19(8):49-51
一、契约理论发展的综合性评述科斯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 1937)一文中 ,首次从交易费用角度对企业性质和边界问题作出了阐释。他论述道 :“当追加的交易 (它可以是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的交易 )由企业家来组织时 ,企业就变大 ,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 ,企业就变小” ,“企业将倾向于扩展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从理论逻辑上证明了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 ,认为市场与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在市场上 ,资源的配置由…  相似文献   

2.
企业边界的稳定性问题一直被企业家们所关注。科斯在经典文献《企业的性质》中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没有被后来的研究者们重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后续文献来看,基于科斯的观点,经济学家们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研究了企业边界的稳定性问题。从企业内部的研究是基于科斯的管理费用的角度,从企业外部的研究是基于科斯的交易费用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赵岩 《新经济》2005,26(11):111-113
科斯(1937)在《企业的性质》中运用交易费用这一基本的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本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后,张五常、威廉姆森等在科斯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性质做出了新的解释,他们的研究对于企业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科斯、张五常以及威廉姆森等对企业性质的研究,是以当时的企业特征为视角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专业化+网络化。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使用以科斯为代表的企业理论来解释现今的企业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好的解释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性质,本文拟运用交易费用这一基本的分析工具,对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性质做一个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角度认识民营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蕾  朱秋白 《经济师》2002,(12):161-162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是对价格机制的一种替代 ,这种观点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本质的要求。对民营企业本质的认识也应该遵循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民营企业的本质就是对国营企业的替代。那种认为民营化就是私有化 ,从所有制角度认识民营企业的观点不符合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 ,也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 ,民营企业的形式也应该在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本质的基础上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5.
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这个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一本名叫《企业的性质》的书中提出来的。概念提出以后,经过经济学界的“上纲上线”,最终被升华为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听起来非常神圣。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个“理论”的提出者即科斯先生本人,并没有对什么叫交易费用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直到54年之后,即1991年,科斯在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做的演讲“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中,才比较明确地给交易  相似文献   

6.
再论科斯     
本文分别在对交易费用、组织费用和企业权威的考察认为,科斯关于组织费用与交易费用的比较而导致企业产生的逻辑是不存在的;分别在对市场扩张和企业规模的分析认为,企业与市场的规模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为依存的,但市场与企业的规模也不是相互决定的,它们又各自具有不同的依赖路径。同时,在对企业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分析认为,二者具有主从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分析经济中的企业时,我们会发现各个企业的规模是不同的:不仅不同行业的企业规模不同,而且同一行业内的企业规模也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最代企业规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它又是多大呢?1关于最代企业规模的理论及其评述1.1科斯的企业规模理论1937年,罗纳德·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这篇划时代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科斯分析了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交易费用原理,即认为价格制度或市场机制的运转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交易费用,“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  相似文献   

8.
科斯所提出的企业存在理论虽然揭示了企业的本质特征。但却混淆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组织制度是节约企业和个人交易费用的制度,而特定的组织存在并不是由交易费用高低所决定,而是取决于组织的目标和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9.
企业:一种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粘性组织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沿着科斯的思路 ,把企业理解为一种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粘性组织。企业用权威关系替代价格机制 ,而权威关系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原因在于“组织粘性”的存在。企业是一种有粘性的契约 ,而市场是一种无粘性的契约。企业的组织粘性把关键员工和企业联在一起 ,并使企业在引入企业家才能时有更低的临界交易效率。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和组织粘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看企业的经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假设为前提,企业作为一种抽象,其内部的经济性质被忽略。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对企业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强调交易费用的节约及企业“规制”特性。企业能力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从生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互补性活动和资源依赖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了企业的性质,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视角,发掘了企业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解其前提假设可以更明确地把握循环经济理论相比较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质。本文在简单概括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并以此分析循环经济理论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