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不断加重,给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也使全球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人们还没有充分估计到其严重性。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次贷危机的可怕后果。目前,次贷危机尚未结束,也未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直接损害,但我们必须全面总结这场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政治复杂多交,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去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已经给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损失,全球股票等金融市场及商品市场剧烈振荡,从目前看危机远未结束。2008年如果暴露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灾难,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重创。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及不平衡的经济结构.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并进一步蔓延到全球,从而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避免经济的过快下滑;另一方面,也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4.
一、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是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共同作用造成的。从宏观经济层面上讲,次贷危机是美国长期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物。2000年至2001年,特别是9·11后,美国经济出现短暂的萧条。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衰退,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出现强劲的复苏势头。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同时,欧盟五国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汹涌而至。本文分析了造成"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极大重创,世界经济一片萧条。虽然危机已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即将走出公众视野,但其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后危机时代的一个代表性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欧洲、日本资本市场并波及中国,美欧政府及其央行果断迅速地加以干预、援助。本文论述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成因和影响,并论证了中关两国房地产市场是截然不同的,指出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类似危机,美国这场危机对中国大陆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冲击将是全世界各国中最小的,并且总结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发展的教训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叶辅靖 《金融博览》2008,(10):16-18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采,美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 这些措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奇效,美国经济低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仍有反复濒临衰退的可能。但长期效果不应低估。 不应夸大危机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冲击力,不应全盘否定美国金融的发展路径和监管制度。美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8月开始,美国大规模爆发次贷危机并愈演愈烈,不断波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席卷世界,引发经济危机。美国次债危机从本质上看是一个信用过度泛滥的恶果,美联储的长期低利率的经济政策,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同时也早已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很早就有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提出过美国房贷的危险性,但是,美国的决策层早已经被房地产的繁荣冲昏了头脑,实行一种不对称的货币政策,即在经济萧条时,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在经济过热时候却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美国信用泛滥的恶果必将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上半年的流动性过剩在美国次债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了流动性不足,信用瞬间消失,如何解决这一重大难题,只有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寻找答案,因此,避免重蹈覆辙,深刻剖析我国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以后,有关金融危机的探讨和研究再次走进各方的视野,本文分析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带来的启示,有关当局总结经验教训,深化金融改革,为以后应对金融领域的各种危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欧债危机的演进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轮危机的特点是,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同时爆发,两种危机的叠加将给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造成相当剧烈的冲击尽管进入7月底8月初以来,关于美国国债上限的争论以及美国国债信用等级被调降的冲击吸引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注意力,然而与美债危机相比,最近卷土重来的欧债危机同样凶险,后者在短期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可能更为显著。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贷危机得以解决的希望逐渐破灭,恐慌情绪在整个美国金融体系中蔓延,但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并未对美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冲击,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将出现两三年的温和衰退。  相似文献   

15.
于晓非  赵蔚 《云南金融》2012,(4X):234-235
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近5年来的各国救市措施看,确认了之前部分学者关于危机原因的判断。本文在金融虚拟化的分析框架下,认为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国共谋结构与机制引发的金融虚拟化严重过度而造成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正确处理的4种关系,从一个全新视角审视人类过度的金融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于晓非  赵蔚 《时代金融》2012,(12):234-235
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近5年来的各国救市措施看,确认了之前部分学者关于危机原因的判断。本文在金融虚拟化的分析框架下,认为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国共谋结构与机制引发的金融虚拟化严重过度而造成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正确处理的4种关系,从一个全新视角审视人类过度的金融行为。  相似文献   

17.
徐清 《现代金融》2010,(10):11-1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从金融领域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这场危机的时候,不少观点认为,金融衍生品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衍生品?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管?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决定今后金融衍生品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从美国到欧洲、到亚洲,其正以异乎寻常的力量席卷全球,造成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不安。2008年10月8日,为了遏制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我国央行在内的全球11家央行集体降息,这表明本轮金融风暴的冲击在不断扩大,其连锁影响正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  相似文献   

19.
熊婕  谭琦  张萍 《金卡工程》2008,12(8):78-78
美国爆发的次级债危机不仅造成美国金融市场动荡,而且将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本文将介绍美国次级债市场的运作机制,深刻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指出该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禾 《中国外资》2013,(6):36-37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放缓脚步,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对我国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世界金融危机,是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进而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也不例外的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牵连: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受到打击,广东东莞等地私营经济体破产数量庞大,另外一方面,除了实体经济以外,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被激发出来。因此,本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同时,更着重强调突出我国经济政策重点取向,寻找拉倒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